○夫 子
從唐宋時期開始,文人們都喜歡在書畫上題字、押印,就跟咱們今天的朋友圈點贊一樣,表示:“吾已閱,喜歡?!北热纾K東坡要贊王維,便“咔嚓”發(fā)個“微博”,評價其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印章流行起來后,文人們可以偷懶了,不用寫那么多字,只要暗戳戳地蓋個章,表示已贊,將真跡作為藏品,表示喜歡。
因此,印章一開始是為畫作增添小情趣的。在被文人手動升級后,漸漸有了簽名、防假冒偽劣的功能。印章也讓畫作更完整、更有特色。沒想到的是,印章還培養(yǎng)出許多自成流派的“點贊黨”。
乾隆自小就聰明,長大了還愛寫詩。他活了89歲,一生寫詩超4萬首,是我國歷史上寫詩最多的人,陸游都要甘拜下風。除了寫詩,乾隆還有一大愛好,那就是收藏字畫,并且喜歡給收藏的字畫蓋各種印章,表示“點贊”或者“朕已閱”的意思,甚至一幅畫蓋一個章還不夠表達感情。
乾隆到底有多喜歡在名人字畫上蓋章?
每次看到好的作品就手癢,既然自己沒辦法像他們一樣寫出這么絕妙娟秀的書法,畫出這么栩栩如生的畫作,那就蓋個章吧,既表達自己的喜愛贊嘆之情,也表明“這字畫我收了”。所以,很多名作上基本都能看到乾隆的蓋章。
乾隆總是拿著印章蓋蓋蓋、戳戳戳,于是網(wǎng)友們就送給他一個外號——“點贊狂魔”。
乾隆特別長壽,而且提前“退休”當了太上皇。他一有空就把收藏的字畫拿出來瞧,每瞧一次就蓋一次章。
王獻之的《中秋帖》一共才寫了30多個字,卻被乾隆“咔咔咔”地蓋了80多個章。
王羲之《平安帖》上,乾隆的印太任性,蓋過了王羲之的字。加上乾隆的爺爺、爸爸與他一起點贊,前后印章多達40余枚。
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只有28字,乾隆硬是在上面寫了上萬字的讀后感,密密麻麻蓋了幾十個章。當蓋到無處可蓋時,他大筆一揮,寫了一個“神”字。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快雪時晴帖》上共有220枚印章,而乾隆自己蓋了172枚。
據(jù)說,乾隆的印章有1000多個,常用的就有500多個。除了當皇帝時常用的五璽、八璽,當太上皇時用的印璽外,他還有用于紀錄收藏地點的宮殿璽,用于表達欣賞狀態(tài)的格言詩文璽,還有放置在宮內(nèi)各殿、避暑山莊、圓明園等各地以方便即興創(chuàng)作、御題詩文時使用的印璽等。
這些鑒藏璽用于何物、用于何處,都是有規(guī)定的。上下左右蓋什么章、蓋在什么位置,都是按章程來的。不過有時候,乾隆蓋著蓋著就忘乎所以,完全胡亂蓋起來了。
光點贊還不夠,得有獨到的評論才完美
乾隆不只喜歡在書畫上蓋章,還喜歡題字。
最為“面目全非”的是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子明卷》。子明卷是明末文人臨摹無用師卷后的高仿品,乾隆一見就極為寶貝,不僅外出巡視時隨身攜帶,每次觀賞更是要題上幾句。這幅畫幾乎所有的空白處都被他題了字,“面目可怖”,甚至畫中的山縫處也是字。
元代錢選所作的《浮玉山居圖》上,乾隆題了首詩后感覺真是好極了,就用鈐印把畫卷上部的空白處都印了個爽。
被乾隆蓋過章、題過字的還有很多珍貴字畫,如東晉王珣的《伯遠帖》、北宋米芾的《蜀素帖》等。
乾隆的蓋章和題字猶如烏云一般遮蓋在名畫之上,外國人都看不下去了。被稱為“20世紀美術(shù)領(lǐng)域的馬可·波羅”的蘇立文曾遺憾地說:“他(乾?。┑挠抡谏w在了一些珍品的真跡上,有時候遮蓋范圍之廣令人咋舌?!?/p>
知識加油站
印章文化
“印者,信也?!惫磐駚?,印章就如同一個人的指紋,作為人與人交際時信用的保證。見印如見其人,大印一蓋,一諾千金,一言九鼎。從六朝開始,印章與書畫結(jié)緣。特別是元明以后,大批書畫家以軟質(zhì)的石材為印石,進行篆刻創(chuàng)作。印章功能也發(fā)生了質(zhì)的變化,文人們逐步將實用印章發(fā)展為與書畫藝術(shù)相結(jié)合的一種完整的藝術(shù)形式。
西泠印社
清朝時創(chuàng)立的西泠印社,人稱“天下第一名社”。這個社團集齊了當時的藝術(shù)家大V,選舉最具聲望的藝術(shù)家為社長,在篆刻書畫創(chuàng)作方面的成就遠超皇家點贊團。以至于后來,雍正的第九世皇孫啟功在晚年出任西泠印社社長時,已不再局限于自身的藝術(shù)成就,而專注于為中國篆刻藝術(shù)點贊與珍藏。而每一任社長都是這樣有愛的點贊黨,也值得我們?yōu)樗麄凕c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