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童本課堂,就是以兒童為本位,或者說以兒童學習為中心的課堂,童本課堂里的“童本”不同于“生本”,也不同于“學本”,“生本”中的“生”可以是兒童,也可以是成人,而“童本”中的童指的是正處在學習中的兒童。另外,“童本”也不同于“學本”,“學本”指的是一切教學都要堅持以學為本,遵循學習的要求和規(guī)律。由此可見,“童本”既要堅持以生為本和以學為本,同時還要尊重兒童的心理屬性和兒童的年齡特點,讓課堂回歸兒童的認知天性和學習規(guī)律。遺憾的是,當下的英語學科教學中卻呈現(xiàn)出部分教師大量使用翻譯法以及脫離文本情境教授單詞句型,以機械操練主宰課堂,以應試教育為目的導向的教學使得兒童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大量缺失。
【關鍵詞】童本課堂;小學英語
【作者簡介】吳思儀,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實驗小學。
在英語學科中,我們要研究如何邁向童本課堂,實現(xiàn)兒童的本我發(fā)展。作為一名一線教師,結合多年教學經(jīng)驗,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課堂是兒童學習的生命場,童本課堂立足兒童本位,必定成為培養(yǎng)兒童學習和發(fā)展的最佳場所。兒童的一切自我認知和學習活動都是通過游戲和活動來完成的。童本課堂的原則與本質就是遵循兒童的天性,以游戲和活動為認知路徑,并讓兒童享受學習語言的快感和愉悅。
因此,童本課堂就要求我們將抽象的學習內容進行有機重組和改造,優(yōu)化課堂的情境,將單調的句型語法等以豐富多彩的活動和游戲形式呈現(xiàn)出來。那么怎樣才能優(yōu)化童本課堂的情境,點燃兒童的表達欲望呢?
以譯林版牛津小學英語3BU3 Is this your pencil?第一課時的設計為例,學生初次接觸 Is this/that...?這樣的一般疑問句,很容易與陳述句This/That is...相混淆。教師必須將英語句型放置在一個較為真實自然的情境中,如創(chuàng)設一個班級失物招領,上課時鼓勵學生用Is this/that...?去詢問物品的主人,其余被問同學用Yes, it is./No, it isnt.來回答,一旦找到物品的主人,則用This is for you./ Here you are.來歸還。兒童在活動過程中不僅真實操練了所學語言,也體會了幫助他人的快樂。這樣就把該單元的重點句型轉化為了一個游戲活動,在鞏固重點的同時學生樂于參與其中,達到了在真實語境中習得語言。
教師在課堂上如果能依托語境提出一些高階思維問題,激發(fā)兒童的判斷、推理、想象等高階思維活動,兒童就能在廣闊的思維空間中不斷碰撞,閃現(xiàn)出思維的火花。如筆者曾教授《The Goat in the Garden》這一繪本,在讀后環(huán)節(jié),筆者從兩個層面設計了Read and think環(huán)節(jié):
T:Goat is so big and Ant is tiny but Ant made Goat go away. 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tiny ant?
T: At first, the farmer thought the ant is small and weak.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farmer and his wife?
該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提出的兩大問題旨在鼓勵學生從多個維度思考故事的寓意:從小螞蟻身上我們看到了勇敢堅韌、樂于助人,從農(nóng)夫和他的妻子身上我們領悟了不能以貌取人的道理。學生在課堂上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很多孩子的臉上都洋溢著思考的快樂。
新課改提倡要以學為中心,學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學習,是學生,學生的學。但在日常英語教學中,“滿堂灌”的課堂形式或過于緊湊的教學設計也屢見不鮮.我們要思考如何恰當留白,把課堂交給兒童,發(fā)揮其課堂的主體作用,讓兒童成為自主的學習者與建構者。
在英語教學中,不妨適度放手,讓孩子學會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繪本《The Flying Tortoise》的封面是一只烏龜和兩只鴨子在天空中的圖片,標題也引人遐想,烏龜真的會飛嗎?因此,筆者設計讀前鼓勵孩子依托繪本封面進行自主提問,并展示一些提問關鍵詞what,why,how等幫助孩子學會提問。讓孩子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是啟發(fā)學生思維最自然的狀態(tài)。在讀后環(huán)節(jié),聯(lián)系了主人公Tortoise年邁的情景,他的孫子會提出什么問題,主人公又會怎樣回答?該活動所有的語言輸出都交給孩子去完成,其語言知識與語用能力同時得到提高。
童本課堂要求教育回歸育人的本質,要求教師立足兒童本位,面向全體兒童,遵循兒童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和生理發(fā)展需求,從兒童的學習需要和真實體驗出發(fā),精心設計組織形式與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主觀能動性。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兒童的發(fā)展是我們永恒研究的課題,童本課堂的實現(xiàn)也需要教師精心設計教學,不斷提高專業(yè)素質與學科素養(yǎng),保持一種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
[1]錢科英.“童本”課堂:讓兒童的自主學習真正發(fā)生[J].江蘇教育研究,2017(31):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