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子文
(中鐵二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 200000)
水利工程是國民經濟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防洪排澇、水資源利用、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國家正加大投資,對部分既有河道進行拓浚,增加過水面積。由于早期規(guī)劃設計限制,與拓浚河道相互交叉的原有鐵路橋梁結構不能滿足受力需要。采取中斷鐵路行車原位改建或者改移鐵路線路等方式,工程投資都會比較高。如何既滿足河道拓浚和鐵路運輸的需要,又盡可能降低工程投資,成為當前乃至將來都面臨的難題。本文通過新長鐵路丁溪河中橋改建項目,介紹鐵路營業(yè)線跨河多孔橋梁改建的施工技術[1-3]。
既有新長鐵路丁溪河中橋地處蘇北濱海平原區(qū),橋長81.40 m、寬6 m。上部結構為3-24 m預應力混凝土簡支T梁,橋墩為1.1 m×3.4 m的鋼筋混凝土圓端形橋墩,橋臺為耳墻式橋臺,墩臺基礎均采用φ0.55 m預應力管樁,持力層位于粉砂層。橋臺承臺底標高為0.51 m,橋墩承臺底標高為-2.68 m。
因淮河流域重點水利治理工程——川東港工程建設需要,丁溪河流域整體拓浚加寬,需將原有新長鐵路橋梁進行改建。改建后橋梁形式為(15.75+18+15.75)m框架橋,結構總高度11.2 m,頂部標高6.01 m,底部標高為-5.19 m。改建后的框架橋如圖1所示。
圖1 改建框架橋立面及平面(單位:cm)
(1)為保證丁溪河正常泄洪,施工周期為兩個汛期之間的枯水期,即11月至次年5月,并且鐵路局規(guī)定春運期間不得進行(鄰近)營業(yè)線施工,實際工期僅為6個月,時間非常緊張。
(2)一般鐵路營業(yè)線頂進框架橋涵在陸地上進行,而本工程全部在濱海地區(qū)河道內施工[4-6],地下水位高,河床以下6 m范圍為富水流沙層。工作坑基坑深度超過9 m,底板面積為2 100 m2。
(3)為控制工程投資,本工程采取原位改建的方式,并且在不中斷鐵路行車的情況下進行。利用非常有限的夜間封鎖作業(yè)時間,在原有墩臺上,架設連續(xù)五組D型便梁替換簡支T梁作為臨時過渡。這在鐵路施工歷史上比較罕見,安全風險高。
(4)施工場地緊鄰運營中的新長鐵路,大型機械作業(yè)較多,對既有結構影響較大,為保證行車安全和人身安全,需要采取多種監(jiān)測手段和安全防護措施。同時需要鐵路相關設備管理單位和行車組織單位共同協(xié)助,調整相關鐵路設備位置和列車運行時刻表。
在新長鐵路丁溪河中橋上下游各80 m處填筑圍堰,頂面高程按照“50年一遇”洪水位設置。在圍堰上設置沉降觀測點,根據觀測情況對圍堰進行加高加寬。
預制框架箱涵的工作坑位于河道內,實際開挖深度為9.5 m,河岸南北兩側圍護樁采用雙排φ100 cm鉆孔灌注樁,高壓旋噴樁作為止水帷幕;河道內圍護樁采用單排φ100 cm鉆孔灌注樁?;铀闹芫鶆蚍植嫉?根鉆孔樁內預埋觀測管,用于對基坑變形進行觀測。鉆孔樁施工完成后,破除樁頭、澆筑整體圈梁,并設置角撐和對撐。
基坑內預先布設管井降水,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板以下1 m時,再分層分區(qū)進行土方開挖、地基加固,及時澆筑后背及底板混凝土。
在已澆筑的工作底板上鋪設滑動層,同時進行三孔框架箱涵的預制。
對原有橋墩橋臺進行加固后,鉆孔植筋,澆筑抱箍混凝土以擴大橋墩橋臺尺寸;在橋墩、橋臺上現(xiàn)澆混凝土便梁支墩。兩側橋臺后24 m處,分別在路基內開挖施作便梁支墩。
為配合拆梁需要,在T梁兩端梁縫處切割鋼軌,以橋梁中心線為基準,中孔切割成非標準軌,長度為24.7 m。兩側均按25 m標準軌切割,具體布置為25 m+25 m+24.7 m+25 m+25 m,5軌6縫。
在封鎖點內,預先穿入橋臺臺后兩組24 m便梁的鋼枕,再用軌道車架設臺后兩組便梁,作為拖梁。中間三跨便梁預先組裝,在封鎖點內依次拆除T梁、架設便梁、恢復線路。
為提高地基承載力,對既有鐵路橋下土體進行壓密注漿處理。頂進前先進行降水,再破除前排圍護樁,澆筑接長滑床板。先頂進南側孔框架箱身,再依次頂進中孔、北側孔。兩個邊孔箱涵在頂進時,靠近橋臺側為帶土頂進[7-8]。
框架橋頂進就位后,施作分水尖。橋臺與框架橋之間的空隙、框架橋之間的空隙用混凝土填充。補充橋上道砟、拆除便梁后線路整道達標,取消慢行限制,恢復線路正常運營。
工程驗收通過后,拆除圍堰、恢復通水。
之所以需要對橋墩橋臺進行加固,基于以下三方面原因:
(1)為保證過水斷面滿足泄洪需要,原有橋墩又無法拆除,按照老橋竣工圖尺寸計算,頂進后的框架橋外墻距離橋墩承臺邊緣僅10 cm。實際開挖后發(fā)現(xiàn)橋墩承臺實際尺寸比竣工圖上還要大,同時為避免框架橋頂進時方向偏移碰到原有承臺,因此需沿垂直線路方向將原有承臺進行切割,切除斷面厚度為60 cm,原有管樁基礎同樣被破壞。
(2)施工時新長鐵路無法中斷行車,需架設便梁過渡。原有橋墩橋臺需要抱箍加寬,并且在其頂部澆筑便梁支墩。經過計算,原有橋墩橋臺的管樁摩阻力不足以承擔額外增加的荷載,不利于便梁的穩(wěn)定。
(3)頂進時,框架橋底板底比橋墩承臺底低2.51 m、比橋臺承臺底低5.70 m,開挖深度較深。原有橋墩橋臺管樁基礎將全部暴露,摩阻力大大降低;同時橋臺臺后的側向土壓力變大,橋臺將會向河道方向傾覆,臺后路基隨之垮塌。
綜上所述,采用樁基托換的方式對橋墩橋臺進行加固,按照原有管樁基礎完全失效的最不利工況進行檢算。橋墩采用2根直徑1.5 m鉆孔樁托換,橋臺采用4根直徑1.2 m鉆孔樁托換,樁長35 m。因距離既有橋基礎太近,地質情況也較差,為防止鉆孔樁在鉆進過程中塌孔影響管樁基礎,采用全護筒跟進法進行施工。鉆孔樁施工完畢后,破除樁頭,在原有橋墩、橋臺上植筋后,澆筑新承臺,與墩臺連成整體,構建新的受力體系。
由于原有T梁尚未拆除,只能先澆筑分離式便梁支墩,位于原有橋墩蓋梁端部、橋臺托帽端部。澆筑時在頂部預埋鋼軌作為限位樁,內側緊貼模板預埋鋼板。待T梁拆除完畢后,立即在便梁支墩內側預埋鋼板上焊接工字鋼,上下兩道間距1.0 m,將兩個分離式便梁支墩連接成整體。橋墩處便梁支墩如圖2所示。為確保便梁穩(wěn)定性,還需在便梁支墩四周預埋的鋼筋上綁扎鋼筋網片,整體澆筑C30混凝土進行填充。
圖2 橋墩處便梁支墩(單位:cm)
既有三跨橋梁為6片標準T梁,單片梁重78 t,長24.6 m、高2.4 m。每組D24 m鐵路鋼便梁全部組裝完總重48.9 t(未包括鋼軌扣件重量),寬4.94 m、長24.5 m。主要施工機械為兩臺220 t汽車吊及兩臺挖掘機。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便梁預先組裝。利用軌道車在封鎖點內將三組D24 m便梁主梁運至現(xiàn)場,采用220 t吊機將主梁依次吊運至橋下預先搭設好的平臺上,按照D型便梁組裝圖組裝便梁,斜桿必須全部安裝。
(2)T梁預頂。T梁拆除前一天,利用封鎖點將T梁頂升,觀察T梁頂升過程中支座(高度13.5 cm)是否已與梁體脫離,若未脫離則需割除上下連接件以利于吊梁。T梁頂升前,將支座位置正上方線路20 m范圍內的鋼軌扣件松開,防止T梁頂升時破壞鋼軌、扣件等,待落梁后再將鋼軌扣件上緊。T梁每端各采用兩臺100 t液壓油頂頂升,頂升高度以脫離原支座頂面1~2 cm為宜。
(3)吊裝孔鉆孔。在封鎖點內,在兩片T梁之間的翼緣板上鉆兩個吊裝孔,孔洞直徑為50 cm,用于穿鋼絲繩。
(4)吊機平臺地基處理及試吊。吊機平臺在框架橋頂進方向前端,選用的每臺吊機自重加配重約150 t,對場地承載力要求非常高。首先將河底淤泥清理干凈,換填2 m厚的灰土,分層碾壓;再填筑50 cm厚的級配碎石,碾壓密實后澆筑30 cm厚的C30鋼筋混凝土;最后在吊機支腿位置放置8塊2 m×2 m×0.2 m雙層鋼墊板。在封鎖點內,兩臺吊機模擬試吊一組鋼便梁,對正式吊裝方案進行驗證。
(5)拆除T梁、架設便梁。利用3個封鎖點分別完成三跨橋梁的臨時過渡。每個封鎖點(210 min)內,先切割分離兩片T梁之間的橫梁連接,兩臺220 t汽車吊再依次吊離整體軌排、兩片T梁,將組裝好的便梁吊運至便梁支墩之上,將方枕后的軌排吊運至便梁上。與工務部門共同檢查便梁中心線,確認線路幾何數據后方可開通線路。
連續(xù)五組D24 m便梁架設完畢后,經鐵路局運輸部門同意,通過列車限速35 km/h。由于正值高溫時節(jié),早晚溫差大,為避免鋼便梁產生熱脹效應,在便梁暴露位置全部覆蓋防曬布、設置噴淋水管用于降溫,每2 h安排專人檢查便梁螺栓緊固度、限位裝置等。
同時對五組D型便梁應力及位移進行監(jiān)測[9-10]。應變計采用JMZX-212型表面智能數碼弦式應變計,分別布置于便梁主梁跨中位置,用于監(jiān)測列車經過時對便梁的影響;位移計分別布置于相鄰便梁的主梁連接處,對列車經過時相鄰便梁主梁間橫向錯動進行監(jiān)測。
應變計編號為240105、247398、247390、247391、247392、247397,布置形式見圖 3。
圖3 應變計布置
多趟列車經過時,采集到四組有效應變計監(jiān)測數據如圖4所示。
圖4 列車經過時應變計數據分析圖
位移計編號為630714、630715、630716、630717,布置形式見圖5。
圖5 位移計布置圖
多趟列車經過時,采集有效的位移計監(jiān)測數據,如圖6所示。
圖6 列車經過時位移計數據分析圖
以上應變計和位移計的監(jiān)測數據結果表明,當列車以35 km/h的速度勻速經過便梁時,便梁跨中應力在35 MPa以內,遠小于鐵路鋼便梁的容許應力;主梁間相對位移量在0附近呈波動狀,相對位移幅度為±0.6 mm,二者間錯動保持在安全范圍以內,未對行車安全產生影響。
通過新長鐵路丁溪河中橋拓浚改建成功的施工經驗,就鐵路營業(yè)線既有T梁改頂進式框架橋涵施工得出如下結論:
(1)結合鐵路營業(yè)線特點,提出了拆除既有橋T梁、架設多組D型便梁、頂進框架橋涵的整體技術方案。
(2)便梁的穩(wěn)定性是保證行車安全的關鍵,需采取必要的技術措施進行監(jiān)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