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山
天津市濱海新區(qū)大港醫(yī)院麻醉科 (天津 300270)
無痛胃鏡檢查是老年人常用的一種微創(chuàng)式檢查,能夠對上消化系統(tǒng)進行有效的病因檢查及確診,年老體弱患者在進行胃鏡檢查時需先對其進行麻醉,在麻醉過程中需要維持患者呼吸循環(huán)功能的穩(wěn)定,防止呼吸抑制等危險情況的發(fā)生[1]。相關臨床資料顯示,在使用異丙酚進行全身麻醉誘導時,其對呼吸和循環(huán)功能均具有抑制作用,應用于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更容易發(fā)生呼吸抑制情況,容易誘發(fā)嚴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2]。本研究旨在探討面罩預吸氧在老年患者行無痛胃鏡檢查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行無痛胃鏡檢查的80例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40例。對照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66~73歲,平均(68.41±4.26)歲;病程2~5年,平均(3.11±1.43)年;體重44~65kg,平均(53.73±6.32)kg。試驗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65~72歲,平均(67.76±5.75)歲;病程2~6年,平均(3.29±1.72)年;體重45~67kg,平均(53.89±6.12)kg。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均采用無痛胃鏡輔助檢查;(2)化驗室及輔助檢查排除無痛胃鏡檢查禁忌;(3)均為麻醉誘導下行無痛方式檢查;(4)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無法耐受無痛胃鏡檢查患者;(2)以往接受胃部手術及藥物治療,且治療無效患者;(3)精神系統(tǒng)問題,無法配合研究患者;(4)合并消化道系統(tǒng)腫瘤及惡性疾病患者。
患者均于檢查前禁食8 h,禁水4 h,建立靜脈通路,監(jiān)測平均動脈壓(MAP)、心率(HR)、血氧飽和度(SpO2)。對照組未預吸氧,采用鼻導管吸氧方式,氧流量為3 L/min,后以5 mg/s的速度靜脈注射異丙酚1 mg/kg,麻醉滿意后進行胃鏡檢查。
試驗組麻醉前予以面罩下預吸氧2~5 min,氧流量為3 L/min,后以5 mg/s的速度靜脈注射異丙酚1 mg/kg,麻醉滿意后進行胃鏡檢查。
兩組均根據檢查時間長短及體動情況調節(jié)異丙酚劑量,當SpO2<90%時為呼吸抑制,此時采取加大氧流量及抬高下頜等對癥處理。
采用多功能監(jiān)護儀測定兩組檢查前、檢查中、檢查后的MAP、HR、SpO2,并記錄胃鏡檢查時間(胃鏡置入到檢查結束的出鏡時間),比較兩組檢查過程中不適反應發(fā)生情況。
對照組胃鏡檢查時間為(8.23±2.34)min,長于試驗組的(5.61±1.24)min,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檢查前兩組HR、SpO2、MAP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檢查中SpO2及檢查后MAP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檢查中HR、MAP及檢查后HR、SpO2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在檢查過程中,試驗組均未出現呼吸抑制,對照組出現不同程度的呼吸抑制。對照組5例檢查過程中出現SpO2急劇下降至65%~79%,立即退出胃鏡,停止檢查,并給予面罩加壓給氧及吸痰等相關搶救措施進行自主呼吸恢復,當患者生命體征監(jiān)測顯示正常時可再次進行檢查;7例檢查過程中出現SpO2下降至80%~88%,立即暫停檢查,面罩加壓給氧,SpO2恢復正常;5例檢查過程中出現嗆咳、憋喘等不適反應。試驗組檢查過程中SpO2保持在98%以上,未出現不適反應,檢查過程安全平穩(wěn)。
表1 兩組檢查期間的監(jiān)測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檢查期間的監(jiān)測指標比較(±s)
注:與對照組同時間點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HR(次/min) SpO2(%) MAP(mmHg)對照組 40檢查前 76.87±7.42 96.37±8.42 98.63±8.34檢查中 78.82±7.32 89.37±3.42 78.63±8.34檢查后 77.73±7.82 96.67±4.42 98.63±5.34試驗組 40檢查前 76.24±8.42 97.24±9.42 102.01±10.24檢查中 77.23±7.12 98.54±9.72a 80.21±3.24檢查后 76.24±9.42 98.24±3.52 103.11±7.24a
年老體弱患者因身體功能衰退,或因合并心腦血管疾病,導致在進行無痛胃鏡檢查時患者的心臟功能、血壓及SpO2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部分患者在檢查時發(fā)生心腦血管意外等風險的概率增高[3]。
臨床上對老年患者進行胃鏡檢查時一般選擇在麻醉下進行,麻醉藥物多選擇短效異丙酚,但是其對心血管系統(tǒng)具有抑制作用。臨床資料分析,患者的年齡、注藥時速度與麻醉抑制成正比,且麻醉藥物劑量的大小對老年患者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例如抑制呼吸系統(tǒng)、導致SpO2下降、導致檢查被中斷等[4-5]。本研究表明,在檢查前采用鼻導管吸氧,SpO2能達到95%以上,但有些患者因為體內的氧含量儲備不足,導致在用藥后2 min左右出現不同程度的呼吸抑制,導致檢查停止并需要對癥處理;采用面罩預吸氧,與以往單獨應用鼻導管吸氧相比,能夠在操作時具有足夠的氧含量儲備,且SpO2極少會發(fā)生下降,可明顯增加機體內的氧含量,增強機體對缺氧的耐受力,患者在檢查期間能夠始終保持較高的氧濃度,減少了麻醉藥物對機體的不良影響[6]。兩組在檢查過程中MAP均呈下降趨勢,表明異丙酚對老年患者心血管系統(tǒng)具有較強的影響。試驗組胃鏡檢查時間比對照組短,因為進行面罩加壓給氧時不需要退出胃鏡,證明采用面罩加壓給氧可節(jié)省操作時間。
綜上所述,面罩預吸氧用于老年患者行無痛胃鏡檢查過程中,可增加患者體內的氧含量,改善氧儲備功能及缺氧耐受力,促進循環(huán)呼吸功能的安全穩(wěn)定,具有較好的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