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存野生虎不足50只,其中東北虎僅剩27只
目前,我國現存野生虎不足50只,其中東北虎僅剩27只。獵套隱蔽而危險,已成為野生虎生存最為嚴峻的威脅因素。近20年來,至少有7只野生東北虎非自然死亡,其中有6只因被獵套套死。
在“全球老虎日”前一日的7月28日,2019年虎豹跨境保護國際研討會在位于黑龍江哈爾濱市的東北林業(yè)大學召開。
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數據顯示,近百年來,全球野生虎的數量從10萬只銳減至目前的3900只左右,其野生種群數量縮減了97%。我國現存野生虎不足50只,其中東北虎僅剩27只,野生虎保護工作迫在眉睫。
野生虎生存威脅主要來自于棲息地喪失、棲息地破碎化、偷獵等方面。其中,獵套隱蔽而危險,已成為野生虎生存最為嚴峻的威脅因素。
給“虎豹”讓路,高鐵改道、高速公路取消
在研討會上,虎豹專家、東北林業(yè)大學野生動物資源學院教授姜廣順表示,近年來,隨著我國天然林保護工程棚戶區(qū)改造和天然林的全面禁伐,虎豹保護走上了正軌,“目前我國實行了大尺度的景觀保護,比如成立的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面積就有146萬公頃,我們的保護之路正在大跨步前進”。
姜廣順呼吁國際關注和支持保護虎豹跨境生態(tài)廊道相關問題,“希望借助本次會議,中俄及其他國家虎豹研究團隊共同組成國際科研團隊,共同提高全球的虎豹國際跨境數據及水平管理”。
除了棲息地保護工作外,為了給虎豹“讓路”,吉林和黑龍江還曾將高鐵改道、高速路取消。為了改善交通條件,吉林省原本規(guī)劃建設吉林琿春至黑龍江東寧的高速公路,由于高速規(guī)劃路線縱穿野生東北虎豹活動密集區(qū),將對虎豹生存和遷徙帶來巨大影響,吉林省政府取消了這條高速公路規(guī)劃,改為在原來省道的基礎上進行改善。
吉林省還曾兩次將規(guī)劃中的高鐵改道而行,避開了虎豹生存遷徙的熱點區(qū)域,最大限度保證其遷徙的綠色廊道。
獵套成致命陷阱,7只野生東北虎非自然死亡
盡管如此,東北虎仍然面臨著生存的威脅。據了解,盜獵者所使用的獵套隱蔽而危險,已成為野生虎生存最為嚴峻的威脅因素。用來制作獵套的電纜、電線、鋼絲等材料非常容易獲得,甚至在網絡平臺上,有人公然售賣“鋼絲夾”“野豬夾”“野獸夾”等多種獵套、獵夾。
虎豹專家指出,獵套是由一根鐵絲圍成的,制作簡單,成本不足一元錢,偷獵者將其固定到樹干上,用來捕捉動物。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工具,卻是捕獲、獵殺野生動物的死亡陷阱,廣泛布設在森林中。
專家表示,“老虎的習性非常勇猛,當脖子被套住后勢必會用力掙扎,鐵絲就會勒得越緊,所以往往僥幸逃脫的老虎,最終也會被獵套勒死或因無法進食饑餓而死。”
被套死前,老虎往往要忍受著巨大的痛苦。2002年2月10日,吉林省琿春市發(fā)現一只受重傷的野生東北虎,雖經多日搶救,但最終因肺部膿腫,肝、腎功能嚴重衰竭不治身亡。參與現場救治的保護區(qū)工作人員說,他們接到消息趕到老虎受傷現場時,發(fā)現這只老虎被套子牢牢套住頸部,氣管和食管都被勒斷。
被套死的東北虎絕非一只。據統(tǒng)計,近20年內,至少有7只野生東北虎非自然死亡,其中有6只因被獵套套住后死亡。
非法盜獵導致東北虎食物急劇減少
野生東北虎被套有時往往是被“誤傷”,部分偷獵分子下獵套的目的不是為了捕殺東北虎,而是為了捕殺野豬、狍子、野兔、野雞等動物。
相關部門大力清理獵套,也是為了防止野豬等有蹄類動物被捕獲。因為東北虎的主要獵物是各種大型有蹄類動物,例如馬鹿、野豬、狍子等。但近些年來這些大型有蹄類動物卻急劇下降。
在吉林、黑龍江等東北虎生存的家園氣候嚴寒,如果獵物數量減少,東北虎需要在饑寒交迫中,走得更遠才能捕獲到獵物。而且還會造成東北虎面臨食物不足的問題,進而影響到東北虎種群的生存和繁衍。
另外,東北虎食物不足時可能會被迫走出山林,攻擊家禽。近年來,虎豹攻擊家禽的事件頻繁發(fā)生,2018年7月上旬,在黑龍江省雙鴨山市,一只東北虎咬死了農戶喂養(yǎng)的10只鵝,并吃掉其中4只;2018年9月,吉林一只一歲多的小豹子咬傷30多只雞。
“正是基于此,我們正在研究虎豹的獵物,有針對性地來保護這些有蹄類動物。根據衛(wèi)星跟蹤、棲息地評估、人為干預等恢復和改善有蹄類棲息地?!苯獜V順說。
四大野生東北虎保護區(qū),58%面積實現零獵套
清山清套行動一直都被視為確?;⒈踩幕A性和根本性措施,這也是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和黑龍江、吉林兩省林業(yè)部門的主要工作之一。
記者從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了解到,公園試點一年多以來,管理局各分局共開展反盜獵專項行動436次,反盜獵巡護里程25622公里,投入人員2萬多人次,車輛3000多車次,共破獲案件3起,清繳獵套、獵夾9700余個;設置有蹄類補飼點246個,投放飼料32噸、鹽5.2噸,救護野生動物47只。
除了清山清套外,吉林省琿春市林業(yè)局還在轄區(qū)內主要路口進行設卡堵截,檢查過往車輛是否攜帶捕獵工具、運輸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等違法行為,并抓捕非法盜獵分子及詢問可疑入山人員。
此外,相關部門還與WWF合作,開展反盜獵項目,為實現零盜獵的目標,推行了反盜獵監(jiān)督與評估有效機制(MASAP),以及野外反盜獵巡護,改善野生東北虎豹棲息地質量,提升反盜獵成效,提高有蹄類野生動物密度,增強林區(qū)人反盜獵意識,確保東北虎豹及其獵物的安全。
據悉,自2017年在四大野生東北虎保護區(qū)(黃泥河、東寧、天橋嶺和綏陽)試點MASAP,總面積達到496872公頃。四個保護區(qū)的27個林場實現零獵套,占總試點面積的58%。
另外,張廣才嶺保護區(qū)當地林業(yè)局、森林公安局和工商管理局等20余家反盜獵相關單位加入了跨區(qū)域反盜獵聯盟。反盜獵聯盟的成立可以實現信息共享、聯合多方力量為零盜獵的目標提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