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國際人工智能與教育大會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會上做主旨報告。陳寶生提到,我國將在2020年底前啟動建設10個以上“智慧教育示范區(qū)”。同時, 計劃到2020年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學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培育人工智能創(chuàng)新研究團隊和專門高級人才。陳寶生還透露,中國正在組織研制《中國智能教育發(fā)展方案》,謀劃未來發(fā)展之路。
? 陳寶生在現場還盤點了中國教育“探索的路”。他提到,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中國教育帶來了新的發(fā)展契機。目前全國中小學互聯(lián)網接入率達97.6%,學校多媒體教室普及率達93.4%,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惠及邊遠貧困地區(qū)400多萬孩子,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立,超過60%的教師和近50%的學生開通網絡學習空間,推動逐步實現“校校用平臺、班班用資源、人人用空間”。
陳寶生透露,中國正努力為人工智能和智能教育提供多層次的人才培養(yǎng),“我們嘗試著在大中小學各學段、普通教育、職業(yè)教育、終身教育各類型融入智能教育的理念、知識和方法?!?/p>
? 他表示,在中小學,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推進普及教育;在職業(yè)院校,完善大數據、人工智能相關專業(yè)和課程建設,培養(yǎng)技術技能人才;在高校,布局人工智能相關的學科、專業(yè)體系,探索“人工智能+X”人才培養(yǎng)模式,推進建設100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加強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
同時,大力實施全民智能教育,面向社會公眾開放開源人工智能研發(fā)平臺或展館,鼓勵人工智能科普創(chuàng)作,支持社會機構開展人工智能技能培訓。 摘自《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