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華英
高中英語教學十分重視對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英語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要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在進一步提高聽、說、讀、寫能力的同時,側重培養(yǎng)閱讀能力。近年來的高考試題依據(jù)新的英語課程標準,已經(jīng)從客觀上提出了應當達到的能力水準,其中之一就是要具備完備的語篇分析理解能力。
本文試圖探討一下語篇分析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可能起到的作用,以求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一、語篇分析與閱讀教學的關系
(1)閱讀過程從被動到互動的認識。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在語法翻譯法理論指導下,依賴語法分析來理解語義,用能否譯成確切的母語作為衡量理解的標準。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詞匯與語法之間,處于被動的地位,因而缺乏深層理解能力和聯(lián)想能力,不能緊扣語篇語境作全面的分析。
(2)語言單位從句子到語篇的認識。起初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nèi),語言學家都認為:“句子為最高一層的語言單位?!焙髞碚Z言學家指出:“語篇才是一個語言單位”,更明確指出:“語篇處于最高層次?!卑颜Z篇視為一個超級句子,認為可以像研究句子一樣來研究,這在語言學的發(fā)展上不能不說是一個重大突破。也就是說,它打破了傳統(tǒng)的純語法和句本位的研究,主張將語法研究與語篇分析結合起來。
(3)語篇分析在閱讀課中的實行。從教學角度看就是把課文作為整體,從文章的層次結構和內(nèi)容上入手,要求學生掌握文章所傳遞的主要信息。并且還要對語篇的語言手段展開分析。分析語篇的分布、銜接和連貫的手段,修辭文體手段及信息結構等方面。側重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和交際能力。
二、語篇分析教學法的具體實施設想
于語篇教學法的重點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必須參與分析、推理、歸納、總結等認知過程,突出學生的參與性、交際性。在此基礎上對具體實施進行以下設想:①根據(jù)標題,預測一下大致內(nèi)容。②在預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回答一些啟發(fā)性思考題,從而介紹篇章的文化歷史背景和作者生平。如名家名篇,應簡單介紹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影響。③精講部分重要詞匯用法,辨析詞義;疏通語言點,并提供操練句型。④劃分段落并總結段落大意。⑤分析語篇的銜接手段,了解論點論據(jù)之間的關系。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復述、議論等課堂交際活動加深認識文章主題思想。⑦師生共同探討文章的發(fā)展布局、寫作技巧、修辭手法和文體風格等,培養(yǎng)學生高層次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⑧整個過程中穿插各種練習,以口頭操練為主,筆頭練習以寫作翻譯為主,定期檢查,注意課內(nèi)外和口筆頭練習的合理分配。
另外,培養(yǎng)閱讀興趣,增強閱讀信心和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也是十分必要的。我們在正常課文教學的同時,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融知識性和趣味性為一體的,可讀性的課外閱讀材料讓學生閱讀,要讓學生感到閱讀是一種享受,不是呆板地“讀”文章,而是“欣賞”文章。良好的閱讀習慣使人終生受益。所以我們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閱讀時,克服疲勞和倦怠心理,并且努力克服心譯的閱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