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景然
最近這些日子,眼看著家里的小娃一天天長大,腦子越也來越好使,我就在想到底是什么造就了這一切呢?
最近這幾個月,隨著家里的小娃逐漸度過了三翻六坐的階段,我深深感到造物主的神奇,盡管我是個堅定的無神論者,但也不得不這么說,因為作為一個人類,大腦的發(fā)育和智慧的生長實在都是神奇到我無法理解的奇跡。
人的智能對于人本身來說是司空見慣的,無非就是有的人反應慢些,有的人更聰明,可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工智能這個詞逐漸充滿生活周圍所有的空間。離我們最近的智能手機,家里用的智能電視智能家居,出門在外還有智能交通智能城市,似乎我們已經(jīng)被另外一種更先進的文明包圍了。
那我們談論和使用的人工智能到底是什么呢?未來又會是什么樣子呢?長遠來看我不知道會發(fā)展成什么樣,但是眼下我們感受到使用到的這些,我認為其實歸根到底算不上智能,如果真要算的話也是人類智能的延伸,或者說僅僅是一種更加易于使用的工具而已。之所以這么說不是對于現(xiàn)階段人工智能的貶低,而是現(xiàn)在我們所說的人工智能,特別是我們能夠感受到使用到的這些其實只是基于以往數(shù)據(jù)和算法的程序,不具有創(chuàng)造性也不能做設計范圍以外的事情。之所以有的時候會讓人感到驚奇,只是因為這些算法和程序的表現(xiàn)超過了一般人的預期而已。想象一下,一把錘子能夠敲釘子是正常的,要是能一邊敲釘子一邊唱歌,那你一定以為它有了智慧或是成了精,而事實上可能只是某個瘋子在錘柄上加了個音箱而已。
按照《汽車畫刊》的風格,不論說什么最后都會拐到汽車上,事實也確實如此?,F(xiàn)在自稱是智能汽車的品牌和產(chǎn)品越來越多,與這些所謂的智能相對應的無非是更多的聯(lián)網(wǎng)功能,可以說除了和自(fu)動(zhu)駕駛相關的功能以外,其他的功能其實一臺2000塊錢手機就足以搞定。如果說2000塊錢的功能就算是智能的話,似乎是太廉價了。
我們到底什么時候能夠真正用上智能的汽車,擁有智能的交通呢?要讓我說的話,應該是永遠也不會,最多會有個越來越便利的交通系統(tǒng)。那我們現(xiàn)在這些智能汽車怎么辦,是不是要讓它們改個名字呢?好像也沒有必要,在日常的使用中,它們還是很好用的,想想隨著未來5G通訊和車聯(lián)網(wǎng)更深入的發(fā)展,我們的出行應該是越來越像有了智能一樣。
寫到這里,說實話我是覺得自己有點兒矯情了。本來“智能”這兩個字就是個形容而不是個定義,我倒在這里發(fā)了一大通感慨,就好像我在這方面有了多深的研究多少的思考似的。其實也不是,只是覺得有的時候有的宣傳過度夸大了計算機科學的能力,以至于有點神化了。按照我的觀點,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在這個地球上有智慧的只可能是人類,其他的都算不上。
關于“智能”的事兒基本就說到這里,剩下一點篇幅匯報下今年我們的大事兒。首先,輪胎測試八字已經(jīng)有了一撇了,測試將在6月份進行,具體的報道將會在8月份刊登。在這次測試中,不僅有之前幾年錯過的好產(chǎn)品,更多的自主品牌產(chǎn)品的表現(xiàn)也是我們很期待的。此外,9月份的老爺車展和比賽也將如期舉行。在這之前我們會組織讀者親身體驗博登湖經(jīng)典車賽的魅力。除了這些,我們當然也會努力奉上最有價值最有干貨的內(nèi)容,我可以負責任地說這次的內(nèi)容將比去年更有看點。具體的結果我們當然還得年底才能知道,但是我能夠保證的是一定會更精彩更有料。剩下的事情我就不多說了,持續(xù)關注我們,2019一定不會讓支持我們的讀者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