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
“哥們兒愁什么呢”?“車到了年限,正在比較買哪款車呢”。其實,很多經典車不應該埋沒在時間的長河,塵封在記憶的角落而是應該如一段故事,一壺陳釀,被人們津津樂道
在我國,越來越多的人,甚至年輕人都很喜愛經典車,而經典車的活動也受到各領域人群的熱捧,那是因為經典車有文化的積淀,有著背后的故事。因此,作為世界上最悠久汽車品牌之一的斯柯達,也將其經典車型帶到了中國,并且讓這些老當益壯的車型飛馳在大街小巷。
斯柯達品牌大約有著150年的歷史,就算我們今天耳熟能詳?shù)拿麂J(OCTAVIA),也有著60年的歲月痕跡。而OCTAVIA是在二戰(zhàn)后誕生的車型,1959年推出了第一款兩門轎車,外觀緊湊,但是卻采用了硬頂結構,配備雙排座,搭載了1.1升四缸發(fā)動機,最大功率40馬力,匹配4擋變速箱,最高時速可達110公里/小時。
這種配置在當時可以說是標準的中高檔緊湊車套餐,首先,60年前軟頂或者說敞篷車反而更多,安全系數(shù)較高的硬頂車需要花費更多的價錢。其次,雙門的結構讓車輛的運動性能有所增強,雖然第二排座椅坐墊不長,腿部空間也較為緊湊,但兩個女生短途乘坐還是可以擠一擠的。同時,這款OCTAVIA車型在當時售價28900捷克克朗,要知道1959年的平均工資是800捷克克朗,大多數(shù)人需要攢3年的工資才可以購買一輛OCTAVIA,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其屬于中高檔緊湊車型了。
當我們駕駛著這款經典的OCTAVIA車型馳騁在青城山附近的公路上,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而最驚訝的其實要算一些駕駛員。雖然我們的車型增強后只有45馬力,但是低擋位超車卻是毫不合糊,十分有勁,以至于一些沒反應過來的現(xiàn)代車輛被我們頻繁超越。
當時的OCTAVIA還沒有配備變速箱同步器,升擋的時候往往需要補一腳油,甚至兩腳離合,這也讓不少媒體老師摩拳擦掌試駕的同時,有些心里打鼓。而純后驅結構,加上無轉向助力的操作其實是一個分水嶺,接受不了人會覺得操作困難,喜歡的人則對這種純機械式的駕駛感受更加癡迷。這其實就是經典車的魅力,一種來自那個年代的獨特風格。
此次參加2019斯柯達經典之旅的還有OCTAVIACOMBI,一款紅色的,掀背式旅行車。這款車型在1961至1971年之間生產,共生產了54000輛。車輛有著平整、寬大的后備箱,并且后排座椅還可以放倒,后備箱將獲得1050升的空間。斯柯達一位高大的外國工作人員也在說,這可以滿足他們日常旅行的小憩。而其中比較有意思的一個設計為后備箱可以兩段打開,上部的后風擋能外掀,方便日常拿取小件物品,下部也放平,增加后備箱的拓展乘載。雖然這種設計在今天看來較為普遍,但這是將近60年前的設計,而這種經典也延續(xù)到了斯柯達的現(xiàn)款車型上。
此外,這次經典之旅最拉風的車型要算OCTAVIA FELICIA,敞篷的造型帶給人浪漫的感覺,而這款車也是此次活動中的香餑餑,讓大家爭相駕駛。這款經典的敞篷車在1958至1964年之間其生產了15693輛,約三分之二出口,成為了斯柯達第一款在國際大受歡迎的暢銷車型。而這款車也成為了當時捷克社會變革的一個符號,并且出現(xiàn)在眾多的影視作品中,只是比較可惜現(xiàn)在國內并沒有敞篷版明銳,而讓FELICIA留存在歷史中也許才可稱之為經典。
當這些OCTAVIA的經典車穿梭在青城山腳下的老街時,做老手藝小吃的,悠閑地打著麻將的,品著茶采著耳的,都會側頭注目,仿佛東西方文化在此時沒有差別,有的只是經典的產物自然而然的一種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