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亮亮
摘要:校園文化建設應當包括物質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建設。然而,在盛行經典誦讀、特色文化創(chuàng)建的今天,很多學校的領導者、決策者只注重物質文化建設,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改造校園文化環(huán)境和硬件施設,并未著力建設校園特色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即“軟文化”。筆者結合本校創(chuàng)建經典誦讀特色學校的實際經驗,通過堅守課題文化,注重師資文化,推行課堂文化,打造活動文化等幾個方面,淺談如何通過軟文化建設打造經典誦讀特色校園文化。
關鍵詞:校園文化建設 ?“軟文化” ?經典誦讀
近年來,經典誦讀成為中國教育領域的熱門話題和關注焦點,全國各所學校掀起一股校園經典誦讀文化建設的風潮。于是,很多學校的領導者、決策者便跟風請來專業(yè)的廣告?zhèn)髅焦?,設計出完美的校園環(huán)境改造藍圖,然后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建造出理想中的“空中樓閣”。然而,此類學校只是虛有“翰墨飄香”的外表,并未形成自己根深蒂固的校園特色文化,從而無法對受教育者產生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那么,如何打造經典誦讀特色校園文化呢?
一、堅守課題文化,科研引領特色之路
教師專業(yè)成長是學校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源泉。嚴管理,重實效,將校本培訓與課題研究工作有效結合,堅持走課題文化之路,是學校打造高素質師資隊伍的重要途徑。學校應積極申報科研課題,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將校本培訓內容緊密結合課題研究方向,在培訓中不斷學習理論知識,在研究中不斷積累實踐經驗,在實踐中不斷反思和學習,在反思中不斷成長、成熟。
課題的選擇應緊跟時代腳步,具有實際操作意義和價值。例如《古詩教學與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整合實驗研究》,通過實踐探究改變教師傳統(tǒng)教學模式,確立現(xiàn)代信息技術背景下新的古詩教學模式,力求改變學生單一學習模式,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興趣,擴大學生閱讀量,拓寬學生視野,提升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實現(xiàn)師生素養(yǎng)的共同進步。
二、注重師資文化,多方提升教師修養(yǎng)
時代在發(fā)展,教育在變革。教師作為“活水源頭”,必須源源不斷地汲取教育教學專業(yè)領域的知識,為實現(xiàn)高效的教學實踐打下堅實基礎。學校應重視師資文化的打造,通過多種渠道提升教師的自身修養(yǎng),在教師隊伍中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1.長期閱讀活動
學??蔀槊總€教師辦理圖書館圖書借閱證,同時購置大量國學經典書籍,制定教師讀書規(guī)章制度,對閱讀量、閱讀時間、撰寫閱讀感悟等做出明確規(guī)定,以此豐厚教師的文學涵養(yǎng)和文化底蘊。寒暑假期間,學校都要為全體教師布置假期經典閱讀與書寫作業(yè),督促其堅持長期閱讀,養(yǎng)成閱讀習慣。
2.讀書分享活動
“靜態(tài)閱讀”是提升經典文學素養(yǎng)的基礎,“動態(tài)分享”則能讓教師自身修養(yǎng)得以升華。每周一次的“經典誦讀教師講壇”,就是教師們長期閱讀之后自由分享交流的舞臺,大家可以暢談經典文學作品、經典人物形象、著名詩詞作家、各自讀書感想,分享會使收獲更為飽滿。
3.“三字一話”大練兵活動
教師可以利用閑暇時間去書法教室,凝神定氣,以經典古詩文為臨摹范本,靜修書法;抑或全體教師共同品讀經典美文,在優(yōu)美動人的音樂伴奏下,《春江花月夜》《再別康橋》《鄉(xiāng)愁》《滿江紅》等流芳名篇一定讓教師回味無窮。
三、推行課堂文化,創(chuàng)新特色教學模式
學校應充分發(fā)揮骨干教師力量,編撰經典誦讀校本課程,并納入教學整體計劃之中。每周開設一節(jié)國學經典誦讀課,運用多媒體和現(xiàn)代記憶方法,寓教于樂,注重優(yōu)化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在本校的創(chuàng)建實踐中,我校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經典誦讀教學模式:第一步“高聲誦”,大聲朗讀便于記憶;第二步“讀后感”,朗讀之后有所感悟;第三步“知大意”,教師簡明介紹大意;第四步“快樂背”,在音樂聲中快樂背誦;第五步“聽故事”,學生認真聽相關美德故事,真正領悟經典美文中的含意。
經典古詩文教學模式與方法的探究必須與課題研究有效結合起來。理論是實踐的基礎,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長此以往,教師們在長期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究中一定可以摸索出經典誦讀的創(chuàng)新性教學模式,為打造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發(fā)揮重要作用。
四、打造活動文化,依托八項載體成功育人
學校應當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經典誦讀活動,讓廣大師生參與其中,通過賞、讀、唱、書、畫、演等多種途徑相結合的方式,著重發(fā)揮活動文化的核心作用。
1.借閱圖書活動
學校建立國學書館、閱覽室、電子書吧,配備班級圖書柜,積極引導學生閱讀經典、書寫感悟,豐厚文化修養(yǎng),升華個人道德情操。
2.經典誦讀比賽
學??砷_展多種經典誦讀比賽,如:古詩詞朗誦比賽,“誦讀經典詩詞,爭做美德少年”,學生們或歌或舞,或吟或誦,用自己的方式演繹對經典的理解,感受中華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中華美德故事會,學生用稚嫩的語言講述著一個個經典故事,頌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古詩文硬筆書法比賽,“書寫經典美文,展現(xiàn)國學風采”,一幅幅或清秀娟麗或剛勁有力的硬筆書法作品,折射出學生們對古詩詞的個性詮釋;經典誦讀手抄報比賽,學生們自由發(fā)揮、大顯身手,為詩配畫、簡介名作名家、傾訴誦讀感悟、留下讀書筆記……
3.經典古詩詞考級活動
為檢驗學生掌握經典古詩詞的水平,激發(fā)其誦讀經典的興趣,學??勺跃幗浀湔b讀檢測方案對學生進行經典古詩詞水平測評。對于能順利過關的同學,學校授予其經典誦讀考級水平證書。同時,學校還可從考級過關的學生中擇優(yōu)評出“小小考級員”,協(xié)助老師開展考級工作。
4.特色社團活動
學校組織有特長的教師成立各類學生特色社團,如文學社——鉆研經典、繪畫室——描繪經典、合唱團——歌唱經典、書法社——書寫經典、戲劇社——演繹經典,定期開展活動,參加校內外各類比賽。
5.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
藝術節(jié)上,每個班級和學生社團都可以展示自編自演的精彩節(jié)目。賞心悅目的經典書畫作品與高潮迭起的經典誦讀展演,可謂動靜結合、相得益彰。
6.經典誦讀明星評比
學校可開展經典誦讀明星評比活動。
這主要包括閱讀之星、翰墨之星、禮儀之星、文藝之星等,這些校園明星都是由班主任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在校言行舉止、在家表現(xiàn)情況等因素綜合評定的。每學年舉辦一次的書香家庭評比,這可以充分地發(fā)揮家長們的模范帶頭作用。
7.讀書社區(qū)行活動
“滿園書香關不住,悅讀雅趣入社區(qū)。”真正成功的校園文化建設,其影響必然甚為廣泛。為將經典誦讀由校內輻射到校外,形成書香校園、書香家庭、書香社區(qū)三大書香網(wǎng)絡體系,學??梢越M織師生去社區(qū)廣場為居民們奉上一場場視聽盛宴,慷慨激昂的愛國詩詞誦讀、精彩紛呈的經典故事表演一定會讓社區(qū)百姓沉浸在濃濃的經典文化當中。
8.教育實踐活動
經典誦讀教育絕非只讓孩子將“經典”停留在口頭上,而更多的是將“經典”的精神內涵落到實踐中去。比如,看望敬老院長輩、家務事大比拼、爭當文明志愿者等等,用行動繼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
綜上所述,學校若要打造成功的經典誦讀文化,就必須結合自身特點緊抓諸如課題文化、師資文化、課堂文化、活動文化等“軟文化”建設,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經典誦讀德育活動,創(chuàng)新特色文化建設模式,讓經典誦讀校園文化煥發(fā)其奪目的育人光彩!
參考文獻:
[1]王莉.在國學經典積累中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J].新課程(小學),2016(9).
[2]王海明.知書達禮 奠基好人生[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