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欣
古人重溫故,官事幸有間。乃知讀書勤,其樂固無限。
少而干祿利,老用忘憂患。有知物貴久,至寶見百鏈。
——宋·歐陽修《讀書》
在這首歐陽修所寫《讀書》詩中,我們可以了解宋人并不僅僅將讀書作為仕途的敲門磚,而是以讀書為樂,將閱讀作為精神不斷汲取源頭的活水,生命之氣不斷豐融的過程,方方面面的知識皆有取后的淹博之境令他們享受到生命有所悟解的己道合一之樂,并將之視為無物可以替代的至樂。
讀書可以調(diào)節(jié)人的心理,對心理性疾病的治療效果是確切的。與書交朋友,進入書中的角色,就會達到忘我、忘物的境界,任何煩惱、不快、牢騷、無奈都會云消霧散。在讀書中收獲興奮、快樂、舒展和好心情,對身心健康的好處自然是無窮的。著名學者梁啟超把書的這些作用概括為四點,即熏陶、動情、感悟、超脫提升,好的書籍猶如一名技藝高超的心理醫(yī)生,在人閱讀的過程中通過精神——神經(jīng)——血管——內(nèi)分泌通路的協(xié)調(diào),使血液循環(huán)、新陳代謝的功能不斷得到加強。人與書中情節(jié)的共鳴,可以產(chǎn)生認知趨同、意志振奮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