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爸爸媽媽們來上課啦!”近日,天長市城南小學的少先隊隊課課堂有點非同尋常,因為走入教室上課的不是學校教師,而是“跨界”客串教師的家長們。爸爸媽媽們搖身一變成了教師,學生們說不出的興奮和驚喜,他們一口一個“老師”地歡叫起來,一些“網(wǎng)紅”家長甚至還引來不少外班學生慕名前來“蹭課”。
為了上好這節(jié)課,家長們花費了不少心思,有的從自身的職業(yè)出發(fā)選擇課題;有的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因材施教”;有的側重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有的通過歷史故事開拓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有的則舉案說法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各顯神通”的家長課,可謂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在天長市實驗中學,通過“抓鬮”方式對新生均衡分班是校方的慣例。為確保公平公正,除了有媒體和紀檢部門參與之外,更重要的是邀請了數(shù)十名學生家長走進這一特殊“課堂”,擔任“法官”予以監(jiān)督。該校負責人說,以前總有家長托關系、打電話、寫條子,為孩子選擇好老師,自家長代表參與分班后,“擇師”現(xiàn)象不復存在。
家長進課堂或參與學校管理,體現(xiàn)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近年來,天長市立足“孩子入學,家長入校”,不斷挖掘家教資源,打造育人升級版,下實了家校融合“一盤棋”,推動了家校“抱團”發(fā)展,擦亮了家校同頻共振的“天長名片”,有力促進了青少年學生的健康快樂成長。(丁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