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我面前的是一所重點高中實驗班的學霸小袁。小袁從上小學起就非常自覺、非常自律,上課認真聽講,課后認真完成作業(yè),成績常保持第一,考不好可能是第二,玩手機每天從不超過2小時,他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別人家的孩子。可是最近半年,這名學霸經(jīng)常逃學,家人讓他上學就發(fā)脾氣,要求休學。
經(jīng)過訪談,我們慢慢地了解了學霸的故事。他的爸爸媽媽都出生在家教很嚴格的家庭,父母認為管教孩子就應該是嚴厲的,做事情一板一眼。小袁從小一直做得很好,家人對他也很滿意??墒?,半年前,小袁有一段時間總感覺身體不舒服,常常發(fā)低燒,為此,家人沒少帶他上醫(yī)院看病。一個月后,小袁身體基本康復了,可是,他發(fā)現(xiàn)功課落下了,成績也下降了(全年級排名后退30名)。他無法接受成績的倒退,學習壓力突然增大,不想上學了。這時候,父母沒有耐心地了解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而是簡單粗暴地要求小袁去學校,小袁對此非常反感,拒絕和家人說話。在家長的反復催逼下,小袁沒辦法,只好謊稱要上學,實際是逃學了。家長到處找他時,他拒絕回家,并且發(fā)出死亡威脅。
從小袁的經(jīng)歷中,我們可以看出,父母過高的期望和過于嚴格的要求導致或惡化了小袁的困境,父母的關注點在學習上,他們更多關注的是孩子的成績好壞,較少關注孩子的內(nèi)心體驗,也很少鼓勵和肯定孩子的努力。
其實,好成績都是孩子經(jīng)過努力學習得來的,每一次取得好成績,都應該得到肯定。成績不理想時更需要肯定,肯定孩子既往的努力和成績,一起分析分析本次成績不理想的原因。正確的歸因會使孩子找到努力的方向,取得下一次的成功。我們成長過程中,既需要從成功當中學習經(jīng)驗,也需要從失敗當中總結(jié)教訓,這才是正常的成長過程,不容許孩子失敗是不現(xiàn)實的。父母過高的期望和過于嚴格的家教容易使孩子喪失信心,使得孩子傾向于按照父母的要求,活成別人希望的樣子,這個樣子其實不是孩子想要的,是壓抑的,時間長了,壓抑的情緒就會積累,最終會找到突破口,爆發(fā)出來。對于小袁來說,突破口就是身體的不舒服和成績的下降,導致小袁堅決要求休學,以逃避目前遇到的困難和家長的高要求。
所以,對于逃學的學霸,我們認為,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改變態(tài)度,接受孩子的優(yōu)秀,同時也接納孩子任何可能的挫折或失敗,并給予恰當?shù)膸椭:⒆釉跊]有心理負擔的情況下,才能夠輕裝上陣,發(fā)揮出自己最佳的水平,即使摔倒了,也會勇敢地爬起來,繼續(xù)前進。有這種韌性的孩子,才可能在未來的人生中處于不敗之地。
(摘自《中國教育報》 呂建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