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胡適先是受命往歐美游說,接著便接任駐美大使,憑借其在國際間享有的聲望,游說于英美等國。身為一介書生的胡適雖然是“半路出家”,全無外交經(jīng)驗,但憑借其學者風范和仁者品德,受到西方國家的尊重,也為中國的抗戰(zhàn)付出了其個人力量。
游歷歐美51天,作56次演說
1937年8月17日,胡適被聘為國民黨國防參議會參議員。在此位置上,胡適受蔣介石委托,以非官方身份去歐美訪問,做抗日宣傳與外交聯(lián)絡工作,爭取歐美民主國家對中國抗戰(zhàn)的同情與支持。
9月26日,胡適抵達美國重鎮(zhèn)舊金山。幾天之后,胡適應加州舊金山哥倫比亞廣播電臺的邀請,作了題為“中國處在目前危機中對美國的期望”的演說。胡適說,崇尚黷武主義的瘋狂的戰(zhàn)爭販子肯定會把愛好和平的美國強行拉進戰(zhàn)爭的漩渦,因此,“用正義的參戰(zhàn),來結(jié)束罪惡的戰(zhàn)爭并摧毀暴敵,這也是美國對于世界和平的極大貢獻了。”演說播出后,得到美國政界和人民的喝彩。
胡適的下一站是華盛頓,他拜訪了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在晤談中,胡適希望羅斯??偨y(tǒng)“果斷放棄妥協(xié)思想,用明快的眼光判斷是非”。羅斯??偨y(tǒng)告訴胡適,他準備發(fā)表公開演說,為中國的立場“求得世界公論同情”,同時鼓勵中國“不要悲觀”。在胡適看來,羅斯福總統(tǒng)“態(tài)度甚誠懇”,其基本立場是傾向于中國的。
結(jié)束美國之行后,胡適又去往加拿大、英國、瑞士等地巡回演說,爭取各國人民與政府的同情和支持。據(jù)統(tǒng)計,以非官方身份出訪的胡適,“共51天,共作56次演說”,平均每天一次以上演說,其辛勞程度不言而喻。
胡適任駐美大使,日本如臨大敵
胡適以非官方身份在美國和歐洲作抗日宣傳演說,得到國際道義的同情與經(jīng)濟援助。
1938年2月5日,胡適結(jié)束一次演說,匆匆走下樓梯時,一位身著雜役制服的美國人微笑著將他攔住。雜役從口袋里摸出三塊銀幣,說:“胡先生,聽了您的演說,知道中國抗戰(zhàn)太艱苦了,這三塊銀幣捐給貴國吧?!焙m聽罷,眼睛濕潤了。
7月20日,在法國進行抗日宣傳的胡適,得到蔣介石要他出任駐美大使的電報。消息傳到日本,立刻震驚東瀛。代表日本官方觀點的東京《日本評論》甚至為政府出謀劃策,對付胡適的外交影響:“日本需要派出三個人一同使美,才可能抵抗得住胡適?!鄙踔镣扑]了最佳人選——文人鶴見祐輔,研究經(jīng)濟的石井菊次郎和雄辯政客松岡洋右。由此亦可見胡適在他們心中的地位。
“做了過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
9月底,胡適由歐洲登船赴美,于10月3日抵達紐約港。兩天后,胡適到華盛頓蒞職。
10月31日,胡適收到蔣介石的《告全國軍民書》,表示堅決抗戰(zhàn)到底。胡適自然欣喜萬分,作詩《題在自己的照片上,送給陳光甫》:略有幾莖白發(fā),心情已近中年。做了過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
11月2日,胡適晉見羅斯??偨y(tǒng),向他誦讀蔣介石的《告全國軍民書》。讀著讀著,胡適的臉上滾下兩行熱淚。羅斯福也深受感動,但對中國的抗戰(zhàn),他并未做出任何承諾。
外交擱淺,胡適只好將工作重心轉(zhuǎn)向宣傳與借款兩件大事上。
12月4日,胡適在紐約發(fā)表演說,呼吁美國不要忘記獨立戰(zhàn)爭時世界人民的聲援,由己及人,也應伸出手支援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演講時,胡適慷慨激昂,用心太切,故演講之后,突發(fā)心臟病住進醫(yī)院搶救,在醫(yī)院住了77天。住院期間他依然工作,與陳光甫通力合作,促成“桐油借款2500萬美元”這一大事。
為什么借款要扯上“桐油”二字?原來,當時美國受“中立法”限制,不允許政治性借款。中美雙方商定,“復興商業(yè)公司”在中國收購桐油,出口美國,售給美國組織的“世界貿(mào)易公司”,該公司再向美國進出口銀行借款,支付購買桐油款項。這樣便不會觸碰“中立法”的限制。
這筆借款在當時乃一筆巨款,對中國實屬雪中送炭。蔣介石更是喜出望外,即刻賀電表彰胡適,稱:“借款成功,全國興奮。從此抗戰(zhàn)精神必益堅強,民族前途實利賴之?!?/p>
(摘自《民國清流:大師們的抗戰(zhàn)時代》汪兆騫/著 中國出版集團現(xiàn)代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