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靜
案例背景:
作為班主任,我們時常為無法和孩子溝通而感覺到煩惱,也時常覺得與孩子的溝通是無效的。殊不知,有時候我們的語言是暴力的。說教或言語上的否定、指責、嘲笑,以及任意打斷,拒不回應(yīng),隨意出口的評價和結(jié)論,等給我們帶來的精神和情感上的創(chuàng)傷,甚至比肉體的傷害更加令人痛苦。這些無心或有意的傷害,讓老師與學生變得冷漠,隔閡甚至敵視,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語言暴力。而與這種溝通方式相反的,有效的溝通方式,便是非暴力溝通。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提出了非暴力溝通這一溝通新模式。這種溝通方式被稱為“愛的語言”。這一模式,有四要素: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理解并運用好這四要素,能幫助我們找到與學生友好交流,愉快溝通的方法,在師生之間架起愛與尊重的橋梁,使師生情意相通,和諧相處。
案例描述:
一、???????? 總也排不好的隊
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好奇心特別強,自制力也特別的弱,尤其是一年級的學生。一年級學生,剛?cè)雽W時,訓練學生排隊是一件讓我十分煩惱的事??此坪唵蔚呐抨?,總有人排不齊。排隊時速度非常慢,好不容易排隊了,還東張西望。因此在排隊時,我總是會一個一個的提醒學生,“排隊時不要東張西望”“手也不要動來動去的”“還沒有排隊的人,抓緊時間排隊”“小嘴巴閉緊,不要說話”“跟上前面的同學,保持距離”。盡管我在旁邊不停的提醒,可是排的隊伍還是不太令人滿意,而我也因為不斷的提醒感到精疲力盡。學習了非暴力溝通之后,我先觀察學生的表現(xiàn),學生在排隊時,總是會做其他的事情,即使我說快點,他們?nèi)詴咽稚系臇|西收拾好再出來,排隊的時候,我說“別東張西望”學生還是會到處看,我說手別亂動,他們的反應(yīng)讓我感到非常的沮喪,我沒能和他們建立起良好的溝通,我靜下心來想一想,我的需求是什么?我希望,排隊的時候,同學們的小眼睛能夠朝前看,雙手能夠放好,因此我發(fā)出了我的請求,“排隊時立刻放下手中的東西去排隊”“眼睛要一直盯著前面同學的后腦勺”“雙手要緊緊的貼著褲縫”,當我發(fā)出這些請求時,我的指向更加明確,我也正面表達了我的需求,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的路隊有了明顯的改觀。
二、???????? 我的勺子丟了
有一天中午吃飯的時候,班級的一個女生一直在哭。怎么也不肯吃飯,其她同學勸說無效后告訴我。她沒有帶勺子,別人吃完了把勺子借給她,她也不肯吃了。我讓這個女生到我這邊來,我想好好的安慰她,讓她吃飯??蛇@個平時非常懂事而且乖巧的女生,坐在我對面一動不動,不肯過來。于是我走過去對她說:“你看別的小朋友已經(jīng)把勺子借給你了,你趕緊吃吧?!笨伤匀辉谀莾嚎??!澳闶怯X得勺子不干凈嗎?”她搖搖頭還是坐在那兒哭?!澳悄憔挖s緊吃飯吧,等會兒飯菜就要冷掉了?!蔽业脑拰@個平時非常乖巧的姑娘,沒起到一點作用,她仍然不肯吃飯。在與這個姑娘溝通的過程當中,我發(fā)現(xiàn)了,我只顧表達自己的需要,我想讓這個姑娘盡快的吃飯,而沒有考慮到她真正的需要是什么?于是我猜測性的問她“你是想要自己的勺子嗎?”她點點頭,看來,我說出了他的需求?!澳阒形绨焉鬃訋н^來了,但是現(xiàn)在找不著了,著急是嗎?”她抬頭看了我一眼,停止了哭泣。我理解她的感受,他對此作出了反應(yīng),我們建立起了溝通?!澳悄阆M覀冊趺醋??需要我們幫你找一找嗎?”她點點頭。我讓她回憶勺子,可能落在哪些地方,然后我們按照他說的去找,但是,最后沒有找著。這個姑娘,最后,還是很開心的吃飯了。她說找不著,讓媽媽重新買一個就好了。當學生的需求得到滿足之后,他又會重新獲得快樂。
案例反思:
非暴力溝通,指導(dǎo)我們轉(zhuǎn)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我們不再條件反射式的反應(yīng),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觀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識的使用語言,我們既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尊重與傾聽他人,這樣,在每一次互動中我們都能聆聽到自己和他人心靈深處的呼聲,同時,他還促使我們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正影響我們的行為和事件,并提出明確的要求,他的方式雖簡明,但能帶來根本性的變化。
溝通是雙向的,在第一個事例當中,我學著去觀察,體會自己的感受,并及時的發(fā)現(xiàn)自己的需求,提出請求,讓自己的語言表達,更加的直接、正面,更有指向性,這樣建立起來的溝通才更加有效,這是從老師向?qū)W生方向搭建的橋梁。
溝通的前提是尊重與平等,在第二個事例當中,當學生不愿走向我的時候,我得先主動的走向她。有的時候我們想去關(guān)心學生,但是卻使學生難以體會到我們心中的愛,因為我們傾向于忽視人的感受和需要,這些語言和表達方式,是種異化的溝通方式。馬歇爾盧森堡教授在書中說過,如果我們通過批評來提出主張,人們的反應(yīng)常常是申辯或反擊,反之如果我們直接說出需要,其他人就較有可能作出積極的回應(yīng)。因此當我真正的關(guān)心學生的需要和感受的時候,學生能夠感受到老師是真誠的關(guān)心并且想要幫助她的,因此,在我們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之后,即使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學生的需求得到滿足了,她就做出了積極的回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