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列
作文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三年級是作文教學的起步階段,如何讓三年級的作文教學開好頭起好步,這個問題顯得非常重要,很有研究的價值。所以就這個問題,談談自己在指導學生作文的幾點做法。
一、培養(yǎng)學生習作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習作的起始階段,最重要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習作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習作的自信心。不能一開始就使學生感到作文很難,作文很神秘,而要使學生感到作文不難,對作文有濃厚的興趣,而且拿起筆來就覺得有很多內容可以寫。例如,描寫秋天的圖畫是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習作題,在指導學生寫這篇《秋天的圖畫》可謂是花了不少的工夫。因為南方氣候四季不分明,到了秋天天氣還是熱,到了臨近初冬才會感覺天氣的變化,早晚有些涼意,對于身處南方的孩子感受不到秋天的變化,更何況是對秋天的美的感覺,也都是來自于書籍、電視煤體等,所以讓他們去觀察,自己去感受,然后再寫,而學生自己沒有親身經歷過的是有一定的難度。一開始我就利用多種媒體,伴隨著《秋日私語》的舒緩優(yōu)美的曲調,把秋天的美景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把學生帶入情境,誘發(fā)學生對秋天的喜愛之情,感受秋天的美麗,調動學習興趣。 接著讓學生動手、動腦思考,展開想象的翅膀,小組合作動手畫一畫秋天的景色,或搜集秋天的圖片、照片等,學生對畫畫、搜集等很感興趣,參與的熱情高漲,創(chuàng)造性被大大激活,學生愿做。在展示自己的作品時,表現(xiàn)很踴躍,樂于把自己的收獲展示出來。接著,讓學生展開對照圖畫、照片等進行練習說話,在說的基礎上最后寫作,因為學生有了準備,寫起來就有話可寫,并且能運用自己積累的好詞好句,所以這次習作普遍都能寫好。
二、加強練筆,為學生多寫多練創(chuàng)造條件
對于習作,如果我們僅僅注意課文要求的八次習作恐怕還不夠。要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應該要讓學生勤于動筆,要為學生提供比較多的練筆機會,所以除了抓住課后的小練筆外,還非常注意為學生創(chuàng)造練筆的機會,主要體現(xiàn)在兩方面。一個是寫日記。從一年級就開始引導學生寫日記,到了三年級還要堅持寫日記,在老師的引導之下學生能夠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這是多動筆的最好的形式。另一個是在閱讀課文后面的小練筆也要充分運用。此外,在教學中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能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讓學生動筆。例如,在教學《給予樹》的最后安排了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用媽媽的口吻,對媽媽聽了金吉婭說的話后會對金吉婭說些什么,寫幾句話。又如,學習《香港,璀璨的明珠》的第五段寫香港真是個“燈的海洋”后,讓學生以“節(jié)日街道的夜晚成了燈的海洋”為開頭,寫一段話。還有注意抓住生活中的契機,指導學生習作。比如在中秋節(jié)、國慶節(jié)等節(jié)日前后,讓學生動筆寫一寫,學生也樂于把自己的經歷的事情表達出來。
三、續(xù)寫內容,給予想象空間
《語文課程標準》中特別重視鼓勵學生自由表達,放開種種束縛,在寫作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文本,給學生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間,讓孩子放膽去寫,鼓勵學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說的話寫下來。
《小攝影師》講述的是一名少先隊員為蘇聯(lián)文學家高爾基照相,因為沒帶相機未能照成的故事。上完課后,結合課文內容,我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如果課文最后還要繼續(xù)寫下去,將是怎樣的情景,請同學們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又是怎樣的場面呢?這樣,放手讓學生去想、去做,學生感到輕松、愉快 ,參與的熱情高漲,創(chuàng)造性被大大激活,學生愿寫。不但想象力得到了訓練,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了培養(yǎng),更為可貴的是有些同學的續(xù)寫中還能進一步地感受到高爾基對小男孩的關懷愛護和男孩對高爾基的崇高熱愛,學生不僅豐富了語言,還受到了一次思想上的自我教育。
四、指導學生在閱讀中積累
積累在作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同學提筆作文,課文中的美句、警句,學生往往忽略,其實,這些也是最應該、最易取的積累素材。而且通過對這些美句、警句的積累、賞析,也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了解,為此,可要求學生把這些詞、句、段摘錄到讀書筆記上,反復誦讀,體會其妙處。
古語有云:“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币箤W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提高,就必須先重視學生的積累,積累到家,感悟自然水到渠成。而在學生的積累過程中,教師的作用在于指導和督促。如,在指導學生寫《秋天的圖畫》時,課前指導學生積累描寫秋天的詞句和搜集有關描寫秋天的詩文、詩句。接著再指導學生在習作中運用自己積累的好詞好句,學生對自己平時積累的好詞好句有了用武之地而感到高興。這樣不僅激勵了學生對積累的興趣,又能豐富學生的知識。
總而言之,我們教師要善于培養(yǎng)學生習作的興趣,善于挖掘課本習作資源,為學生多寫多練創(chuàng)造條件,不拘形式地進行讀寫結合,拓展習作范圍,讓孩子們在大量的練筆中學會傾吐,學會習作,愛上寫作,為他們創(chuàng)設一個渴望傾吐、期盼交流、急于表達的情境,長此以往,定會點燃學生習作創(chuàng)新的火花,讓他們輕松快樂地完成每一篇習作,從而提高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