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愛君
在心理學上,自卑是指自我否定,主要表現在低估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各方面都不如人。同時還會有一些特殊的情緒體現,如害羞、不安、內疚、憂郁、失望等。
自卑心理籠罩下的孩子,往往缺乏競爭意識,抓不到稍縱即逝的各種機會,享受不到成功的歡愉,還會在生活中落落寡合,在學習中畏首畏尾不求上進,嚴重阻礙進步和發(fā)展。身為教師,該如何幫助學生矯治自卑心理?現將我從教28年來的一些做法擇要總結如下——
尋根溯源法。克服自卑心理首先要找到自卑產生的根源。心理學認為,這種根源往往與其原生家庭有關。因此,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要接近、走進有自卑心理的學生的家庭,有意識地關心他們、找他們談心,尋找造成傷痕的線索,并告訴他們,要與那些給自己造成傷害的東西割裂開來。
語言暗示法。誘導相關學生運用積極的自我暗示法來克服自卑心理。如信心不足時,可以暗示自己,“別人行,我也能行”“不是我不如別人,而是我沒有像別人那樣付出”。在與有自卑傾向的學生接觸時,多用“你一定行”“你很有潛力”“你的聰明才智還沒完全展示出來”之類的話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正確歸因法。懼怕失敗,把失敗一概歸罪于自己的“無能”,這是自卑學生共同的心理特征?;诖耍處熞獛退麄內孓q證地分析失敗原因。首先,引導他們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然后,引導他們客觀分析失敗原因:這次失敗,真的是自己能力不行嗎?有沒有其他原因?譬如所定目標不切實際、沒與他人搞好合作、方法選擇有誤等,讓他們懂得失敗并不一定是自己能力不足所致。
預演勝利法。自卑的學生在接受挑戰(zhàn)時往往畏首畏尾、顧慮重重。這時,我就要求他們先想象完成任務時的勝利情景。這種“白日夢式”的預演勝利法,往往會激發(fā)學生的表現欲和嘗試的勇氣,暫時消除自卑心理。
體驗成功法。在學習上,可采用降低“門檻”法,幫自卑的學生把大目標分解成若干易于實現的小目標,使他們在逐漸建立的自信中更快進步。在班級管理中,我特意把較容易的工作交給他們,使其通過體驗成功來培養(yǎng)自信。我還指導他們建立成功檔案,將每一次哪怕是非常小的成功與進步都記錄下來,以便日后重溫,進而信心百倍地去爭取更大的成功。
積極補償法??梢砸龑ё员暗膶W生采取兩種心理補償方法——一是用勤補拙。知道自己有某方面缺陷,別背思想包袱,而是以最大的決心和最頑強的毅力去克服,就能實現積極有效的補償。二是揚長避短。教師不妨戴上“放大鏡”去發(fā)現他們的閃光點,戴上“縮小鏡”去看待他們某些并無原則問題的缺點和過失。
融入集體法。教師要幫助有自卑心理的學生盡快融入集體。主要策略有:促膝交談,強化他們的群體意識、集體觀念,鼓勵他們大膽融入集體,成為班集體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利用周會、團隊或文體活動開展“手拉手,同進步”活動,鼓勵有自卑心理的學生勇于參與,感受集體的力量和溫暖,并學習如何發(fā)揚集體精神;做好其他學生的思想工作,引導他們用愛心去溫暖、化解那些冰冷的自卑心。
自卑心理,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一種“心病”,“心病”還需“心藥”醫(yī)。而所謂的“心藥”,就是“愛”。教育工作者的愛,應該是一種理性的愛、一種科學的愛,是一種大愛。用我們的專業(yè)知識,在無形之中為自卑的學生醫(yī)治內心的隱痛,讓他們走到陽光下,讓他們的人生更幸福,也許這就是一個教育工作者最大的欣慰和快樂。
(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qū)長江路小學)
責任編輯:李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