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少峰
摘要:中國民間剪紙被批準為世界非遺,民間剪紙傳承面臨很多問題,傳承人的師資隊伍建設、傳承的對象的確定、持久化的傳承模式、傳承教學內容的編寫、傳承方向的引導等問題,需要大家值得重視,就民間剪紙的傳承,談談我們多年的做法。
關鍵詞:民間剪紙;傳承對象;傳承內容;傳承模式
中國民間剪紙于2009年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全國各地紛紛開展形式多樣的剪紙活動,民間剪紙進校園傳承也熱火朝天地進行著,然而,短板也不容忽視,諸如剪紙傳承人的師資隊伍建設、傳承對象的確定、持久化的傳承模式、傳承教學內容的編寫、傳承的導向作用、地域化的特色傳承、剪紙文化的傳承等等問題都需要理清,為更有利于民間剪紙的傳承,就民間剪紙的傳承談談我們的做法。
民間剪紙傳承工作的開展,首先我們要明確一個良性優(yōu)質的傳承方向問題。該傳承什么,不該傳承什么。我們應該朝著一個什么方向走,如何傳承民間剪紙的精髓。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方向明確,充分認識民間剪紙、理解剪紙中的文化,把握民間剪紙的傳承方向有利于民間剪紙傳承工作的開展。
民間剪紙的傳承模式,過去多是師徒傳承、母女傳承、父子傳承,這種傳承模式已滿足不了新時代的要求。要想使民間剪紙傳承下去,必須與中國的教育相結合,這樣才能持久化地傳承,傳承效果才能取得更大進展。多年來我們與本地教委開展合作,把剪紙藝術納入地方的正常教學之中,己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實踐證明這種校園化的傳承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傳承模式。
民間剪紙傳承工作開展的好壞,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剪紙傳承師資隊伍是關鍵,他們的教學直接關系著剪紙的傳承效果。他們的剪紙水平高低以及對剪紙藝術的理解、剪紙知識的積累等等,都會影響剪紙傳承教學的質量。民間剪紙傳承工作在開展之前就要首先培養(yǎng)剪紙傳承教學的師資隊伍。多年來,我們結合實際對本地中小學美術老師的開展了剪紙培訓,建立了校園剪紙傳承的強大師資隊伍。通過他們在各校進行剪紙傳承,阜陽校園剪紙傳承己初見成效。
民間剪紙傳承教學,要做到計劃性,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內容全面、教學方法得當,在教學前認真編寫剪紙傳承教學大綱,細化剪紙傳承教學內容。防止剪紙教學無目的性,計劃性。合理的剪紙教學大綱、具體化的教學內容是保障剪紙傳承取得良好成績的有效措施。
民間剪紙傳承要根據傳承對象的不同情況劃分為基礎傳承對象和重點傳承對象,初學者可以作為基礎傳承對象,從剪紙的基礎知識開始進行剪紙傳承教學,教育他們扎好剪紙的基本功。有剪紙基礎的愛好者,可以作為重點傳承對象,多傳承剪紙創(chuàng)作、欣賞、研究等方面的知識,提高他們的剪紙創(chuàng)作能力。通過多年實踐,對我市各校的美術老師作為重點傳承對象,每年進行兩期的剪紙培訓,向他們講解剪紙創(chuàng)作、剪紙教學、剪紙欣賞等有關知識,提高他們的剪紙創(chuàng)作能力、審美眼光以及剪紙教學的本領。基礎傳承工作由這些重點傳承對象去做,這樣分工明確,傳承有序,效果十分明顯。
民間剪紙傳承在傳承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向正規(guī)的路上走,把中國民間剪紙的精髓傳承下去,傳承民間剪紙的傳統(tǒng)剪法和相關剪紙文化知識。任何藝術都是遵循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要克服急功近利的現象,遵循規(guī)律,才能取得好的傳承業(yè)績。在剪紙傳承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引導他們有一個正確的學習心態(tài)和好的學習態(tài)度,才能真正學到精湛的剪紙技藝。在傳承內容上,注意引導學生多學習傳統(tǒng)民間剪紙的剪紙知識,深入田野調查,多了解傳統(tǒng)民間剪紙的脫稿剪紙的意象造型技法、刀法和剪制布局的技巧,理解民間剪紙的蘊含的文化知識。
中國剪紙之所以入選世界非遺名錄,就是因為中國剪紙具有獨特的地域特色和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不同于世界各地的剪紙,有它的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我們在民間剪紙傳承的過程中,要保持獨有的地域特色和其鄉(xiāng)土性,才能從真正意義上把民間剪紙傳承好,如果丟掉了民間剪紙的藝術特色,把民間剪紙進行同質化、商品化、機器化、低俗化,那我們的剪紙傳承就沒有實際意義了。要扎根傳統(tǒng)、突出特色、彰顯中國民間剪紙的地域性與鄉(xiāng)土性,我們的剪紙傳承才能收到良好的傳承效果。
民間剪紙傳承不僅是剪紙技藝的傳承,還要進行相關剪紙文化的傳承、剪紙思想的傳承。中國民間剪紙包含了多門學科知識,就古代的剪紙花樣來看,圖必有意,意必吉祥,每個剪紙圖案都包含剪紙的文化,要讓學生去理解、記憶。把剪紙相關的剪紙文化傳承下去,使學員掌握技、知其意、傳承其文化精神。只知道剪紙的技法,不懂得剪紙文化,我們的傳承也是不成功的。
民間剪紙在傳承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發(fā)揮傳承對象的主觀能動性,發(fā)揮他們的豐富想象力,和動手動腦的能力。要克服千篇一律化的剪紙傳承教學,摒棄老師復印圖案,學生比著剪的教學模式,這樣不利于剪紙的傳承。我們在剪紙教學的實踐中,發(fā)現一些學校采用這種做法,及時讓他們進行糾正。
民間剪紙傳承教學計劃大綱的編寫要結合學生的年齡、接受能力循序漸進,每節(jié)課之間過度連貫、系統(tǒng)化教學,便于學生學習掌握所學的知識、剪紙傳承教學要尋找多種有效的教學形式。讓學生易學、易懂、易掌握。比如先教剪一個圓一剪壽桃一剪石榴一剪小鳥一剪小雞一剪鳳凰,這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相互關聯,易于掌握。
民間剪紙傳承工作的開展,在剪紙傳承教學的過程中,結合剪紙傳承教學,開展形式多樣的剪紙活動,檢驗剪紙傳承教學效果,存在的問題可以得到及時的糾正。通過舉辦傳承成果展覽,相互開展教學觀摩,對優(yōu)秀的傳承教師給予表彰,激發(fā)傳承老師的剪紙教學積極性。通過學生剪紙作品的展覽,進行評獎,也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剪紙的興趣。豐富多彩的剪紙活動開展會進一步推動剪紙的傳承教學。多年來我們舉辦了多期中小學生剪紙大賽、成人剪紙作品展,此外,我們還開展送剪紙進社區(qū)、軍營、企業(yè)、學校等活動,收到了很好的傳承效果。
結論
總之民間剪紙的傳承工作要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剪紙的傳承教學,尋找一個持續(xù)的傳承模式,有計劃地教學,把民間剪紙精湛的技藝與優(yōu)秀的剪紙文化傳承下去,把中國民間剪紙的地域特色傳承下去,傳承出獨具中國特色的民間剪紙這才是正道。表面?zhèn)鞒袩崃壹t火,實質傳承是去中國化、民間化、民族化的剪紙,推崇學院派、機器化、商業(yè)化的剪紙,這些傳承都是徒勞的,這樣不僅影響中國民間剪紙的傳承,還會加快中國民間剪紙的消亡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