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呈現(xiàn)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你有沒有留意過自己身邊的老街、老房子?你還記得童年的風箏嗎?你注意過母親呼喚你的聲音嗎?你有沒有細細體察過父親手掌的溫度?家、家園給你的一切,你是否心懷感激?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杏壇芬芳
平原水鄉(xiāng)的落日
李雪松
一馬平川的田野,卻被水裁剪成一個個方格,或是魚塘或是蟹塘,高低不齊的攔網旁散游著一群群鴨鵝,港汊交錯之間不時飄來一只只小木船。星羅棋布的水塘邊,點綴著大小不一的棚舍,或塑料,或茅草,那是魚塘看護人的小憩之地,更添了鄉(xiāng)野的幾分淳樸。
那是我的家鄉(xiāng),一個純正的里下河平原的水鄉(xiāng),那份恬淡,那種清閑,讓我無法忘懷,雖然我已習慣了城里喧囂忙碌的生活。
水鄉(xiāng)地勢的曲線是多層的,高高的樹叢,綠茵茵的草地,白花花的水面,顏色也一一過渡,從青翠到濃綠,從濃綠到黛青,而最接近夕陽之處卻是一片乳白,那是水鄉(xiāng)特有的霧靄。
憶童年,最難忘的莫過于幾個小伙伴坐在河堤壩上,看那太陽慢慢落下。
夕陽紅得很溫和,柔軟得像泡過水,有時如帶的云霞繞在它的腰際,有時羅傘般的黃桷樹成了它的托盤,有時漁人撒出的網成了它的剪影。似乎就在靜止的那一瞬間,它就潛入到草叢中了。
水鄉(xiāng)落日的情景是別致的。紅暈下,嬉水孩童還在撲騰著,始終不肯露出光滑的小屁股,岸上兩三只小狗踩著余暉追逐嬉戲,成群的鴨鵝“嘎嘎”地叫著,似乎在尋找屬于它們的安居之所,草坡坂上的牛甩著尾巴在落日里舐犢。農舍頂上如縷的炊煙飄出來,化掉了。竹林在風里搖曳,慢慢地把落日搖沒了。漸漸漫起的暮靄,使忙碌的莊戶人家停止了一天的勞作,水塘處棚舍旁掛起的盞盞馬燈恰似江上的點點漁火。
水鄉(xiāng)的落日,每一次認真地欣賞,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動。一天,一位老農牽著兩三頭水牛,在綠茸茸的草坡上慢慢走近了太陽。過河是無需走橋的,老農把衣服系在牛角上,水牛泅水,頭是不會淹到水中的。老農和牛一起在河中慢慢地游著,牛甩打著尾巴,老農吆喝著水牛。我不禁熱淚盈眶,一種無法描述的感動浸透全身。我說不出為什么,只是對家鄉(xiāng)的落日情有獨鐘。
這位老農的返璞歸真讓我們羞愧。我突然感到就人生而言,遲暮只是一瞬,永恒的應該是人與自然的和諧。
蟄居城里的我,對城市落日偶有關注。鱗次櫛比的大樓間篩下一條條落日的余暉,穿梭的人群是不會駐足欣賞的。真的想欣賞落日的過程,也只能給你留下遺憾。太陽在樓宇間和你捉迷藏,就連云霞也是一塊一塊的,讓你不能盡興。
為什么水鄉(xiāng)的落日如此讓我銘刻在心。不得不承認因為它是家鄉(xiāng)的落日。家鄉(xiāng),故鄉(xiāng)!這樣一個天天響在耳邊的話題,只有它能收留我心靈的柏拉圖。
學生點評
這篇文章筆法老到,氣韻流暢。老師抓住家鄉(xiāng)落日著力描摹,角度各異,內容豐富,寫落日又不拘泥于落日,而對水鄉(xiāng)的景致作了全景式的素描。這顯示了老師思路的開闊,值得同學們借鑒。
小荷尖尖
飛舞的白發(fā)
張 耀
在一個陰雨的日子里,我和爸爸媽媽第N次踏上了回老家的道路。
遠遠地,我就看見爺爺奶奶站在門口等著我們。細雨夾著略帶寒意的風吹亂了他們的頭發(fā),竟是那樣白,白得有些晃眼。奶奶一把摟過我。“今天你放假,我們做了幾樣你愛吃的。”爺爺洪亮的聲音少了幾分中氣,頭發(fā)更稀疏了。奶奶的背也有些駝了。我不禁有些懷疑,才兩個月不見,他們竟老得如此厲害,難道時間在他們身上加快了腳步嗎?爺爺奶奶的白發(fā)刺得我的心微微有些痛。
開飯了,奶奶看著我們坐下,自己卻站在桌邊??磧簩O大快朵頤,她露出滿足的微笑,一會兒又進了廚房。爸爸喊道:“媽,快來吃吧,菜夠多了!”她只是應道:“哎,這個湯好了就來?!笔菪〉纳碛胺谠钆_邊,頭也沒抬。爺爺喝了些酒,話變得多起來,從社區(qū)新聞談到時事政治,似乎積累了一個世紀的話要和我們講。一天天老去的爺爺奶奶,對我們的到來十分興奮。
飯后,走進院子,我嗅著潮濕的空氣,看到不遠處田野里金色的油菜花開得絢爛。它們不顧早春的微寒,熱熱鬧鬧、擠擠挨挨地盛開著。角落里多了個鐵籠子,我蹲下一看,竟有兩只鴿子,歪著頭,好奇地打量著我?!肮竟尽钡慕新暩r托出小院的寂靜。奶奶走到我身邊,笑著說:“再過一陣子有了小鴿子,就打開籠門放出去飛,早上飛出去晚上還能飛回來……”奶奶臉上那期盼的神情,深深觸動了我心底最深處那塊柔軟的地方。
自從我上高中,家搬到學校附近,我和爸爸媽媽常常兩三個月才回家一次,吃個飯就又匆匆忙忙地走了。爺爺奶奶的生活變得很冷清,只能養(yǎng)花養(yǎng)鳥陪伴自己,每天和它們聊天,讓日子好打發(fā)一些。我們每次回家,他們都像小孩子般異常興奮。這讓我有些愧疚,六十多歲的老人,辛苦操勞了大半輩子,現(xiàn)在每天陪伴他們的是漫長和孤獨,而他們日漸衰老的人生,還剩多少呢?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汪汪汪!”鄰家的狗突然吠了起來,嚇了我一跳。隔著低矮的圍墻,我看見頭發(fā)銀白的李奶奶顫巍巍地走出屋子,和藹地對小狗說了句:“孫子,餓了吧?奶奶給你弄吃的去?!逼囡L苦雨捎來的這句話令我心中一驚。把動物當孫子,這在中國并不少見。孤獨的空巢老人們,如何熬過人生的長冬?
返回的路上,風兒不時掠過臉龐,我眼前總浮現(xiàn)出那個場景,兩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對著鴿籠叨叨著他們的過往、他們的思念、他們的寂寞。田野里的油菜花不懂人的悲哀,在細雨綿綿的清明仍肆意地盛開,極盡芳華。只是,在我眼里,只剩下花開過后的寂寞,和那風中飛舞的白發(fā)。
【作者系江蘇省濱海中學高二1班學生】
老師點評
高中生寫記敘文,在思想性、藝術性上應有所體現(xiàn)。本文生活味濃,取材于日常生活,思考了未來生活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有一定的社會價值。作者思維成熟,觀察細致,景物描寫與情感議論恰到好處。能夠綜合運用多種手法刻畫人物,特別是語言細節(jié)描寫:“孫子,餓了吧?奶奶給你弄吃的去”,撥動讀者的心弦。結構上首尾照應,結尾意蘊豐厚,余音繞梁,發(fā)人深思,是一篇優(yōu)秀的記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