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茗越
每次當我站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中間,總會有那么一瞬間的恍惚,與我擦肩而過的他或是她,交叉又平行,就像電影里的慢鏡頭一般。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遇見數(shù)不清的“有緣人”,他們從你的生命中悄然經(jīng)過,除了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再沒有留下任何痕跡。但過了很多年之后,在某一個瞬間,你會忽然憶起那一個模糊的背影,或遠或近,沒由來地想念。
不得不說,人和人的境遇總是不一樣的。兒時的童話故事總會告訴我們,美麗的公主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壞人得到懲罰并付出了代價。逐漸長大后卻會發(fā)現(xiàn),其實公主也是孤獨的,她一直渴望被愛,嘗試用脆弱的外表來掩蓋自己內(nèi)心對愛的祈求。虛構(gòu)的人物無不有著內(nèi)心的追求,無論好壞與否。每個人都希望得到鼓勵,不論你是求學的探索者、初入社會的男人女人、步入中年危機的大叔,又或是迷茫街頭的失意者,在困頓時都需要一句簡短的加油,而不是在他的傷口狠狠地按壓。
我還記得在我的少年時代,總是有乞討的人出現(xiàn)在十字路口,甚至聚集在學校門口。上學或是放學的途中,總能看到手拿破碗,身著不知縫補了多少次的舊衣裳的人。每每此時,蹦蹦跳跳的小學生會急急忙忙向旁邊的家長要零線,跑過去就放下,在聽到一聲謝謝后激動得紅了臉,有的甚至是離開了很遠又重新返回來,僅僅是因為沒有做這件事?,F(xiàn)在回想,那是個沒有太多顧慮的純粹時光,我們?yōu)樽约耗軌驇椭鷦e人而快樂,不厭其煩?;蛟S當時的我們沒有幫助別人的能力,但我們學會借助一些外在的方式來做這件事。
我們從未知道乞討者是以一種什么樣的姿態(tài)出現(xiàn)的,他或她的心里到底在想著什么,唯一確定的是他們失去了很多。作為旁觀者,我們沒有資格說些什么,又仿佛我們應該做些什么。我又一次在十字路口,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紛紛選擇了繞道而行,舉足無措,卻也不知能如何。
男人、女人、孩童、老年人,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自我,懂得對錯,渴望被接納,無論光鮮與否,只不過有些人明顯地表現(xiàn)了出來,有些人則沒有。
無論用什么樣的工具裝飾自己,都無法驅(qū)除內(nèi)心的不安,就像如今照相一定會用美顏,反反復復地修飾照片,這是多么無奈,又多么不自信。很多的心靈雞湯被詬病,聽得多了感到厭煩,但仔細一想,其實有些事是對的。完美的自我是靠自己的雙手才能得到的,沒有什么所謂的捷徑,一味地乞求只不過荒唐罷了,過去了,便什么都沒有了。
堅強的歌聽多了也會膩,重復的事做得多了也會索然無味,總有一個契機讓我們自己審視自己,不再去呆呆地乞求,而是學著成為不一樣的自己。
(作者系山東師范大學學生)
(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