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琦
摘要:小學是孩子成長發(fā)育的關鍵階段,也是課余時間占比較大的階段,近年來,隨著大課間體育活動在各個學校的發(fā)展,啦啦操被逐漸普及推廣。相較于傳統(tǒng)的課間廣播體操,啦啦操是一種新穎、時尚,富有活力的體操運動,它能提升學生參與體操鍛煉的興趣,激發(fā)練習動力,增強身體素質。進入新時代后,隨著教改的深入和立德樹人的教育思想的普及,大規(guī)模推廣應用在小學大課間進行啦啦操運動的開展,對促進小學素質教育,學生全面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小學;大課間;啦啦操;新時代;素質教育
啦啦操最初的應用是在美國各大體育聯(lián)賽的比賽現(xiàn)場,如啦啦隊表演,隨后因其活潑、新穎的特點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應用于學校課余活動中。我國啦啦操運動地引進和推廣是在改革開放后,而我國利用大課間進行體育活動是二十世紀末所提出的,發(fā)展時間不長,所以目前我國小學利用大課間進行體育運動地普及還不到位。進入新時代后,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利用大課間進行體育活動成為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體育課程地發(fā)展和延伸,更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1]而啦啦操這種新興運動地興起,為小學大課間開展體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提供了新的思路。啦啦操因為它具有的各項特點十分適合小學生大課間的體育活動,故在近些年來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
一、小學大課間啦啦操開展的現(xiàn)實價值意義
(一)有利于小學生的身體健康
啦啦操內容多樣,操形時尚,充滿活力,是一項靈動活潑的有氧運動。小學生在學習和開展啦啦操時,有助于學生增強體質,并且因為其本身操形的特點,對正處于發(fā)育階段的小學生來說,對自身柔韌性的提高有很大幫助,有利于塑造良好的身形體態(tài),為今后的健康成長打下基礎。[2]比如啦啦操中具有典型代表的四肢重復伸縮的動作,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身體協(xié)調性,還有一些弓背彎曲、左右彎腰等動作,對于正處于發(fā)育階段的小學生的身體柔韌性提高也有很大地幫助。在一些原地的跑跳動作上,更是為增強彈跳力、促進身高增長大有裨益,這也有助于改善學生的新陳代謝,總體上促進學生身體的健康成長。
(二)有利于小學生的身心健康
不同于以往的傳統(tǒng)廣播體操,啦啦操運動樂觀、向上、富有朝氣,具有濃厚地表演性質,它要求學生時刻保持微笑,并且互相配合,以飽滿的熱情和青春洋溢的氣息去感染觀眾。小學生在進行啦啦操的運動時,可以提高他們的團隊意識,合作精神,在學習和完成啦啦操的一整套兼具表演的動作過程中,會培養(yǎng)他們吃苦耐勞、樂觀向上的精神,還可以加強他們的集體榮譽感。這些品質,有助于孩子的成長,對今后融入社會、適應社會有著很大的幫助。
(三)有利于充實課余活動內容,豐富課余時間
以往小學的課余活動,大多是廣播體操、跳繩、跑步等,這些運動功能較為單一,且較為傳統(tǒng),并不能吸引正處于活潑好動、喜歡嬉戲打鬧階段的小學生,他們每天進行重復的機械式運動,興趣低下,使得運動參與的積極性不高,所做動作不到位,長此以往,對學生的心理和生理成長都有不利地影響。而啦啦操在大課間地開展和推廣,憑借其時尚、充滿活力的運動特點,很好地契合了小學生的本身年齡段的興趣取向,為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大課間啦啦操運動供了基礎。啦啦操豐富的肢體語言、密切的團隊配合和濃厚的表演性質一改以往單調的課余體育運動內容,豐富了運動內涵,協(xié)調的肢體運動、團隊的合作精神、集體的榮譽感,都使得孩子們在生理成長和心理成長上得到充分滿足。
二、當下大課間啦啦操開展存在的問題
(一)啦啦操流于形式,沒有貫徹落實
如上文所提到,我國的啦啦操引進于改革開放后,而真正應用于小學學校大課間也只是近幾年才展開嘗試的。由于缺乏經驗,目前一些學校所應用的啦啦操,更多的是流于形式,學校和教師對啦啦操的運動沒有足夠重視,沒有充分發(fā)揮啦啦操的運動內涵,更多的是把啦啦操當做一種新式的廣播體操看待,使得目前在學校使用的啦啦操淪為了又一套日常廣播體操。學生學習興趣下降,參與熱情不高,日常所做啦啦操只是應付了事,學生沒有領會啦啦操的動作要領,動作操體不到位,難以達到學生鍛煉身體的目地。而且學生之間互相沒有配合,只是機械地完成動作,所謂的團隊配合意識淡薄,這樣日積月累,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不但沒有提高,反而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缺乏校內校外的啦啦操比賽及相關互動交流
啦啦操是一項富含感染力和表演力的新式體育運動,它不同于傳統(tǒng)的廣播體操,它的操形、訓練、學習需要很強的團隊配合和濃厚的表演性質。目前我國小學校園內的啦啦操運動仍然沿用廣播體操樣式,沒有脫離模式化,缺乏相關啦啦操的表演、比賽,沒有形成統(tǒng)一賽制。這致使教練教師在日常教授啦啦操的過程中如同往常教授廣播體操一樣,學生學會了便按廣播體操那樣進行機械的練習,失去了啦啦操本身應用的意義。[3]
(三)啦啦操教練隊伍素質不足,男女比例不合理
據(jù)調查,小學教師隊伍中,學歷背景為大學本科生占68%,碩士研究生占31%,初看之下教師學歷程度優(yōu)良,但是實際具有啦啦操專業(yè)知識或專業(yè)體育知識學習背景的教師占比不足15%,這導致教師對啦啦操的實際教學能力和認識能力不足。在對啦啦操教練的性別調查中,女性占比達到81%,男女比例嚴重失調,這致使學生在學習和排練啦啦操的過程中,女性潛在的肢體動作過多,不利用男學生的身形鍛煉和健康成長。而在啦啦操的競賽中,教練員、老師對啦啦操的規(guī)則了解占比僅為13.8%,這嚴重影響了教練老師對學生日常練習啦啦操的監(jiān)管能力,不利于啦啦操的推廣普及。
(四)沒有統(tǒng)一的啦啦操標準,相關法規(guī)制度缺失
學校啦啦操是經體育娛樂活動逐步演化而來的,融合了多種藝術元素,而且形式操法也多種多樣。目前小學校園中的啦啦操訓練缺乏統(tǒng)一的操形標準,在大課間應用啦啦操的學校,啦啦操內容均不統(tǒng)一,許多學校只是主觀上響應政府號召,隨意引進一套啦啦操進行推廣,忽略了這套啦啦操是否適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有些學校雖然引進了適合小學生實踐操作的啦啦操,但是并沒有達到最優(yōu)配置,結果事倍功半。相關部門雖然號召普及啦啦操,但是沒有統(tǒng)一的啦啦操內容,更沒有規(guī)章制度,使得“一百所學校有一百種啦啦操”,造成了學校啦啦操普及應用的混亂,增加了管理難度,并且在日常學校間的啦啦操比賽中,評判標準不統(tǒng)一,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三、如何在新時代背景下新開展小學大課間啦啦操
(一)樹立立德樹人思想,貫徹落實啦啦操練習
小學啦啦操在大課間的普及和推廣,實質上是對學生生理和心理地鍛煉,是身體和思想上的一次實踐教育。在小學大課間啦啦操的推廣中,我們要樹立立德樹人的思想,充分發(fā)揮啦啦操的形體活潑、樂觀向上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意識。首先,從小學生身體的鍛煉上要落實到位,切實增強小學生的身體素質,緊抓啦啦操在提高學生柔韌性、協(xié)調性上的鍛煉,促使小學生身體茁壯成長。其次我們要突出啦啦操的表演性、團隊合作性的特點,在學生學習和實操啦啦操的過程中,培養(yǎng)他們團隊合作、克服苦難的優(yōu)良品質,讓他們切身體會團隊榮譽所帶來的喜悅與驕傲,從而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
(二)建立校內與校外的啦啦操比賽互動機制
啦啦操的學習和訓練應該與校內、校外的比賽進行統(tǒng)一。首先,各個小學內部每個班級、年級進行啦啦操的定期表演比賽,然后進行校與校的比賽PK,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精神和團隊意識,只有在比賽中的過程中、在贏得比賽獲得獎勵后,學生們才能體會到集體的榮譽感,才能真正體會到團隊合作的魅力,才能激發(fā)他們在日常在訓練中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動力,培養(yǎng)他們相互配合的精神。其次,在各個班級、各個學校之間開展定期的比賽,這有利于各個學校啦啦操日常的訓練互動,有利于學校之間的全方位交流,從而促進他們之間的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推動教學工作的進步,孩子的健康成長。
(三)加強啦啦操教練教師隊伍素質建設
小學大課間啦啦操運動地推廣與貫徹落實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師教練決定的。教師教練的學歷和相關啦啦操的專業(yè)能力又決定著啦啦操的開展落實程度,教師教練在具體的教學、組織和訓練中起著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因此加強教練教師隊伍的素質建設是決定啦啦操推廣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強教師教練隊伍的素質建設,首先就要加強教師教練對大課間開展啦啦操運動意義的理解,從思想上樹立啦啦操運動是立德樹人的重要方式,也是幫助學生更快更好成長發(fā)育的有效途徑。[4]其次,還要加強教練教師對啦啦操專業(yè)知識的了解和掌握,在日常教學、指導、培訓學生做啦啦操的時候有著更為專業(yè)的技能,使得學生的操形更為準確,動作更為協(xié)調。最后,還要加強教練教師對小學生年齡段成長發(fā)育知識地了解。小學生是身體機能快速發(fā)育的關鍵時期,教練教師掌握和了解必要的生理知識在日常的啦啦操訓練中會有科學合理的針對性訓練,以更符合孩子成長發(fā)育的規(guī)律來編練啦啦操,從而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地提高。
(四)建立統(tǒng)一的啦啦操實施制度,完善和規(guī)范啦啦操實施模式
啦啦操的普及和落實要有統(tǒng)一規(guī)范的制度做保障,雖然我國目前已經開始普及大課間啦啦操運動,但是由于缺乏相關規(guī)定,致使各學校應用的啦啦操內容不盡相同。針對此種情況,相關部門應該聯(lián)合體育機構、醫(yī)療機構、兒童成長機構等多個專業(yè)機構,制定出一套或者多套風格迥異、科學合理、符合我國小學生階段孩子成長發(fā)育的啦啦操。這樣不但可以規(guī)范統(tǒng)一學校的啦啦操操課內容,而且風格不同的啦啦操更加適合不同地域的學校學生,讓學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根據(jù)自己的喜好有更多地選擇空間。政府要將啦啦操的操課內容、方法大綱形成守則,從而規(guī)范啦啦操的教學。當然,啦啦操地普及與教學離不開監(jiān)管,教育部可責成相關文件制度,指導學校成立以有專業(yè)啦啦操水平的教練教師成立啦啦操監(jiān)管小組,針對學校各個班級的啦啦操開展情況、日常訓練問題進行科學專業(yè)的監(jiān)管指導,從而保大課間障啦啦操運動的開展落實。
四、結語
時至今日,啦啦操已經發(fā)展為一項集鍛煉、娛樂、觀賞、比賽于一體的、有著較高運動價值的體育運動。它對塑造孩子的身心健康、促進孩子的生長發(fā)育、培養(yǎng)孩子地合作精神都有很大幫助。它被越來越多的應用到學校的教學課堂與日?;顒又?。在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后,在改革開放日益深入的今天,更是需要我們改變以往沉悶、死板的廣播體操運動內容,針對小學生活潑好動、富有朝氣的特點,適時引進啦啦操,進行科學的改編、普及應用,為學生的成長發(fā)育、為我國的素質教育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張朵,汪燕,唐紀平.舞蹈啦啦操在小學大課間開展的可行性探析[J].學校體育學,2017 (20):107-108.
[2]安曉倩.小學大課間開展啦啦操活動的可行性分析[J].體育世界,2013 (7):126-127.
[3]陶成武,周建社.啦啦操與校園體育活動的互動與互融探析[J].中國學校體育,2017 (12):1-4.
[4]周晗瓊,吳潔,張奕蕓.“一校一球一操”背景下武漢市中小學啦啦操項目發(fā)展的現(xiàn)實審視與對策研究[J].體育世界,2018 (7):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