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我們聚焦人類文明的發(fā)展歷程時,在歐洲這片土地上,文藝復興運動對整個歐洲,甚至于整個世界都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文藝復興是運動發(fā)生在十四至十七世紀的歐洲,是當時正在形成中的資產階級在復興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名義下,而發(fā)揚資產階級思想和文化的運動。它源于意大利,然后在西歐的各個國家廣泛的傳播和發(fā)展。
隨著這場運動的發(fā)展,“人文主義”這個陌生的詞匯,逐漸地進入了大眾的視野。人們沖破了黑暗時代的神學禁錮,反對以“神”為中心,提倡人性,反對神性,在繪畫領域也是如此。
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把“人”作為其核心內涵,以此建立起了相應的價值觀和認識體系。影響到了當時社會的方方面面以及文化創(chuàng)作。也正是因為文藝復興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突破前人觀念的束縛,勇于創(chuàng)新,所以將許多科學的觀念和技法引入到了美術中??茖W和美術相結合,是繪畫有科學的支撐。
關鍵詞:文藝復興;人文主義;繪畫技巧
一、文藝復興盛期的繪畫特點
文藝復興盛期的繪畫所傳達的思想有一個特點:現(xiàn)實與人文。那個時候的藝術作品都要求打破神權、打破宗教禁欲主義。文藝復興盛期的的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時會把神變得更加人性化。文藝復興初期,在圣母畫像方面,喬托、杜喬等藝術大師的作品雖然很大程度上擺脫了傳統(tǒng),變得人性化,但是還是有一些神化的影子。直到文藝復興盛期,拉斐爾的圣母像才更加的貼近母親的形象。
文藝復興盛期繪畫技法上的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以寫實傳真為首務,開創(chuàng)了基于科學理論和實際考察的表現(xiàn)技法,如人體解剖、明暗法、暈涂法和透視法則等。
盛期主要是強調和完善了人文主義精神和寫實技巧,使得造型藝術在素描、構圖、色彩等方面都有長足進長。盡管題材方面還有取材于宗教內容,但所透溢的主體思想和精神指向已經頗具現(xiàn)實意義,對當時社會所表現(xiàn)的矛盾和斗爭作出了暗示和隱喻。
二、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期的代表畫家(以文藝復興三杰為例)
1.意大利文藝復興社會背景:
當時意大利處于全盛時期,羅馬取代了佛羅倫薩成為了經濟政治的中心。教皇重新確立了羅馬在基督教的地位,重興羅馬。因此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畫家。在文藝復興盛期,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為代表的一批美術家,進一步完善了十五世紀意大利人對于人文主義的探索。使理性、情感、現(xiàn)實與理想在美術品中獲得了完美的統(tǒng)一。使形與空間的關系獲得了高度的和諧,從而為再現(xiàn)性的美術確立了一種新的方式,給后世留下了一個最經典的典范。在以后的西方美術發(fā)展史中,沒人不感嘆他巨大的魅力。后代藝術家,推崇也好、否定也好,都是因為意識到了它的存在。通過這些藝術家的作品和介紹,我們可以看到意大利盛期文藝復興美術的狀況。
2.文藝復興三杰之一——達芬奇:
達芬奇作為文藝復興時期作卓越的代表人物,他的成就和貢獻是多方面的。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熱心于藝術創(chuàng)作和理論研究,他研究如何用線條與立體造型去表現(xiàn)形體的各種問題;另一方面他也同時研究自然科學。達芬奇的啟蒙老師是一位著名的畫家兼雕塑家,是一位用透視學、數(shù)學、解剖學等科學方法從事藝術研究。他對達芬奇的影響不僅在繪畫方面,也培養(yǎng)其對科學研究的興趣。這是決定它日后成為文藝復興盛期奇才畫家的關鍵。
畫家描繪起自己來可謂得心應手,他觀察入微,用的線條豐富多變,剛柔相濟?尤其善用濃密程度不同斜線表現(xiàn)光暗的微妙變化,這些素描藝術手法使后來的不少畫家得益菲淺,堪稱素描藝術的精典。此畫用線生動靈活,概括性強,簡單的寥寥數(shù)筆卻包含許多轉折,體面關系,發(fā)線代面,立體感很強。還有,人物的表情也很傳神。因此,此畫雖為素描小作,其藝術美,形式美卻絲毫不亞于達.芬奇的那些恢宏巨制,諸多年來,繼續(xù)以其雋永的魅力吸引后世?美術愛好者的贊賞和推崇。
達芬奇以大自然為師,堅持人文主義,堅持理性科學,堅持哲學性思考,這使他的作品不僅賦予美感,而且賦予深刻含義,耐人尋味。達芬奇在技法上善于運用暈涂法、明暗法。內容上善于表現(xiàn)人物的內心活動,充滿趣味性。其代表作有:《巖間圣母》、《最后的晚餐》、《蒙娜麗莎》。
3.文藝復興三杰之一——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是文藝復興三杰之一,他不僅是一位優(yōu)秀的藝術家,還是建筑家、軍事工程師和詩人。他擁有過人的精力,過人的天賦,以及超出常人的創(chuàng)作激情。米開朗基羅創(chuàng)作之始,因為天縱才氣,常常遭人眼紅;在他年輕時,因遭人嫉妒而被打壞了鼻子,還有許多類似的經歷,因此它擁有了超乎常人的毅力,也養(yǎng)成了自我折磨的性格。
為掌握人體結構,他親自解剖尸體研究。米開朗基羅最初無意做一名畫家,他的志向是成為一名雕刻家。并覺得意在“雕”而不在“塑”,想讓雕塑如同人們自己掙脫肉體束縛一樣。過得存在的形式。
他的作品大氣磅礴、宏偉壯麗,充滿悲劇氣氛,是一位浪漫氣質大師。他所塑造的英雄既是理想象征,也是對于現(xiàn)實的反映。他善于用人體表達情緒。其繪畫代表作品有著名天頂畫《創(chuàng)世紀》,雕塑代表作有:《大衛(wèi)》、《摩西》。
《大衛(wèi)像》是米開朗基羅整個藝術中最重要的雕像之一。創(chuàng)作這尊雕像時,還不到30歲,但他的藝術風格已趨于成熟,他已被公認為是藝術大師了。他的雕像大部分都是表現(xiàn)健美人體的。他善于贊美人體的美,他認為人體是最能表達內在力量的形式。他希望冷冰冰的大理石能賦予新的生命,希望它可以代表屬于人類肉體的力量。使它具有精神的象征性。
米開朗基羅將自己的才華揮灑一生,多才多藝,70余年的藝術生涯給后人留下了無數(shù)寶貴的佳作,至今被人稱道。雖然他因為才華出眾而遭受挫折與打擊,但仍為了藝術創(chuàng)作腳步不停。作為文藝復興三杰之一,當之無愧。
4.文藝復興三杰之一——拉斐爾
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畫家之一;由于高超的藝術造詣而被神化了的拉斐爾,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從事理想美的事業(yè)所能達到的最高峰。拉斐爾頭腦聰穎、性格溫和,善于吸收別人的長處,而后加以綜合創(chuàng)造。拉斐爾的作品,典雅、恬靜、和諧、對稱、充滿秩序感,從這些方面來講,他的作品確實可被稱為“人文主義及文藝復興世界的頂峰”。
拉斐爾的古典西洋繪畫對后世畫家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代表作《雅典學院》是裝飾在梵蒂岡教宗區(qū)居室創(chuàng)作的大型壁畫。而他的建筑風格在《雅典學院》中表現(xiàn),特別是室內優(yōu)美裝飾,給予后世很大的影響。拉斐爾善于畫圣母像,他的一系列圣母畫像,都以母性的溫情和青春健美而體現(xiàn)了人文主義思想。他筆下的“圣母”:年輕、美麗、豐潤、健康、眉宇間洋溢著母親的慈愛和幸福;耶穌也被畫成天真活潑的孩子,畫畫給人以溫暖、親切之感。既能給人以美的感受和遐想,又能使人油然而生崇敬之情。
四、結語
如果讓我用四個詞形容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我會用:“人文”、“科學”、“現(xiàn)實”、“理性”來形容。這時期的藝術家把技法研究和科學實驗結合起來,不僅對藝用解剖學、透視學有較深入地研究,對明暗關系和色調關系也有了準確的把握。許多文藝復興盛期的藝術家使理性與情感、現(xiàn)實與理想在美術品中獲得了完美統(tǒng)一,使形與空間的關系獲得了高度和諧,從而為再現(xiàn)性的美術確立了一種經典樣式,給后世提供了效法的最佳范例。因此,我認為文藝復興盛期是美術史上的一個巔峰時期,也是一個承上啟下的時代。
作者簡介:
李顥媛(1996.5.26),女,漢族,籍貫:山東青島人,江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19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yè):美術,研究方向:雕塑
(作者單位:江西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