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段子調侃那些愛在朋友圈秀親情的人,說,5月份,你讓大家都熟悉了你的母親,6月份,就該讓大家認識你的父親了。
調侃歸調侃,秀親情總歸不是錯。
怕就怕,你在朋友圈秀親情,其實在私下里,你根本不認識自己的父親。
他喜歡什么,他痛恨什么,他看不起什么,他怕什么,你都知道嗎?
他臭罵你的時候心里在想什么,他背著你又會怎樣為你的進步點贊,你可能更無從知曉。
很多年前,一篇叫《背影》的文章賺走過無數(shù)人的眼淚;很多年后,又有一篇文章說:父母和孩子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父母注定要不斷目送孩子的背影漸行漸遠,而孩子用背影告訴父母:不必追。
誰目送誰都不要緊,可是,終究啊,父母和子女的關系,不能永遠是一個人目送另一個人的背影漸漸遠去,千言萬語只能在心里。
比如,在這個六月,在父親和你之間,還可以有一種嶄新的關系:
你回轉身,快步朝他走去,和他面對面站著,說:
“爸爸,今天有沒有時間,我們來聊聊天?”
深圳小欣媽媽
《非硬核,不媽媽》讓我看到了一組硬核母親的形象,其實,環(huán)顧左右,我們每一位當媽的都很硬核。要上班,要帶孩子,要謀求事業(yè)發(fā)展和精神自由,還要照顧其他家人(這里主要說老公)的感受……累嗎?委屈嗎?當然??墒?,當硬核已成為時代剛需,你以為一個不硬核的老母親還能混得下去?我可不想我女兒用她的一生來治愈“我沒有一個好媽媽”的童年陰影。而且,我相信,如果你一路硬核下去,在多年以后,你的孩子會感謝你,你也會感謝你自己。加油吧,所有的媽媽們。
長沙玲妹
太喜歡《他就是結實的生活本身》這篇文章了。喜歡文中的哥哥,喜歡他做的那些熱愛生活的小事,也喜歡他說的話,“人活著總歸要好好經營自己的生活,潦草地路過它,就太浪費了。”作者說得好,他就是結實的生活本身!其實,尋常日子里哪有那么多英雄,像哥哥這樣有夢想氣質、為自己熱愛的事物追逐投入一生時光的人,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英雄。對了,文章里哥哥所住的八方小區(qū),離我家只有兩站路呢。
東莞Winnie
《溫先生霸道護妻記》很有意思,夫妻二人你護我我護你,互護互寵,成就美滿高甜婚姻,這還真是個辦法。其實前段時間聽朋友講過她所在的一個“夸夸群”,就是微信群里的所有朋友都習慣性互夸,當然不是無原則的亂夸,也不是把黑的說成白的,而是不放過每一處值得夸贊的小地方小事情,使勁夸,“無恥”吹捧。朋友說,夸夸群里現(xiàn)在正能量爆棚,她在外面不管受了多大的氣,只要進群看看就感覺自己被全世界擁抱……我打算有樣學樣,第一步是把我的家人群變成“夸夸群”,讓我說話尖刻的老爸老媽多夸夸我,當然,我也要把他們夸成全世界最慈眉善目的爸媽,哈哈哈。
《關于童書的那些事》
前段時間,微博上發(fā)生了一場關于童話的大規(guī)模激烈討論。起因是一位博主說自己從沒給女兒講過《海的女兒》,認為這個童話“矮化海洋女性物種,跪舔人類男性”,此外,“所有happy ending的王子公主式童話也不適合講給女孩聽”。《海的女兒》真的有毒?如果這也不能讀那也不能讀,究竟我們還能向孩子推薦什么樣的童話童書?
《王曉晨:逆“流”而上》
在流量為王的時代里,她很特別。不急不躁、堅韌篤定,能讓她興奮的,永遠是好的表演和好的作品。她最想分享給讀者的是楊絳先生的一句話:“一個人不想高攀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傾軋排擠,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潛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p>
《上有老下有小,你必須給我頂住》
我決定給她送上一雙新鞋,為她的新工作,送上一份我的祝福。一路上,我打開手機,聽我手機里儲存的音樂——對面的螺絲聲。每一個音符的流動,在我聽來,都是一個勵進的美妙之聲。
《那個叫北北的姑娘》
林北北是在四年后,在云南重逢周覓的。那時候,她已經不再是當年的林北北了,然而,周覓還是一眼認出了她。林北北尖叫出聲,跑去他面前,一如四年前一樣,笑得眉眼彎彎。
《我愿意懂你》
中國式父子關系,注定只是遙遠的隔愛相望?并不。每一次相擁,總得有人先跨前一步,而這個人,可以是你。說到底,父母子女之間,最重要的是:愿意問,愿意聽,愿意——懂你。
《對不起,沒有奇跡》
撇開夢想是堅持還是狗屁這一點,在她如今這個年紀,失婚、要養(yǎng)孩子、工作不穩(wěn)定、事業(yè)卡在瓶頸,種種因素讓她迫切需要一份更安穩(wěn)的工作——不必擔心隨時被解雇,不必擔心工資以各種理由被一拖再拖。即使有萬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去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