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用散文盡情訴說這個世界

        2019-09-10 07:22:44袁恒雷
        南腔北調 2019年6期
        關鍵詞:散文作家文學

        袁恒雷

        散文作為文學的四大體裁之一,古今中外的名家名著真可謂汗牛充棟。比起詩歌的精煉雋永,比起小說的跌宕起伏,比起戲劇的高雅難作,散文似乎是最接地氣的文體,許多人都說散文易寫難工,而事實自然也是這樣。放眼我們國內,自改革開放以來,散文寫作真的不再光是專業(yè)作家從事的,越來越多的人們拿起了筆來記錄生活記錄時代。最初,人們把作品寫到日記里,也許真的是如流水賬一樣地記錄自己的小生活,可人們是興奮的,人們喜歡讓思索馳騁在紙頁上的感覺。到了網絡普及博客興起的新世紀,文學寫作特別是散文寫作迅速蓬勃起來,無數(shù)作者開博客寫博文,在里面記錄自己的一切,如同紅孩所說,他們其中多以散文方式呈現(xiàn)。

        紅孩先生從事散文寫作多年,并且還擔任報紙、出版社的編輯工作,他對散文極其熱愛,因而多年來,他總是能第一時間捕捉到散文的相關動態(tài),并且會及時發(fā)出自己的聲音?;诙嗄暝鷮嵉膶懽髋c思考,他提出了散文的“確定與非確定”說,認為“小說是我說的世界,散文是說我的世界?!奔t孩顯然具備扎實的哲學基礎,他的許多言論富于哲學思辨色彩,而且本書的主體是各類書評,這些被評論的對象雖然有肖復興、鐵凝、遲子建等名家,但更多的是全國各地的基層散文寫作者的圖書序言或書評,顯示了紅孩身為散文界前輩對基層寫作者的關懷和支持,對他們不遺余力地推介。本書的另一大貢獻還在于紅孩提出了幾條好散文的創(chuàng)作標準,講法別具一格,既有對比諸如朱自清等名家的傳統(tǒng)寫法,又能體現(xiàn)出新時期創(chuàng)作的新特點,令人有別開生面之感。本文以上面幾點為主要綱目,芻議《紅孩談散文》這本散文評論集里帶給我們的諸多裨益。

        一.散文寫作的“確定與非確定”

        在我國當代散文理論里,肖云儒先生的“形散神不散”論幾乎已成公認的真理。那是我們大中小學語文教學中必須要傳授的文化知識,并且經過多年實踐證明,“形散神不散”論完全符合散文的寫作標的。紅孩先生對此理論深表贊同與贊賞,但他并未就此理論裹足不前,基于多年的創(chuàng)作與編輯散文后,他提出了富有創(chuàng)建性的全新散文理論——“確定與非確定”。那么其內涵是什么呢?紅孩認為,確定,一是指文體的確定,二是指題材的確定;非確定,則指寫作技術的變化和思想的多變?!皳Q個說法,寫作是具有有限和無限可能的。一部(篇)作品,若寫得信馬由韁,由非確定性的開始到非確定性的結束,那真是很難得;一位作家,若能由確定性的追求開始,最后進入非確定性的從心所欲的化境,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上引述內容是紅孩和肖云儒直接交流的對話,可以說比較完整清晰地闡釋了“確定與非確定”說。在筆者看來,此說固然是有新意的,但筆者更覺得,此說更具有的是總結歸納的意義。試想,所謂“確定”那自然是就散文本身這種體裁而言——那是相對于另外三大文學體裁的,同時確定了的還應該是主題思想和寫作對象,否則豈不是成了跑題和離題;而“非確定”相對來說紅孩的提法是有深度的,“由非確定性的開始到非確定性的結束”給人恣意綻放的感覺,甚至帶有不可捉摸之感;“若能由確定性的追求開始,最后進入非確定性的從心所欲的化境……”這可以說就是另一種辯證可能,兩種“非確定”都對寫作要求極高,并且是不能跑題的那種“非確定”,也就是說寫作的內容可以繽紛多姿,但里面?zhèn)鬟_的思想和主題一定是“確定”的,否則成了胡寫亂寫了。

        為了進一步佐證和分析“確定與非確定”說,紅孩在本書里多處提到了這個理論,并且是用很具象的文章來說明,以利于讀者接受認可這一提法。比如談到王蒙先生,紅孩對王蒙的創(chuàng)作關注多年,也可以說是研究多年,因而對王蒙文學動態(tài)很有發(fā)言權,本書的開篇即是《王蒙文學的確定性與非確定性》,他談道:“王蒙先生是新時期文學新世紀文學以來在中國的當代作家中最領潮頭之先風氣之先最不拘形式也是最講形式的人,從他早期的意識流到他后來的散文、隨筆、回憶錄、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小品文、演講稿以及思想性散文……對此,有人驚呼,王蒙寫瘋了,什么都寫,什么都嘗試,什么話都說,什么都讓你來不及準備……”王蒙先生的寫作年代跨度和文體跨度之大,在當代文學史上真的是很難找到與其匹敵的。那么顯然,王蒙的寫作更是廣義上的“確定與非確定”。確定的是他對文學的赤子之心,不確定的是多變的文體和表達的對象。他在“技巧論”的《散文是結尾的藝術》里再次談到這個問題,并論述名家與大師的區(qū)別,較有新意:“文學創(chuàng)作,重點在創(chuàng)新,風格、技巧、語言都需要創(chuàng)新。我很佩服王蒙先生,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他的創(chuàng)作一直領風氣之先。特別是他近年的作品,已經不被文體所限制,寫得非常自由,任性。我還佩服韓美林先生,他的作品在文學、美術、書法、雕塑之間可以自由想象,你很難用一句話來確定他。我以為,一個作家、藝術家,什么時候到了讓評論家捉不住、確定不了時,那這個作家、藝術家就真的成為大師了。而那些被評論家用三五條理論就能確定的人,充其量只能算作名家?!痹诩t孩看來,達到相當高度水準的寫作者一定是不被確定的,也就是說他們的寫作手法與表現(xiàn)方式很難被框定。當然,這個也不是非得框定非得多變就是好的,有些作家一輩子只寫一類散文,但用功極深、作品精致,一樣傳唱不衰,但紅孩所談和所舉的例子依然有其可貴性,足夠作為一派觀點。

        那么就散文本身而言,“確定與非確定”是如何體現(xiàn)的呢?紅孩在談到張?zhí)旆蛏⑽募短觳辉谝狻窌r闡釋了關于散文的“確定與非確定”說:“就說鄉(xiāng)土題材創(chuàng)作,內容和題材是容易被確定的,一般的作家都能做得到。然而,在非確定的技法和思想上,就不是所有的作家都能具有的了?!蹦敲催@也是顯而易見的,即便是寫那些我們熟知的名山大川、鄉(xiāng)土風物,不同作者的觀感和創(chuàng)作思路筆法也是各抒己見、異彩紛呈,顯然這就是“非確定”的。在該文的末尾,結合20世紀50年代藝術家石揮的名言“藝術家只比人民高一點”的提法,紅孩延伸到散文寫作上,“即向人民群眾學習是確定的,如何把群眾的語言升華為自己的語言,這在很大程度上就具有非確定性。”再以談秦皇島作家肖萌的散文集《心向海的魚》的推薦文章《或近或遠的閱讀》為例,在該文中紅孩的這一理論就更加親切可感。肖萌是全國少有的寫作海洋題材的作者,這自然是基于她的地緣優(yōu)勢。紅孩通讀這本書后,將他的“確定與非確定”理論更加明晰地表達出來。他認為:“肖萌在散文創(chuàng)作上是充滿不確定的,不論是題材上還是寫作手法上。寫這話時,我內心也是矛盾的。一方面,我既希望于作家找到自己寫作的方向,盡快形成自己的風格;一方面又怕作家被自己的方向和風格所限定。這有點像父母對待子女,一方面希望他快快長大成家,一方面又怕他離開自己。以我的寫作經驗,我以為要想作品寫得好,必須經過從最初的不確定到確定的過程?!焙苊黠@,比起之前紅孩富于思辨色彩的純理論,此時所談的內容更加利于讀者接受。多少作家寫作最初是沒有方向的,真的是想到什么就寫什么,完全跟著靈感走。直到一定時間的摸索實踐后,作家們開始形成自己的風格,也就是寫作對象和寫作方法開始確定。那么關于這個提法還有更多的內涵可挖嗎?答案是肯定的。紅孩在讀韓秀媛散文集《等風吹來時》,就進一步闡釋了“確定與非確定”說:“我以為散文是一種非確定的文體,最好要給它以最大的寬容和兼容,誰也不要以為誰的散文就是正宗,就可以被確定。任何散文的存在,都有它存在的理由。”顯然,這是秉承“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方針思想的表達,對于散文,乃至于對于文學來講,真的是“文無第一”,也是“文無定法”。紅孩的這一理論可貴在于他忠實于內心的感受,既對古今中外各個散文名家大家表示尊崇,又不遺余力推介全國各地的基層散文作者,然后提出散文的“確定與非確定”說,這是他散文理論中頗為得意的心得。顯然,“確定與非確定”價值意義巨大,至少是對散文這一體裁創(chuàng)作理論的歸納概括性整理,并為那些找尋不到方向的寫作者點亮了航燈。

        二.散文是說我的世界

        在紅孩先生的文學觀里,他認為:“散文和詩是說我的世界,小說是我說的世界?!闭б豢醋置嬉馑妓坪醪浑y理解,也就是說散文和詩歌講述的是我對這個世界的感受,從我出發(fā),而小說呢,是我來講述這個世界的故事。當然這只是淺顯的表述,二者顯然并不是界限嚴格地劃分,一定會有相互交融的部分,比如郁達夫先生認為一切小說都是自敘傳,那么多自傳體小說,無不說明小說也在“說我的世界”。不過,為了形成相應的文學理論,這里的語境自然是限定的,紅孩想表達的還是散文是說“我的世界”,也就是從本體的“我”出發(fā)。

        如前一樣,為了驗證這另一條重要理論,紅孩在本書里多處提到何謂“散文是說我的世界”,其內涵和外延都是什么,結合具體的篇章來談,自然說服力更強。在這里,筆者比較推崇他在談到潘向黎散文名作《茶可道》時的講法,在講述了紅孩和潘向黎多年以文會友和該書的相關內容后,他總結出了散文的創(chuàng)作法則,即“散文是說我的世界”是如何體現(xiàn)的:“散文創(chuàng)作,可分為描述型與分析型,不論是敘述還是說理,最終是要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就是說,散文創(chuàng)作首先要有我,從我出發(fā),從我的發(fā)現(xiàn)、感悟出發(fā),實現(xiàn)我們的接受與共鳴。知識只是傳播與接受的過程,是不帶感情色彩的。只有思想感情才能達到共鳴。”潘向黎作為小說散文界的名家、南京大學的文學博士,其散文語言本來應該很學院派,但真的如大智若愚一樣,淬煉出的筆墨自然會化繁為簡,絕不愿意去賣弄自己的學養(yǎng),那是淺薄性的體現(xiàn)。那些文章大家所寫出來的文字恰恰是小品,通俗耐讀又含義雋永。《茶可道》是刊登在《新民晚報》的專欄文章結集,晚報的副刊文是面向普羅大眾的,寫得學術化怎么可能受到廣泛喜愛呢!潘向黎以自己朝夕不離手的喝茶品茶煮茶體會匯注筆端,完全忠實于自己的切身體會,因而她的這本茶文完全符合紅孩倡導的理論。

        為了進一步論證該理論,紅孩以鐵凝的一些著作為例。紅孩對于鐵凝的作品是非常熟悉的,并且他用《一次藝術之旅的別樣收獲——讀<鐵凝日記——漢城的事>》《鐵凝的北京結和永遠的文學世界》《走入鐵凝的第三世界——讀<遙遠的完美>產生的聯(lián)想》三篇長文專題論述,字里行間我們感受到的是紅孩對待鐵凝恰如自己本家大姐一樣熱愛,但絕不是因為對方是中國作協(xié)主席而故意高攀與虛浮地夸耀,而是實打實地記述與其多年的文學交往與對她作品的閱讀心得。鐵凝對于當代文學的確是非常特殊的人物,她在散文小說領域的成就在國內女作家中是首屈一指的,從2006年至今掌舵中國文壇,為繁榮振興國內文壇起到了突出的統(tǒng)領作用。紅孩與其相交多年,情同姐弟,對其作品閱讀全面而細致,深得其作品精神內核,因而他撰寫的評述鐵凝的文章具有文獻綜述的重要參考價值。正是通過對于鐵凝散文名著《遙遠的完美》的評論,紅孩關于“散文是說我的世界”的理論得到了進一步闡釋,在筆者看來甚至帶有升華的效果,因為他的這段論述是頗為雄辯有力又令人易于接受的。他認為:“我想用作者所處的三種現(xiàn)場進行判斷。第一種,是‘我’在第一現(xiàn)場,這種散文強調的是作者親歷,體現(xiàn)的是一種自我敘述,作品帶有濃烈的感性色彩;第二種,是‘我’在第二現(xiàn)場,這種散文主要借用他人已有的知識,我雖然在現(xiàn)場,但這種現(xiàn)場具有一定的虛擬性,其作品體現(xiàn)的是理性色彩;第三種,是‘我’在第三現(xiàn)場,這種散文是將‘我’放在第三方,即局外人,把第一現(xiàn)場、第二現(xiàn)場已有的東西看作是假定的靜物,由‘我’進行重新審視和解讀,這種散文既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如果寫作者沒有超出常人的知識儲備很難完成?!?這三種散文創(chuàng)作都各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而從紅孩的論述來看,第三種無疑難度最大,要求最高。他對鐵凝的作品無疑是推崇備至的,他把《遙遠的完美》看作是實現(xiàn)“第三現(xiàn)場”的典范。這類作品不是鐵凝首創(chuàng),肖復興先生的《音樂筆記》更是早期名篇,而在筆者看來,余秋雨獲得魯迅文學獎的《山居筆記》也應該屬于這種第三現(xiàn)場的創(chuàng)作范疇。紅孩強調的“散文是說我的世界”意即用散文記錄與表達“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與感受,從“我”出發(fā),忠實于我的所觀所感,而他通過上面這些作品的表達,闡釋了他的思考成果,很是值得肯定與推崇。

        三.散文注重哲學思辨

        紅孩很注重哲學思維對文學的指導意義,這是很值得稱道的。古今中外,諸多文學家同時還是哲學家,諸如先秦諸子,他們的散文本身并不是為了寫成文學作品的,而是為了闡釋關于政治、倫理、教育等方面的思想,而運用了諸多故事、寓言等文學手法以利于人們理解接受;再比如賈誼、韓愈、劉禹錫、柳宗元、王安石、朱熹、陳亮、王守仁、龔自珍、梁啟超、章炳麟等等,他們不僅在文學史里有重要地位,更是哲學史里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就是說,文人們想要讓自己的作品文質兼美,那一定是自覺或不自覺地融入進了哲思在里面的,這樣的作品才會經久耐品、閃耀著思想的光輝。紅孩這本書就很注重哲學思維的表達,從目錄到內文,處處注重哲學在世界觀與方法論上對文學的指導意義。

        比如說本書的體例劃分上,他劃分為上部“散文內部研究”和下部“散文外部研究”,所謂內部研究指的是散文本身的相關事宜,外部指的是諸如散文與生活、散文機構、評獎機制、大眾等因素的聯(lián)系情況。而從內部來說,作者的論述非常具有哲學意味,分為“本體論”“情感論”“地域論”“技巧論”“通變論”“主題論”“價值論”等情況,這些詞匯都具有哲學思辨色彩。而紅孩所舉的篇目也基本都是在相應的范疇,這可以看得出紅孩為編作此書是很下了一番思量的。說到哲學對文學的指導意義很重要,紅孩是這樣表述的:“文學的最高境界,不只是美學,還包括哲學。在哲學中,有個性與共性的關系問題。作家寫作,就是要通過個性的我去達到共性的我們?!惫残耘c個性的問題是很具有哲學意義的,這直接反映的是哲學里面講的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問題。作家們即便去同一個地方采風、書寫了同一個對象同一種題材,但因為他們的成長經歷、學識修養(yǎng)、性格特征等等因素存在差距,使得他們的創(chuàng)作成果自然也是千差萬別的。舉個較近的例子,上海作為我國近代以來的經濟貿易中心,書寫海派繁華的作品比比皆是,但是同樣書寫上海的城市文化,同樣是年齡相仿的王安憶與金宇澄,《長恨歌》與《繁花》都是近些年海派文學的扛鼎之作,但是因為語言運用、表現(xiàn)方式的巨大差異,令其都取得了文學的成功,都獲得了諸如茅盾文學獎等諸多社會肯定。再比如同樣是寫屈原、李白等歷史文化名人的散文,余秋雨的《中國文脈》、劉小川的《品中國文人》、夏立君的《時間的壓力》等等,他們運用的材料、選取的角度、品評的廣度與深度也是存在差別的,這便是典型的文學的共性與個性問題。紅孩運用的例證是劉芳的綠色生態(tài)散文集《塞罕壩情思》,森林生態(tài)類的作品古今中外也非常多,劉芳想要寫出彩自然也非易事,那么她如何做到個性突出呢?紅孩認為:“更重要的是還有把這風景融進自己的思想里。思想是風情,是一個作家區(qū)別于另一個作家的最重要特征。如果每個作家都能做到把看到的風景都寫到自己的風情里,我想,這個作家一定會取得成功的。”另外,對于共性與個性的問題,紅孩說:“某人到某地去,看到了一處風景古跡,或者看到一個人物,主要是早已故去的古人,于是引發(fā)作家很多的聯(lián)想和思考,其對眼前的人與物描寫比較簡單,往往是立足此一點,向外無限地去延伸思考。這是共性的部分。那么,個性的部分呢?一是看選取的角度,二是看聯(lián)想的豐富,三是看思考的深度?!睙o疑,紅孩的這個論述是非常精彩的,也很利于讀者接受里面的哲學思維。

        文學寫作想要成功或者說想要脫穎而出,一個非常重要的,甚至就是亙古不變的準則就是創(chuàng)新問題。那么創(chuàng)新如何做到?要么挖深,要么出新。要運用新材料、新觀點、新的論述方法。當然,這個表述適用于幾乎所有的學科,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等,想要實現(xiàn)創(chuàng)新,的確別無第二法門。那么回歸到文學,紅孩認為的創(chuàng)新是三個字:“陌生化”。我在讀到和聽到諸多文學講座時候,講到詩歌小說要陌生化,而散文自然也不會脫離這個窠臼。那么何謂“陌生化”呢?自然就是新意,那不光光是把漢字隨便排列組合了事的,而是運用獨特的視角獨特的思維帶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上世紀80年代,我們都知道那是文學的黃金年代。從70年代末改革開放開始,春風吹醒了文壇,一大批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陸續(xù)登場,人們有進入繽紛多姿的花園而目不暇接之感,而新時期的文學作品也給了經歷浩劫之后的人們以巨大的滋養(yǎng),擺脫桎梏牢籠的作品讓大家耳目一新,諸如朦朧詩、以王蒙為代表的意識流、先鋒小說等等,引領風氣之先,產生了一大批至今仍讓大家津津樂道的作家作品。紅孩評價道:“這些作品對當時的讀者,絕對是陌生的,是從來沒有聽說過的?;叵肽莻€時期的作品之所以轟動,首先是題材、思想的轟動,然后才是表現(xiàn)方式的創(chuàng)新。當然,思想觀念的更新,必然會對形式的創(chuàng)新起到推動的作用。內容決定形式嘛!”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創(chuàng)新都會成功?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因為藝術規(guī)律決定了創(chuàng)新是有階段性的,比如前面提到的先鋒文學,也不過存在了20余年而已。再比如文化大散文,自余秋雨橫空出世后,許多人爭相模仿,但真能達到他的高度他的水平的實在太罕見,因為這類寫作需要極其扎實的學養(yǎng)和廣博的見聞,特別是實地的帶有學術研究色彩的嚴謹考察。那這就產生了一個新問題:創(chuàng)新到一定時間與一定程度,公眾就審美疲勞了,或者說文體本身變得陳舊。那么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這就涉及到創(chuàng)新與守舊的問題了。舊的文學樣式并不是無價值無活力的,創(chuàng)新不意味著不堅守傳統(tǒng),這也就是哲學上講的“揚棄”。比如章回小說、民國名家散文模式,一樣可以出彩。紅孩說:“還是回到事物的原點吧。有時創(chuàng)新到一定程度反而離本質更遠。而回到原點恰恰是最好的創(chuàng)新。換句話,堅守有時比創(chuàng)新更重要?!边@個感悟是他重讀《朱自清散文選》獲得的,實際上他多次提到魯迅、朱自清等民國大家對他的影響。而實際上確實是這樣,那些文學史上的眾多錦繡華章,本身就是給我們的最好范文。那么關于創(chuàng)新與堅守,二者自然是辯證的,給人們新意的新方法固然提倡,但傳統(tǒng)寫作方法依然經典,我們都要歡迎與傳承。

        而對于散文的哲學思維表達,紅孩特別提到了禪學的重要性。紅孩認為:“任何題材作家都可以駕馭,作家之間高低的分級不在題材的選擇上,而是在題材的思想提升上。我常把散文寫作比喻成參禪,高明的人說出的話讓你無言以對。散文何嘗不是如此,你的發(fā)現(xiàn)你的思索你的思考是別人沒有形成事實的,你就是高人,你就容易讓別人跟你產生共鳴。也就是說,作家不是生活的記錄者,而是生活的提升者。關于別人的文字,不是為了記住別人的生活,而是要記住對自己的影響,最終提升了自己認識世界的能力?!闭芾砩⑽睦锩鎺в猩钪腔酆投U思,對我們有啟發(fā)教育意義,我們是喜聞樂見的。比如林清玄的作品多年來長盛不衰,在華人圈取得巨大影響,就是最好的證明。他本身就喜愛坐禪,又將自己讀經學經的體會融入作品中,結合具體的生活實例,給人們帶來巨大共鳴。而更多的散文作品,其提煉出來的升華部分,也都帶有智慧導師與心靈牧師意義,會給我們生活前行指明方向。

        紅孩對于文學的哲學思維問題是持續(xù)性地思考的,本書中他每篇文章后面幾乎都會署上寫作日期,而通過梳理發(fā)現(xiàn),這種哲學思考他至少思考了20年。如前所述,文學的表達離不開哲學思維,紅孩已多處提及。我覺得他在2007年給王緒年散文集寫的序表達得更加系統(tǒng)完整,他將寫作分成了三個層次,依次為:“一是通過寫作改變自己的命運,二是通過寫作在當?shù)厝〉靡幌?,三是寫作形成風格,在全國形成一定影響,以致成名成家。就一般作者而言,達到前兩步都不難,但要做到第三步就沒那么幸運了。其實,寫作的最高層次,不是思想問題、語言問題、技巧問題,而是哲學問題?!彼?,對于想要從事和正在從事散文寫作的人們,務必注重哲學思想修為,那是對散文寫作會產生巨大裨益的源泉所在,我們會慢慢品味出錦繡華章里面蘊涵的深邃的哲學思想。

        四.好散文的標準是什么

        本書既然題為《紅孩談散文》,那么讀者們肯定很想知道在紅孩眼里,好散文是怎么個樣子,它有哪些標準,他推崇的好散文家好散文作品有哪些。實際上這些的確是紅孩在本書中著重探討的問題。

        首先說好散文的標準,在紅孩看來,好散文務必含著以下要素,在本書中他首先在談到張?zhí)旆蛏⑽募短觳辉谝狻窌r候提到的:“在語言樸素達美的情況下,散文要給讀者提供三種可能,一是提供多少信息知識的含量,二是提供多少情感的含量,三是提供多少文化思考的含量?!币簿褪撬诒緯竺婢唧w化為的“生活積累型、藝術感覺型和文化思考型”。很快,在談到夏輝散文集《遙望敦煌》時,他把這三條標準進行了擴充,加上了“創(chuàng)作技法創(chuàng)新的可能”。我們細細品味紅孩談到的這幾條標準,的確會引起很多共鳴,無論是單篇散文還是散文集,乃至所有的文學作品,其之所以會有長期的生命力成為名篇,務必是里面含著其中一條乃至幾條的因素,讓我們在“陌生感”的審美體驗中得到知識的拓展和精神境界的提升,所以也就有了發(fā)表與傳播的價值。

        紅孩的確談到了名篇對于作家們的可貴,他說:“作家寫作,有多種追求。其中,寫出名篇,該是最高的境界?!惫沤裰型猓切┐笞骷抑詴屛覀兂3=蚪驑返?,我們推崇的永遠是他們的代表作,恰如現(xiàn)在的歌手叫“一人一首成名曲”,而對于作家們,他們的代表作或者名作可以不止一篇,可以有很多篇,比如李白杜甫之類,即便選拔度極高的《唐詩三百首》他們也是選詩最多的詩人,沒辦法,他們實在是太過于家喻戶曉,而對于張繼之類的,能有一篇《楓橋夜泊》被收入就已很不錯了,常常是出現(xiàn)“歌紅人不紅”的局面——作品很令人稱道,但對作者不熟悉,即便是現(xiàn)在也有這樣的情況。紅孩對此也很是贊同,他說:“我們會發(fā)現(xiàn)一種有意思的文學現(xiàn)象,那就是看一個作家有沒有名兒,優(yōu)秀不優(yōu)秀,在很大程度上要看他能不能塑造出讓人記住的典型人物形象。我們看羅貫中、施耐庵、曹雪芹,我們看契訶夫、莫泊桑、海明威,我們看魯迅、老舍、趙樹理,他們之所以被稱為大師,往往是同他們相對應的名著名篇聯(lián)系在一起的??匆徊孔髌肥遣皇敲?,標準有很多,但能否塑造出典型人物形象尤為關鍵。離開了典型人物,你的語言再生動再出奇,恐怕也難被人記住。”而對于散文作者而言,當然也可以塑造人物,比如寫人記事類散文,所以,紅孩談的這段很共鳴的話語是很有普遍意義的。

        還有一條好散文標準特別需要注意,想必也是大家都知曉的,那就是語言。文學是文字的學問,也就是語言的學問,所以好散文務必是語言功夫很好。所以,紅孩這樣說道:“好的散文寫作者,除具備一雙發(fā)現(xiàn)亮色的慧眼,還要有很好的文字駕馭能力。好的散文語言,像油,像詩,像叮咚作響的小溪……那么,有了一雙慧眼和熟練的文字表現(xiàn)能力就能寫好一篇散文嗎?肯定不行。還要有通篇的整體性。整體性不僅是邏輯的合理,更是‘神不能散’……神是思想,是靈魂,是情感最后的歸宿。”也就是說,好的散文語言是極其耐品的,我們閱讀佳作時候也會有這樣的感覺,成熟的散文文字一打個照面就會瞬間把我們吸引住,我們驚嘆于作者的語言或華美、或樸實、或凝練、或詩意,甚至常常有不忍卒讀的閱讀快感,字里行間含有力量,牽引著我們不斷去體會作者的所觀所思所感,讓我們很是享受。而其中的確是有整體性的,作者的文字可以大開大合,但我們會覺得恰如放風箏一樣,作者手里的線就是“神”,他所有的思想都會串聯(lián)在線上不會飛走,也就是具有了整體性,讓我們把握住了這一完整的藝術品。這和前面的哲學思維也是呼應的,哲學講求的是系統(tǒng)優(yōu)化法,注重的就是內部的有機調整帶來整體的效率提升。紅孩說:“寫作者在創(chuàng)作之時,是從一個細節(jié)出發(fā),有所觸動后才開始落筆的;其后面的文字并不是解剖學那樣將肌肉、骨骼、臟器一點點疊加,而是靠一種節(jié)奏,一種氣韻,通過敘述、聯(lián)想、抒情、議論一氣呵成將文章整體完成。這很像我們傳統(tǒng)的中醫(yī),講究整體性?!边@種類比法形象生動,將很學究的問題具象化,所以文本也顯得輕松活潑起來。

        紅孩在談到鄉(xiāng)愁散文寫作時,提出了三要素,和前面的幾條標準具有相得益彰的效果,并且是他執(zhí)著堅持的散文觀:“第一要有情,散文一定要抒情。如果非情感的東西,過于理性的東西我認為它不是散文,起碼不是好散文。第二要有思,要有作者的思考,有作者的獨立的判斷,有哲學性的東西。第三要有一個理,文章不管你怎么寫你都要有一個理,要有邏輯性,看完后內在要有聯(lián)系?!痹谶@種看法里,他進一步解釋為這是散文的氣質問題,這種提法非常富于哲理性甚至心理學意義——這歸到散文“風格論”里,其實所謂氣質,也依然是好散文的標準問題,但紅孩在這里的論述和前面并不完全重復,而是有新意的進一步的論證,所以依然值得咀嚼。他說:“我理解的散文的氣質,首先是文字的樸素、潔凈,如果一篇散文連這一點都做不到,就很難有別的作為了。這就如同我們看到一個衣衫不整的人,他怎么可能有好的氣質呢?然后,是作品的內容要更多地承載讀者所要獲取的知識、信息、情感、思想的含量。第三,在寫作技巧上,要發(fā)現(xiàn)出生活的亮色,特別是能在所見的人與物中悟出人生的道理和對世界的看法來,且能熟練地運用修辭手法和文章的結構方法。第四,文章的意境要高拔出常人的想象與思維,具有超越時代的精神高度。第五,要做到內容和形式的統(tǒng)一,其內外氣場要打通,要渾然一體,有霸王神弓那種氣派。有了這些還不夠,一篇好的散文必須與社會相結合,要得到廣大讀者的認同與共鳴。這個社會的認同,光是一時的認同還不行,它還必須是超越時代的,像我們讀《岳陽樓記》那樣,要能產生‘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那樣的人生思想境界,這才算真正地具有了散文的氣質。”這段論述真的是別開生面,既有對前面好散文標準那幾條內容的充分解釋說明,而且還有令人信服的名篇佳作論證。事實的確是這樣,名篇不能是光在所處時代被大家傳誦,那些經過歷史淘洗的文章反而更加令人信服,那些穿越了千年的名篇無不給我們以巨大的心靈震撼與持久的審美愉悅感,它們自然是好散文的最佳范例。

        紅孩在論述資華筠的散文時提出了一個好散文的標準,雖然他沒放到上面幾條標準里,但我覺得好散文一般都具有這個特點——平民性,也就是說好散文都是接地氣的。資華筠是紅孩非常推崇的散文家,在他整本書里,能夠被其尊稱為先生的一個是他的授業(yè)恩師王宗仁,另一個就是資華筠。而他在評述資華筠散文時候提出的這個“平民性”的確是好散文的重要因素:“我特別需要指出的是,資華筠的散文始終帶有平民性。第一,她的語言采用的是口語入文,絕不刻意雕琢,更不裝腔作勢;第二,她的散文注重自己對所寫對象的直接干涉,沒有感受絕不硬寫;第三,不因為自己是藝術家,接觸的是藝術家等,而忽視與普通人的交往?!边@三點同樣很有普適性,而且也應該作為寫散文的作者們需要注重的地方,自己描寫的對象和閱讀的對象永遠要以普羅大眾為根本,唯有堅持面向廣大人民的創(chuàng)作才能汲取最大的力量,也才能產生持久的生命力。

        那么回到問題本身,“明確好散文的標準”是提出與分析問題,“如何把散文寫好”則是解決問題。對于“如何把散文寫好”,紅孩結合多年的閱讀與寫作編輯經驗,首先談了如何學習與借鑒前輩的問題:“必須說明的是,我并不極端否定向他人學習,我自己就承認,寫散文,主要學習魯迅、朱自清和楊朔的風格。近些年,我也借鑒了孫犁的風格。我想說的是,我們在繼承前輩作家,包括外國作家的表現(xiàn)手法的同時,也要結合自身的條件,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實踐?!蔽覀兪熘痪鋵W習的名言:“我之所以看得到遠方,是因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惫沤裰型?,一切名家,但凡取得成就的作者無不是下了苦功研習前輩和同時代名家名作,練就了扎實的基本功。散文寫作尤其如此,當你在名著與大地山河間遍訪名師后,你筆下的文章一定是言之有理言之有物的。而我們寫散文,如何能夠挖深出新呢?具體落實到方法論那就是:“一是看看前人怎樣寫;二是看看前人還有哪些沒有寫;三是不適合自己的堅決不寫。所謂看看前人怎樣寫,主要是看他們的技法。最容易比較的就是看問題和題材相近的作品?!北热玎l(xiāng)土文學,無論是名家還是普通作者,他們筆下最熟悉的還是家鄉(xiāng)的人與事。在一次筆會上,與會的其他幾家副刊主任說已經很少刊登鄉(xiāng)土題材作品,原因是重復雷同太多,沒有新意,都是故鄉(xiāng)的那條小河云云。紅孩說:“我雖然深有同感,但我并不完全支持這種做法。我覺得再熟悉的題材也可以有新的發(fā)現(xiàn),我們評價一個作家,不在于他題材的新穎,而在于他對題材的發(fā)現(xiàn)和提煉。如果我們都認為中國鄉(xiāng)土文學的作品寫到了盡頭,那我們失去的不僅是鄉(xiāng)土題材,甚至是失去整個中國鄉(xiāng)土文學。”由此,為了在眾多類似的題材里能寫出新意,紅孩提倡作家寫作務必要建立自己的“根”,他進行了有根與無根的寫作論述?!八^有根,是指作家的地域性寫作。關于地域性寫作,在現(xiàn)當代作家中有著許多代表作家,如沈從文、孫犁、趙樹理、柳青、劉紹棠、浩然、陳忠實、莫言、賈平凹、鐵凝、遲子建等?!币簿褪钦f,這些作家但凡取得了一定成就,那些特別出彩的作品往往和他們所生活所熟悉的人與事直接相關的,即便他們因為種種原因離開了故土,但他們筆下最好的文字依然是寫自己故鄉(xiāng)的。比如莫言,將高密鄉(xiāng)寫到了極致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和茅盾文學獎。比如遲子建,她筆下的東北大地引起無數(shù)人的神往。這些地方自然都是他們的文學之根,是滋養(yǎng)他們文學世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沃土資源。

        五.對全國各地基層散文作者的關注與推介

        如前所述,文學寫作對于廣大作家作者來講,散文易寫難工,但這個“易寫”也就直接決定了散文寫作者數(shù)量眾多,其中包括很多非專業(yè)作者。這些人生活在全國各地,所觀所感所寫既有共同的寫作素材與情感共鳴,但更多的一定會是各具特色的差異性寫作,展現(xiàn)的也是各地不同流派不同風情。很多時候,由于種種原因,他們的作品很少或幾乎不能登陸在國家比較重要的報刊發(fā)表,他們所進行的也多是自己茫然地帶有摸索性質的自由寫作,對他們進行必要的關注與積極的推介,是有良知的散文工作者的責任。紅孩作為中國散文學會的副會長、《中國文化報》的副刊主編,多年來的確在踐行著一位散文工作者的社會責任,他將自己多年來寫作散文的體會、編輯散文的標準等等寶貴經驗在全國各種講座與培訓中推出,幾乎都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眾位基層散文作者,給他們前行的航向點亮了燈塔。

        《紅孩談散文》這本散文論集的主體文章,就是由紅孩推薦許多散文作者的書評構成的,據(jù)筆者粗略統(tǒng)計,達62篇之多,幾乎占到全書篇幅的四分之三,其中當然也有一些諸如肖復興、鐵凝、韓小蕙等名家大家,但更多的是我們幾乎聞所未聞或者說名氣還很小的各個地方的作者。我們通讀他撰寫的這些基層散文作者的相關書評發(fā)現(xiàn),他和這些人幾乎都當面交流過,而并不是礙于身邊好友的情面而只做書面的感受評介,他每年在全國進行的大量講座接觸了眾多基層寫作者,其后這些作者將作品投寄給他進行編發(fā),經過一段時間后,這些作品結集出書,所以他對他們的創(chuàng)作情況是非常了解的。這也就使得他對這些作品很有發(fā)言權,并且能談出內容、指正優(yōu)劣,使得他的評述文本有溫度有力度有深度。紅孩在評述他們文本的好壞前,常常先娓娓道來和他們相識相交的故事,具有了很好的導入效果。隨后我們看到,紅孩的評述文章擯棄了學究氣,恰如一位文壇前輩一樣,深入淺出地說出對散文對創(chuàng)作對相關地域的認知和看法,娓娓道來,很家常,很隨意,卻又脈絡清晰,重點突出,令人愿聞其詳。但必須指出的是,因為是真誠地批評,所以肯定不光說優(yōu)點一味吹捧,而是直接實打實地談出不足。本書雖然寫作時間跨度較大,但主要還是新世紀以來的文壇情況,因而也不過才十幾年,這些文論也就具有了很好的在場性與及時發(fā)聲性,有很好的借鑒意義。同時,許多評述文章加入了紅孩自己的哲學思考與情感表達,因而這些篇章完全可以當作抒情散文看待,具有很好的可讀性。

        而且我們會發(fā)現(xiàn),紅孩通過閱讀大量全國各地基層作者的作品,也開闊了自己的眼界,提升了散文格局,甚至更正了本來想當然的認知。比如他閱讀湖北作者熊亞蘭的散文集《情醉紅杜鵑》,他以前認為《閃閃的紅星》的故事發(fā)源地在江西瑞金,而實際是在湖北麻城。在這本書里,他還了解到明代大思想家李贄在他生命晚期的居住地,也是他思想的成熟期也是在麻城。同時,他發(fā)現(xiàn)了一些基層寫作者普遍存在的問題:“往往寫作不是從心里的獨特感受出發(fā),而更多的是從為當?shù)氐男麄鞒霭l(fā)……寫作要多講個性,工作要多講共性,只有這樣,才能知道哪些是可以寫哪些是可以不寫的?!憋@然如前所述,紅孩對以熊亞蘭等作者完全是有一說一,不足之處也明確地點出來。熊亞蘭的作品不足在于對家鄉(xiāng)感情用力過猛,不夠深沉含蓄,這些顯然是許多作者共有的問題。紅孩說:“我非常理解作家的工筆式寫作,因為作者太熟悉太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他總想盡可能多地呈現(xiàn)。散文寫作要多向中國畫學習借鑒,要立意要留空白,要能給人以呼吸的空間。”

        基層作者多是業(yè)余創(chuàng)作,他們來自各行各業(yè),所以涉及到作者身份轉換的問題。對于非專業(yè)作者寫出的作品如何做到讓別人無法忘記呢?這顯然是個很值得回答的問題。紅孩認為,在創(chuàng)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問題:“一是題材需要裁剪,盡可能剪去公共的生活;二是在作品的思想深度上要更加有意地去開掘,使自己的思想變成大家的思想,而不是把大家的思想變成你個人的思想;三是語言要體現(xiàn)時代特點,活潑,明快,尤其在思維方式上要有所跳躍。基層作者和名家比較,往往寫得過于老實,過于規(guī)矩?!蔽覀冮喿x許多名家作品,發(fā)現(xiàn)他們的思維極其開闊,用筆非常大膽,幾乎給人的感覺是信筆所至,洋洋灑灑,天馬行空,但他們確是駕馭文字的高手,作品里面總是若隱若現(xiàn)地有線索在浮動牽著,所以靈魂會貫穿始終,這樣導致他們什么方法都敢用,也讓作品生動豐富,鐵凝作品如此,近年的李敬澤作品更是這樣,令人甚至都無法確定其文體是什么,里面有散文、隨筆、文論、小說等等筆法融會貫通,但讀來極為酣暢淋漓。

        無論對于名家還是基層作者,紅孩都提倡寫作要走出書齋,不光是因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紅孩多年來走訪了那么多地方,他顯然是頗有體會的,因而他說:“可以多到各地走走,把寫作的視野再開闊些,思想再解放些,這樣或許能使他的散文創(chuàng)作有大的變化,也可稱作質的飛躍吧?!本唧w對于基層散文寫作者而言,他也作出了幾點具體的方法指導,結合黑龍江綏化警花作家韓秀媛的散文集《等風吹來》他談了幾點很重要的方法:“一是她對文學有著執(zhí)著的追求,除了工作和家庭必須要干的事情,她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創(chuàng)作上;二是她始終保持著謙虛的學習態(tài)度,不斷地向他人學習借鑒;三是具有良好的文學形象思維,盡管她所從事的公安紀檢工作更多的是需要縝密的邏輯思維;四是自覺地在綏化公安和地方聯(lián)系著大批的寫作者,形成了很好的文學氛圍,彼此學習,共同提高;五是寫作態(tài)度端正,不為名利,始終以溫暖的心靈關注現(xiàn)實生活。”以上這些方面對于基層寫作者來說是非??少F的經驗,他們無論是自由寫作還是形成一定團體的寫作,都或多或少地占有了其中幾條要素,這個世上不可能有完全脫離集體的純個人寫作,即便是個人單打獨斗,他也需要前兩項的支持才能完成。因而,紅孩對基層寫作者的關心幫扶顯然是非常細致入微的。這些基層作者和紅孩可能僅僅是一面之緣,那些全國各地的作者也不管他是否有空就把電子文檔或者打印的書稿寄給他,叫他給寫序寫評論。紅孩也不端架子,一來他對散文天然地熱愛,二來他也報以謙虛的學習交流態(tài)度,三來也是形成了責任感,感覺自己要有這份關懷基層寫作者的擔當。因而,即便再忙,他也不遺余力對這些并不熟悉的作者們予以最大的扶持力度。

        小結

        通過以上幾個主要方面的梳理可以看出,《紅孩談散文》無論對于散文愛好者還是散文研究者來說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正是源于紅孩敢發(fā)聲、及時發(fā)聲與發(fā)出真聲,所以里面飽含著諸多真知灼見。

        紅孩不光擔任《中國文化報》的副刊主編,他還長期擔任《我最喜愛的中國散文100篇》等選本的主編,因而對文壇動態(tài)與創(chuàng)作情況非常熟稔。紅孩身為散文界的前輩與名家,他多年來戰(zhàn)斗在散文第一線,寫、評、編、選等等都是親力親為,不遺余力。他能夠生發(fā)出那么多真知灼見自然不是隨便說出來的,而是完全有實地采風的依據(jù)?;貧w問題本身,依然再談幾句何謂好的散文以作強調,紅孩說道:“我喜歡對生活平白素描的描寫。好的散文,一定是有生活氣息,接地氣通人情的。離開了生活與人情,扎在故紙堆里的東西能有多大意思呢……會敘述會描寫只是完成好的散文的基礎。更重要的是要有作者自己的獨特發(fā)現(xiàn)和思考,你這種發(fā)現(xiàn)只屬于你自己,它必須贏得讀者的廣泛共鳴,這篇散文才算成功?!边@就是我們公認的,即便散文千變萬化,始終離不開一個情字,這對文學所有體裁都適用。

        另外,還需要指出的是紅孩對于下一代散文教育的關注,多年來,中學語文教育為了應付中高考作文,很有些新八股文的感覺,那就是摸索出近年考題的套路,老師按照一定的模式讓大家訓練。紅孩在和河北省行唐縣第一中學語文教師趙愛心的對談中就提到了這個問題,在談到散文在中學教學的功用上,紅孩說道:“中學階段良好的散文教學,會更好地幫助學生營建真摯豐富的內心世界,讓他們成為說真話講真情有真味的善良純正的人。”雖然出于升學壓力,中學生為了應付考學不得已練習應試作文,但我們同時必須看到這些文學訓練依然有可取之處,那么多優(yōu)秀中學生選本乃至中高考滿分作文一樣出彩。而對于目前中學的閱讀與教學情況我們依然是鼓勵孩子們增加閱讀量與練筆量,紅孩說:“通常,作文寫得好的同學,在進入大學和走向社會后,很會與人打交道。道理很簡單,他們知道怎樣跟人說話,知道說什么話,而且有化解矛盾的能力。說白了,作文就是做人?!?/p>

        散文的海洋世界是極其廣闊的,紅孩馳騁其中,撿拾了幾枚漂亮的珍珠與貝殼。許多年來,他樂在其中,不辭辛苦地耕耘著。我們感念于他多年辛苦的奉獻,也通過《紅孩談散文》這本理論著作的閱讀,筆者梳理出幾條可貴的經驗以供更多的散文寫作者借鑒參考,愿我們都能熟練運用散文語言,去盡情訴說我們深愛的這個世界。

        猜你喜歡
        散文作家文學
        一座山,一杯茶(散文)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3:20
        作家的畫
        文學自由談(2022年5期)2022-09-28 11:29:44
        作家談寫作
        作家現(xiàn)在時·智啊威
        小說月報(2022年2期)2022-04-02 03:10:32
        散文兩篇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12
        散文兩章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8
        我們需要文學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6
        “文學陜軍”溯源
        當代陜西(2021年15期)2021-10-14 08:24:18
        紙上的故土難離——雍措散文論
        阿來研究(2020年1期)2020-10-28 08:10:56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紅樓夢學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5:56
        高清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 免费成人毛片| 久久99亚洲网美利坚合众国| 亚洲综合中文日韩字幕| 人妻中文字幕乱人伦在线| 午夜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麻豆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青青青草视频手机在线| 少妇激情av一区二区三区| 真人作爱免费视频|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亚| 蜜桃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欧美白人战黑吊| 国产专区国产av| 久久99亚洲综合精品首页| 中文日本强暴人妻另类视频| 性刺激的大陆三级视频|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日本肥老熟妇在线观看 | 97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在线影院| 国产av三级精品车模| 大陆国产乱人伦|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不卡软件| 麻豆国产AV网站| 男女调情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av东京社区男人的天堂| 无码 制服 丝袜 国产 另类| 日本特殊按摩在线观看|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车上震动a级作爱视频| 国产喷白浆精品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高清视频| 高清破外女出血av毛片|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蜜桃| 色噜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99久久亚洲精品日本无码| 东北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av资源吧首页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无人区卡1卡2卡3| 开心婷婷五月激情综合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