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霄
摘 要:古建筑文物既是歷史文明的載體,又是歷史文化的發(fā)展的見證,對一個國家而言,古建筑文物是進步發(fā)展的證明。即便很多古建筑文物在當代已經(jīng)失去了使用意義,但也不應該被否定,尤其是現(xiàn)代化建設的今天,更應該給予足夠的尊重,切實做好對古建筑文物的保護和修繕工作,尊重這些歷史遺產(chǎn)的本來面目。
關鍵詞:古建筑文物;保護;修繕;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TU-87?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古建筑文物作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對古建筑文物的修繕和保護就是對其破損處進行修繕,同時做好還原和保護工作,以使其能夠在我國的文化建設中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目前我國在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已經(jīng)將古建筑文物作為了其中的重要對象,尤其是一些古建筑比較多的城市,都十分重視對古建筑文物的修繕和保護工作,而實踐證明,該工作能夠充分發(fā)揮出古建筑文物在社會發(fā)展和文化建設方面的積極作用,對于我國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也能夠起到應有的對于我國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也能夠起到極大的作用。
1古建筑文物的修繕與保護原則
1.1保持原真性原則
古建筑文物的歷史悠久,能夠體現(xiàn)出特定時期的歷史文化等多種歷史信息,是歷史信息的重要載體。因此古建筑文物的修繕以及保護需要相關的修復人員能夠遵循原真性原則,盡量維護古建筑文物的獨特建筑特色,保留古建筑文物的式樣以及布局等,維護古建筑文物所表達的歷史信息。同時,還原古建筑文物的健康狀態(tài)。
1.2可逆性原則
古建筑文物多處于居民區(qū),并且居住的人員相對密集,那么則需要遵循可逆性原則,在維護古建筑物獨特建筑結構的基礎上,盡量對古建筑文物進行修護。同時適當?shù)丶尤氍F(xiàn)代元素,對古建筑文物的空間做出合理調整,并保障調整具有可逆性,同時對當?shù)鼐用裆瞽h(huán)境進行適當改善。
1.3整體性原則
古建筑文物同周邊的環(huán)境具有十分密切的關聯(lián)性。若在修繕保護過程中,僅僅針對古建筑文物開展修護工作,而忽略周邊環(huán)境的修護,如:古建筑文物周邊的古橋、街道等,那么很可能對古建筑文物的歷史價值造成危害?;诖?,就需要對周邊環(huán)境進行調查研究,不僅要保護古建筑文物的歷史價值,還需要對古建筑物文物體現(xiàn)的習俗進行保護。通俗來講,就是注重保留古建筑文物的整體特色,有針對性的對舊處進行修護。
2古建筑文物的修繕與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2.1對古建筑文物的保護意識淡薄
一直以來,大眾群體對古建筑文物的保護意識都比較淡薄,而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我國人口眾多,并且在意識觀念和文化水平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國民整體素質參差不齊。具體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人民群眾對很少關注國家有關單位開展的文物保護活動,我國每年都有很多城市舉辦規(guī)模不一的古文物宣傳保護活動,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人們對文物的保護意識,但群眾反饋效果不佳,并且多數(shù)人將保護行為停留于口頭,并未落實到行動中。第二,隨著我國對古建筑文物的開發(fā)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與古建筑文物有關的旅游項目獲得了良好的發(fā)展,尤其是節(jié)假日期間,這種旅游項目帶動了地區(qū)經(jīng)濟的發(fā)展,增加了人們對古文化的了解,但隨之而來的還有大量的文物破壞問題。這些都證明了人們對古建筑文物的保護意識薄弱。
2.2修繕與保護工作缺乏科學性
古建筑文物受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會出現(xiàn)一定的破損,甚至毀壞問題。同時受當前旅游業(yè)發(fā)展的影響,進一步加劇可對古建筑文物壞程度。這種情況下,如果未能制定合理有效的修繕方案,僅對表面進行處理,即便從外表上看不會存在問題,但長此以往,就會造成愈加嚴重的破壞,影響古建筑文物的完整性和穩(wěn)定性?,F(xiàn)階段,我國很多古建筑文物在修繕與保護中都存在這方面的問題。
2.3古建筑文物修繕和保護工作存在難度
受城市發(fā)展建設的影響,在對城市進行規(guī)劃時,經(jīng)常需要占據(jù)古建筑文物所在的位置,這就使得一些古建筑遭到破壞,部分不可拆除建筑甚至還需要進行位置遷移,即便這些古建筑依舊存在,并且已經(jīng)進行了修繕,但已經(jīng)失去了原有的文體韻味,增加了古建筑文物修繕和保護的難度。
3我國古建筑文物保護及修繕的方法和措施
3.1增強人民群眾對古建筑文物的保護意識
增強人民群眾對古建筑文物保護意識的措施有以下兩種。其一,借助網(wǎng)絡平臺,呼吁人民群眾對身或周圍的古建筑文物加以保護,并激勵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到古建筑文物保護與修繕工作當中。其二,在教育領域當中落實對古建筑文物的保護修繕工作的意識。比如,將古建筑文物保護與修繕意識落實到小學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職業(yè)教育、大學教育以及成人教育領域當中,從孩子進行對古建筑文物的修繕與保護意識的培養(yǎng),有助于提高對古建筑文物保護與修繕的意識。同時還可以運用教育的形式帶動與激發(fā)人民群眾對古建筑文物的保護意識。
3.2堅持科學的古建筑文物修繕方法
為最大限度地恢復古建筑文物的健康狀態(tài),文物修復師需要采用合理的古建筑文物修繕方法,具體要求如下:第一,要有統(tǒng)籌意識,在正式開展修繕工作之前,先對古建筑文物的破損狀況有整體的了解,并充分考慮對應的自然、人為因素。第二,堅持由內而外的修繕原則,最大限度地增加古建筑文物的保存年限,并確保古建筑文物的完整性。第三,并不是采用越先進的文物修繕技術就越好,有一些古建筑文物的破損處僅適合人工修補,并不適合采用現(xiàn)代化科學技術手段,因此,文物修復師需要根據(jù)古建筑文物的實際情況選擇最恰當?shù)奈奈镄扪a方法。
3.3科學且合理進行規(guī)劃編制
相關管理辦法規(guī)定:“禁止一切破壞性使用古建筑的行為。禁止未經(jīng)批準對古建筑進行改、擴建。禁止在古建筑范圍內進行違章搭蓋。在本辦法公布前擅自搭蓋的與古建筑不相協(xié)調的建筑物、構筑物,由所在區(qū)人民政府組織限期整改、拆除?!币虼?,我們在進行古建筑文物的工作中,應該以古建筑文物的具體情況為主要依據(jù),盡量在不破壞文物的性質以及用途的基礎上,實現(xiàn)對古建筑文物的有效保護。對于具有很高歷史價值、藝術價值以及科學價值并且內部文物保存很完整的古建筑文物,可以選擇將其作為當?shù)鼐哂袇⒂^游覽價值的陳列館;而對于內部沒有東西的,可以用來辦博物館。
3.4重視對施工管理人才的專業(yè)培養(yǎng)
在對古建筑文物進行保護的過程中,離不開專業(yè)人員的保護,因此,應該重視對相關施工管理人才的專業(yè)培養(yǎng),這樣就可以保證在古建筑文物的保護中不僅有科學而合理的保護方案,而且還能夠通過專業(yè)的技術來保護文物。此外,為了能夠更好地保護古建筑文物,還應該以古建筑文物的實際情況為主要依據(jù)制定合理的建筑修復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幾種:①古建筑文物的結構,②古建筑文物的材料,③古建筑文物的周邊環(huán)境等。
3.5修繕技術
古建筑文物的保護工作離不開修繕過程,修繕技術的好壞影響著文物保護工作的質量。目前我國對古建筑文物的修繕,已出臺相關法律法規(guī)。國際上也出臺了一定規(guī)章制度。兩者大同小異,其目的都是為了對古建筑文物的修繕技術進行規(guī)范。如我國對古建筑文物的相關保護準則中曾規(guī)定,所使用的傳統(tǒng)工藝技術需要得到保留;應用的新材料和先進技術需要經(jīng)過一定實驗,證明其確實有效且對古建筑無傷害作用,才可以投入使用。在修繕過程中,想要完美地保持古建筑的原有風格和整體結構有時是十分困難的。經(jīng)過時代的改變,許多修繕技術已經(jīng)失傳,縱有留下來的修繕技術,也需經(jīng)過我們的不斷加工才能投入使用。應用古代的修繕技術無法為古建筑提供更高的修繕質量。尤其是一些年代較為久遠的古建筑,在修繕時要重點對其內部結構進行固定。但這憑人力無法實現(xiàn)。因此,我們在對古建筑文物進行修繕時,需要在保存歷史文化的基礎上,采用先進修繕技術。在古建筑文物的修繕工作中,我們需要將傳統(tǒng)技術和現(xiàn)代技術相融合。此外對古建筑文物的修繕,所使用的材料也要認真對待。不同的古建筑文物,我們所使用的材料要盡可能和古建筑物自身材質相同,從而確保建筑本身的一致性。我們在選取材料時,首先要注重材料的質量,確保其符合要求,然后根據(jù)該地區(qū)的氣候特點,選取適宜的材料。使該材料在此地區(qū)具有較長的使用壽命,能夠有效地提高古建筑文物的保護年限。
3.6加大資金投入
古建筑文物的修繕與保護工作,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想要促進該工作的有效開展,就必須要保證資金充足,這要求政府部門需要加大對古建筑文物修繕與保護工作的資金投入。在古建筑文物的修繕與保護工作中,需要進行相關材料的采購,使用到大量的專業(yè)設備和加工工藝,這些都使得古建筑文物的修繕與傳統(tǒng)建筑相比,需要更高的成本。所以政府部門可以建立起專項資金,專門用于古建筑文物的修繕和保護。
結束語
綜上所述,古建筑文物是當代人們應該守護的重要財富,必須予以足夠的尊重和重視。因此,必須在尊重古建筑文物原貌的前提下,做好修繕和保護工作中。在實際開展保護和修繕工作時,有關人員要認識到具體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然后根據(jù)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提高對古建筑文物的維護力度。
參考文獻
[1]吳虓.古建筑文物的修繕與保護探索[J].建材與裝飾,2018(51):166-167.
[2]馮美珍.古建筑的保護和修繕研究[J].遺產(chǎn)與保護研究,2018,3(07):138-140.
[3]王菂.古建筑的保護和修繕研究[J].居舍,2018(14):20.
[4]郭霞霞.古建筑文物的修繕與保護探討[J].江西建材,2018(03):57+60.
[5]李東杰.淺析古建筑文物的修繕與保護[J].北方文學(下旬),2017(04):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