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
【摘要】現(xiàn)代社會的節(jié)奏越來越快,人類越來越認可的事物都朝著高效的方向發(fā)展。作為一線的化學教師,如何在信息化數(shù)字時代盛行的背景下,改革自身的教學思路,尋求一條順應時代潮流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能夠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課堂課下都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整合學科所學內容,并具有個性化的延伸。本文主要針對微課在具有自主空間和時間的學生群體內的實用性和適用能力進行簡單分析,為課上課下的課程安排揣摩出一條新的教學思路。
【關鍵詞】中學微課;課余;信息化
在信息化時代的環(huán)繞下,微課盛行。每個教師和學生都想利用身邊的多媒體媒介進行更好的學習和生活,電腦和手機是最方便的基本設備,無論在校學生、教師亦或學生家長幾乎每天都會接觸電腦和手機,所以如何利用手機或電腦為我所用,通過微課進行知識的基礎傳播,再在課堂上提煉升華,成為教師必須思考和面對的問題。通過以下的研究性調研,或能為教育工作者在新的形勢下提供一條新的教學思路。
一、學生認知水平和學習動機的研究
兒童的心理發(fā)展包括認知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兩個方面,二者不是彼此分離的,而是相互依存的。當前兒童社會性發(fā)展的研究主要針對其情感與行為的關系、社會環(huán)境因素、個體特定行為、情境因素等方面進行。我們只是針對社會因素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等內容的影響程度進行簡單剖析。
學生處于學校的集體生活中,既有個體能力、性格、家庭背景等的差別,也具有想被集體所接納、獲得師生認可、有自我價值的共性需求。所以學生的自我提高內驅力的需求是相當強烈的。但這種內驅力需要在學習過程中多次獲得成功,體驗到滿足需要的樂趣,形成穩(wěn)定的學習動機。但部分學生又由于在課堂上接受能力有限,短時間內難以完成教師的當堂教學內容,導致缺乏重難點的把握、知識掌握滯后,課后不能夠按時保質的完成作業(yè),第二天又對教師講授的新內容重復上述無效的聽課。長此以往,學業(yè)必定受到影響,以至于荒廢學業(yè)。
研究表明,具有高度附屬感的學生一旦得到師長的表揚或者肯定,就會更加努力學習,探究真知,否則自信心消減甚至喪失,學習積極性明顯下降。
所以,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內需要求,滿足其對知識的渴望,讓其體會到學習不是難事,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需求,不僅僅依附于課堂,在課外也能在遇到知識困境時得到及時有效的幫助,能夠通過生活中簡單的信息化媒介得到專業(yè)的知識回顧,從而更好的完成課前預習和當天的課堂所學知識的鞏固。使學生課后的努力反作用于課堂,提高課堂效率,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
二、各個環(huán)節(jié),為我所用
如果從活動結構的角度分析,化學學習活動跟其他活動一樣,是由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的的三個環(huán)節(jié)即定向環(huán)節(jié)、執(zhí)行環(huán)節(jié)與反饋環(huán)節(jié)組成。
化學學習的定向環(huán)節(jié),主要是激勵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明確學習的策略和內容,了解學生學習的特點和方式,根據(jù)自身教課經(jīng)驗預見學生的學習結果。定向環(huán)節(jié)對學習過程起到指導、調節(jié)、和計劃的多種功能。
化學學習的執(zhí)行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有效學習過程。學生可通過此過程發(fā)揮自主性,對知識進行聯(lián)系,對實驗進行觀察感知,對反思進行加工總結。通過連續(xù)的思考,把外部的體驗和內化的行動統(tǒng)一成知識體系的復雜過程。
化學學習的反饋環(huán)節(jié)主要包括學生的自我反饋和外界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反饋。主要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效果經(jīng)過簡單的提問或測驗的診斷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內容進行修正、監(jiān)控和強化的過程。
三、針對上述境況,結合信息化的背景,和多方分析,提出以下學習模式(從靜態(tài)設計走向動態(tài)生成)
1.教師為主,從專業(yè)的角度備課,制作微課
以往的教學過程都是教師在課堂上將重難點滲透在當堂的教學過程中,在循序漸進的講授中,讓學生掌握重難點內容。教師在課堂上的地位是引導、講解和答疑。但如果教師在課下做足功課,將考綱規(guī)定的重難點和學生會出問題的疑似難點以5-10分鐘的微課形式提前錄制,放在網(wǎng)絡平臺上。使學生或家長可以提前一天預習第二天上課內容,必將起到極佳的作用。由于學生要完成當天所有學科的作業(yè),所以學習微課的時間有限,要求老師錄制的微課最多不能超過10分鐘,最好控制在5分鐘之內,將重難點簡單講解即可,切忌長篇大論,費時費力。
2.學生如何利用課余時間,高效的預習
學生為主,完成當日作業(yè)之后,通過觀看微課的形式進行第二天課程的預習。預習應該包含完整的步驟。即聽,說,記,練四個步驟。
聽,學生聽微課時要保證完整的時間和完整的內容。例如學生要預習化學學科,就要保證這一學科的預習時間不能中途間斷,做其他事,要求這一學科的預習時間是不受內心和外界干擾的。要提前準備好課本,練習冊、草稿紙,筆等必備用品,不能用一樣找一樣,耽誤時間。
說,微課設計中如果有要求說的內容,學生要保持在獨立的空間內有說的環(huán)節(jié)。不能省略,或很小聲音,囫圇吞棗似的含糊其辭。要保證說的連貫性和說的質量。
記,要記筆記,對于微課的預習內容要簡單扼要。記清老師的講課思路或整體的知識體系。記老師提出的重點,兩次以上強調過的內容。記難點,就是記以前沒有接觸過的知識,或對自己很有啟發(fā),難以理解的內容?;蛘呃蠋熗蝗惶岬绞裁磧热荩杏X很新鮮,亦或第二天要提問的內容都記下來。記錄的時候可以暫停微課,記完了再繼續(xù)聽,保證聽完也記錄完。
練,如果老師布置適當?shù)木毩曨}目,學生一定要保質保量的完成。因為既然是微課,練習的量不會大,學生要事先準備好草稿紙,筆等用品,快速進行演算和練習。
在微課的教學活動中,要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加強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利用qq和微信等現(xiàn)代通訊手段施行時時討論,加強對知識的理解。
3.如何檢驗學生課余時間預習的效果,制作預習檢測
因為學生是在家里預習,超出教師的觀察范圍,所以一定要在預習微課的基礎上配備簡單的檢測。測驗的內容可以指向預習微課的整體或者部分內容(如重點、難點等)進行針對性的簡單測驗。檢測的形式可以多樣化,幾道選擇題或者幾道填空題,但最好是一張檢測的試卷,而不是課堂隨機提問,以此保證全班同學的預習沒有漏網(wǎng)之魚。如所屬學校沒有打印的條件,教師ppt或word展示問題,學生草稿紙?zhí)畲鸢敢嗫?。預習檢測的內容控制在3-5分鐘,當堂公布答案,建議同桌更改,以提高效率。對預習效果的檢測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4.課堂上將微課內容展開講解,深入細致的剖析更深層次的知識點
隨著預習檢測的結束,教師可繼續(xù)利用微課的重難點知識一一講解。可邊放微課,配以課件,邊講解。鑒于化學學科與物質聯(lián)系的緊密性和實驗展示的重要性,課堂上重點解決微課由于時間有限所造成的知識與物質之間的聯(lián)系、現(xiàn)象的總結、實驗反思等問題,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形成完整的化學學科觀念。
5.如何在課堂上鞏固本節(jié)課內容,制作當堂小測
當堂檢測可放在課堂的最后階段解決,也可放在第二節(jié)課的開始和預習檢測合并開展。這一部分主要是基于預習基礎上,教師完整的完成某一課題的內容之后,對學生進行的小的階段性的檢測。這種節(jié)節(jié)測的開展有利于教師掌握每個同學把握某一課題的水平,增加對學生的了解。也便于學生自我檢測。對于教師掌控學生的接受程度,把握下一步進度的安排,及時調整課程內容起到輔助作用。
6.教學完成后要對當堂知識進行總結,布置相應作業(yè)
教師完成課堂的常規(guī)教學之后,要進行及時有效的總結。主要強化學生對于重點知識的記憶。并布置和當堂知識聯(lián)系緊密的作業(yè)和預習的微課內容。
四、總結
在信息化高速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對課堂和課下高效節(jié)奏、充實內容的把握必將成為主流。教學改革勢在必得,革新技術,是防職業(yè)病的良策。進行教育改革,是在尋求一條家長支持,學生滿意的改革之路。在微信,微書屋,微課出現(xiàn)的時刻,我們教育前沿的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審時度勢,抓住在當今節(jié)奏越來越快的時代背景下產(chǎn)生的新興事物“微”形式。以快節(jié)奏的“微課”代替長篇大論的課堂。把自主學習真正做到實處,做到課上,也做到課下。使學生真正利用課余時間可以隨時接收專業(yè)的技術指導,提高自己學習的能力和興趣。
參考文獻:
[1]畢華林.走向生本的教科書設計[M].山東教育出版社.
[2]畢華林.化學教學設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