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華
摘要: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的召開過程中,中央提出了要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chuàng)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本文深入結合“四力”培養(yǎng)實際,結合理論知識,結合新疆媒體發(fā)展現(xiàn)狀,針對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的宣傳工作隊伍培養(yǎng)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關鍵詞:“四力”;新疆新聞媒體;新聞工作;傳播宣傳
縱觀目前的“四力”發(fā)展狀況,“四力”具有一些較為明顯的特征。首先是在覆蓋面方面更加趨于全面了,“四力”的覆蓋面必須更加全面,更加廣泛,這是作為一名新時代宣傳工作者所必備的基本能力。其次,較以往更多地強調宣傳人員的政治站位。“四力”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長久以來的一點一滴積累,所有的本領與能力,都需要眼觀全局、把握大局,把握好認真負責的精神,具備過硬的政治素質。另外,在內涵層次方面,現(xiàn)如今的宣傳人員更加趨于豐富。一方面要積極使用馬克思主義來進行宣傳工作的實踐指導,另一方面也要充分體現(xiàn)出當代的社會發(fā)展和社會責任,不斷豐富馬克思主義在新聞方面的實踐內涵。
一、扎實腳力,深入基層一線
最為充實詳實的資料和素材永遠在民間和基層,獲得要靠記者的腳力?!皦邀?0年,奮斗新時代”大型主題采訪活動啟動以來,以《新疆日報》、新疆廣播電視臺、《烏魯木齊晚報》為代表的各級媒體記者深入田間地頭、社區(qū)村落、服務窗口等地蹲點調研采訪,將鏡頭、筆觸、話筒對準基層一線,大家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學習,多形式、多媒介、多視角呈現(xiàn)新疆的生動實踐和輝煌成就。
這是提升黨的新聞工作者“四力”能力建設的一次全面檢驗。對于廣大從業(yè)人員來說,要樹立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的一線工作理念,用雙腳丈量調查研究的道路,不斷在基層單位挖掘素材。持之以恒地將這一理念和思想貫徹執(zhí)行下去,依靠堅持不懈的工作定力,提升腳力,得到詳實的真實數(shù)據(jù),在細節(jié)處確保各類資料和素材的鮮活度,展示來自基層一線的聲音。
二、提升眼力,明辨是非曲直
記者是新聞的報道者,也是新時代的觀察者,社會的望者。每一篇好故事、好作品的背后,靠的是記者的發(fā)現(xiàn)力、辨別力、判斷力、預見力的“好眼力”。第二十九屆新疆新聞一等獎作品《南京民警離世前資助她兩年哈薩克族女孩立志學醫(yī)救人》,就是《伊犁晚報》的記者從朋友圈中的一條訃告和小視頻中一步步挖掘出的充滿正能量的故事,記者憑借一雙好眼力,在普通人的工作和生活中挖掘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作為宣傳工作人員來說,要正確把握好輿論導向,在紛繁復雜的各類形勢中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能夠在多如牛毛的信息之中去偽存真,歸納總結,幫助廣大人民群眾明確地認識到國際和國內的政治經(jīng)濟形勢,劃清是非對錯及曲直黑白,為宣傳工作提供強大的思想力量支撐。
三、增強腦力,樹牢思想意識
增強“四力”根本在提升“腦力”,宣傳工作是依托人的大腦進行相應的意識形態(tài)建設,因此作為宣傳部門來說,要牢牢把握好全民宣傳的本質特點和本質屬性。在第六屆自治區(qū)新聞戰(zhàn)線“好記者講好故事”活動中獲得一等獎的新疆日報社地州新聞部記者熱依達,就講述了在參加“在祖國大家庭中”新疆媒體赴內地大型采訪活動中,面對復雜的信息動腦筋、想辦法,探尋事實真相、厘清問題脈絡的采訪經(jīng)過,是提升“腦力”的最好范例。增強“腦力”要增強政治方面的領悟力,要能夠理直氣壯地做好宣傳工作,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方面擁有自己的路線和主張,還要增強理論學習的積極性,要能夠利用好新的思想武器來做好頭腦工作,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固樹立“四個意識”。
四、夯實筆力,強化宣傳創(chuàng)新
新時代的今天,記者手中的筆已經(jīng)不僅僅局限于“筆桿子”,而是代表了“口頭、筆頭、鏡頭”以及各類新媒體傳輸終端。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增設的媒體融合類包括短視頻新聞、移動直播、新媒體創(chuàng)意互動、新媒體品牌欄目、新媒體報道界面、融合創(chuàng)新等六個方面,二十九屆新疆新聞獎也包含了網(wǎng)絡和媒體融合部門,對記者的筆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廣闊的的展示筆力的舞臺。新聞工作者要充分結合媒體融合時代的特點,挖掘自身的筆力內涵,堅決樹立好以人民為中心的基本宣傳工作導向,積極利用好新技術新手段,充分發(fā)揮出宣傳工作的思想引領作用,強化宣傳創(chuàng)新,提高內容深度,不斷強化宣傳工作的感染力和實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