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華
麥壟套種花生是睢縣花生的主要栽培方式。麥壟套種花生在不影響小麥產(chǎn)量的同時,使花生提前15~20 d播種于麥壟間,延長了花生有效生育期,充分利用了光熱資源,從而提高了花生的產(chǎn)量與品質(zhì)。但是,在睢縣花生生產(chǎn)中,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制約著麥壟套種花生產(chǎn)量的提高。一是施肥不科學,肥料品種搭配不合理,氮肥過多造成徒長;二是病蟲害防治不及時,尤其是蠐螬、金針蟲、葉斑病防治不及時,危害嚴重,致使產(chǎn)量大幅下降;三是麥田除草劑殘留藥害嚴重,主要是小麥田連年使用了殘效期較長的氯磺隆、甲磺隆等除草劑,使花生藥害嚴重,有的地塊不能出苗,有的出苗后緩慢死亡,甚至絕收。
一、及時清棵
當花生苗有2片真葉展開時,及時把埋在土中的2片子葉(豆瓣)清出,使第一對側枝露出地面,充分接受陽光照射,控制主莖節(jié)間拉長。這種方法可提高花生產(chǎn)量與飽果率。青棵的深度以露出子葉節(jié)為準。
二、中耕滅茬
麥收后及時中耕滅茬,除草保墑,增加土壤通透性,以調(diào)節(jié)土壤的水、氣、熱狀況,促進根系發(fā)育、根瘤形成及幼苗的健壯生長。
三、噴施除草劑
滅茬中耕施肥后,要及時噴施除草劑??蛇x用芽后除草劑,每667 m2用10.8%的蓋草能30~40 mL,對水50 kg,在雜草3~5葉時均勻噴灑,可防除秧子草、狗尾草等。每667 m2用40%特丁異丙150~300 mL,對水30 kg噴灑,可防治牛筋草、野燕麥草等禾本科雜草與闊葉雜草。
四、科學配方施肥
花生生長發(fā)育除需要大量元素氮肥、磷肥、鉀肥外,還需要大量的鈣肥(石膏),鈣肥的需要量僅次于鉀肥,即花生生長發(fā)育需要氮、磷、鉀、鈣四大營養(yǎng)元素。同時,花生根瘤有很強的固氮能力,所需要的氮肥大部分(60%)是根瘤固氮。但在花生苗期根瘤還未形成而無固氮能力,因此,氮肥應早施。根據(jù)花生的需肥特點與麥套花生種植模式無法施用底肥的特殊情況,麥收后結合中耕滅茬,及早追肥,以促苗早發(fā)。尤其是有機肥、氮肥與鉀肥更應早施。一般每667 m2追施尿素10 kg,過磷酸鈣30~40 kg,硫酸鉀肥10 kg,石膏粉20~30 kg或花生專用肥40 kg。
五、及時防治病蟲害
(一)蟲害防治
蟲害主要有蠐螬、金龜子、根結線蟲等,尤其是蠐螬,防治不及時,減產(chǎn)嚴重。防治方法主要掌握好防治適期。第1個防治適期在開花下針期,時間在6月底至7月初,金龜子為害盛期與產(chǎn)卵期,每667 m2用20%的毒死蜱300 g,對水60 kg在傍晚噴淋于花生植株上。第2個防治適期在7月20日至8月10日,每667 m2用50%的辛硫磷乳油0.5 kg,或40%的樂斯本乳油200 mL,對水2~3 kg,拌細土25~30 kg,拌均后撒施于地表,然后深鋤并澆水。也可在雨前撒施,以充分發(fā)揮肥效,不但可殺死蠐螬,也能殺死根結線蟲金龜子。
(二)病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褐斑病、葉斑病。防治適期在7月下旬,每667 m2用70%的百菌清粉劑100 g,或70%的甲基托布津100 g,對水50 kg噴灑。以上2種藥物交替施用,7~10 d噴灑1次,連噴2~3次。其他病蟲害可對癥施藥。
六、化控防旺長、防倒伏
隨著地力水平的提高,以及氮肥施用過多,花生徒長倒伏已成為花生高產(chǎn)的一大限制因素。在花生封壟前后的盛花末期,株高達到40 cm時,每667 m2用5%的烯效唑40~50 g,對水50 kg噴施。烯效唑要嚴格用量標準,并做到噴灑均勻,不然會引起莢果變小,影響產(chǎn)量。
七、防旱排澇
花生雖然是耐旱作物,但要獲得高產(chǎn),必須滿足各個時期對水分的要求,尤其是麥后苗期追肥后及開花下針期與飽果期,遇旱要及時澆水,以小水潤澆為宜,若大水漫灌,易造成死苗。雨季積水及時排除。
八、葉面噴肥防早衰
花生團棵期每667 m2用植物疫苗40 g,對水30 kg葉面噴灑,可防病蟲,同時會補充多種微肥?;ㄉL后期注意養(yǎng)根護葉,防止早衰?;ㄉ柟诿?67 m2用磷酸二氫鉀150 g,尿素0.5 kg,對水50 kg進行葉面噴灑,連噴2~3遍。在開花下針期,每667 m2用硼砂100 g,對水50 kg噴施,可提高飽果率。7—8月進入雨季,暴雨過后,上部葉片發(fā)黃發(fā)白,可噴灑0.2%的硫酸亞鐵(黑礬)水溶液,即每667 m2用黑礬200 g,對水50 kg噴施,可延長葉片功能期,提高飽果率。
九、防麥田除草劑藥害
準備套種花生的麥田,除草劑必須在年前11月施用或不施用除草劑,以免除草劑殘留為害花生。對于因麥田除草劑殘留對花生造成的藥害,要及早噴施萘胺,或蕓薹素內(nèi)脂,或赤霉素,以緩解除草劑對花生的藥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