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君卿 楊永亮
2018年9月3日新建的堯溝小學投入使用。新建的堯溝小學占地39.7畝,規(guī)劃24個教學班,按省級規(guī)范化學校標準建設,招生范圍涵蓋堯溝社區(qū)周邊29個自然村,能容納1080名學生就讀。昌樂縣寶都街道堯溝小學,始終堅持以品質教育為主線,深入推進城鄉(xiāng)教育均衡,狠抓教育教學質量不放松,狠抓學生素質提升,大力實施“九大素質”實驗區(qū)行動,成效成果不斷涌現,人民滿意度不斷提升。
黨建統(tǒng)領抓教學,打造品質教育
深度推進“校園黨旗紅”工程。落實“兩學一做”活動制度化、常態(tài)化。以“校園黨旗紅”行動為統(tǒng)領,深入落實“大學習、大調研、大改進”活動,“擔當作為、創(chuàng)爭一流”。扎實落實“燈塔在線”學習。定期開展“三會一課”,深入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依托“堯溝小學教學工作群”即時開展碎片化學習。開展尋標對標活動。組織開展黨員積極分子和學科教研室主任推選活動,組織全體黨員教師開展了“亮身份、學先進、比業(yè)績”活動,黨員學習教育活動進一步融入教育教學。
深度推進教學管理實效化。將教育局黨委“崇實重干、敢為人先,全面提升教育質量,全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工作思路與我校教育教學管理融合起來,突出實效實用,形成了學科管理與級部管理縱橫結合、協(xié)同共進的“網格化”管理體系。狠抓教學常規(guī)這個牛鼻子。教學常規(guī)突出實用、實效和常態(tài)。
深度推進教育質量工程。創(chuàng)新實施全員簽訂教育質量目標承諾書機制,以目標承諾方式,自我加壓,掘動內動力。繼續(xù)實施“3+2”立德樹人激勵機制,一學期評選兩次十大名師、優(yōu)勝教師、優(yōu)勝班主任,評選兩次學習標兵、文明之星、進步之星。定期開展教育質量分析。開展“名師爭創(chuàng)”活動,出臺了相關的名師爭創(chuàng)方案,發(fā)出了“遠學王新燕,近學郭鳳娟”的號召,深入推進教育質量。在全縣歷次期末檢測中,堯溝小學持續(xù)保持上升勢頭,位居全縣上游水平。
大力實施素養(yǎng)行動,學生素養(yǎng)不斷提升
建設書香特色校園。堯溝小學緊緊把握時代主旋律,把“閱讀”作為一項重要治校方略,努力讓閱讀成為師生的一種生活習慣。學校立足實際,扎實深入推進閱讀能力提升工程,“書香校園”特色突出。
成立由校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統(tǒng)籌整個閱讀提升工程的決策,下設工作小組,具體負責閱讀工程的落實,形成了網格化管理模式,管責分明,校長負總責,一竿子插到底,有力推進閱讀能力提升工程。
制定完善激勵制度。制定完善堯溝小學閱讀能力提升工程激勵制度,加大教師和學生讀書成果量化比重,有效調動和提高師生投入閱讀并出成果的積極性。創(chuàng)設學校、班級、家庭三級書香環(huán)境,真正落實閱讀生活化。開設閱讀校本課程,學校每周開設一節(jié)閱讀課,由任課老師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真正落實閱讀課程化。學校還根據自身實際,實施了周五隊日課 “談天說地十分鐘” 閱讀校本課程。用活小記者團(站),適時進行專題采訪活動,優(yōu)化提升閱讀能力。
體育素養(yǎng)取得新突破。堯溝小學一直把學生體育素質提升放在重要位置,大力提升學生體育素養(yǎng),持續(xù)實施“素養(yǎng)提升工程”。建立了乒乓球、羽毛球等體育小隊,常態(tài)化訓練,既有固定的隊員,又不時摻進新隊員;既有專業(yè)的教師指點,又有固定的訓練體系,學生乒乓球、羽毛球水平得到了較大提高,身體素質也得到了較為篤實的提升。2019年4月份,昌樂縣教體局春季體育節(jié)系列比賽正當時,堯溝小學學生在報名參加的小學女子組乒乓球、羽毛球比賽中,分別取得了第3名和第6名的佳績,實現了新突破,為學校爭得了榮譽,更鼓舞了全校上下“爭當一流”的新士氣。
充分利用延時看管,打造“社團”化學生素養(yǎng)提升格局。堯溝小學著眼看管內容的豐富性、層序性、實效性,下大力氣推動延時看管校本課程化。學校立足農村小學實際,專任教師除輔導學生作業(yè)外,還積極探索以“社團”為載體的校本活動課程,發(fā)揮教師專業(yè)優(yōu)勢,打破年級和班級界限,開設了刻紙畫、手工、朗讀、象棋、英語口語、鼓號隊、書法、合唱等8項社團活動,為學生全面、個性發(fā)展提供了機遇,滿足了學生需求,提升了學生素養(yǎng)。
實施“三項工程”,提升群眾滿意度
一是實施“惠民工程”,關心貧困學生成長。扎實組織好“愛心一日捐”活動,實現全員捐助。對貧困生建檔立卡,按政策發(fā)放補助金。做好一年“兩問”,重要節(jié)點、節(jié)日上門慰問,假期專項慰問。創(chuàng)新開展校團隊滋愛行動,以惠民辦公室為主組成學校團組,對留守孤兒、建檔立卡學困生進行專訪,幫助家長改善經濟、教育孩子健康成長。
二是實施“平安工程”,師生安全得到保障。扎實推進安全教育“進學校、進課堂、進頭腦”活動,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安全教育和經常性的應急疏散演練。定期組織開展拉網式安全隱患大排查活動,校車、接送學生車輛等安全隱患大排查、快整治、嚴執(zhí)法集中行動。聯合轄區(qū)派出所,對校內63戶家屬樓進行了外來務工人員租憑專項摸底排查,并建立專項檔案,對雜嫌人員進行了清理整頓。聘請忠衛(wèi)保安公司專職保安3人,對校園周邊亂招生、亂設攤點等進行了整治。新校建成投用后,在危險區(qū)域醒目位置張貼安全標語共計200余條,設置40個紅領巾監(jiān)督崗,為師生創(chuàng)造了安全穩(wěn)定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
三是實施“共育工程”,育人合力不斷增強。定期舉辦家長開放日,定期召開家委會座談會,進一步加強家校合育,全員育人導師制進一步落實,提高了群眾對教育的知曉率和滿意度。今年以來,全校52名教師走訪學生家庭1562戶次,收集群眾教育方面需求訴求100多條,征集意見建議60余條。深入開展了“全員大走訪,師愛進萬家”活動,覆蓋全校830余戶。印制“惠民服務卡”1000張,強化家校聯系,家校共育進一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