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巖
摘要:隨著建筑工程的發(fā)展,建筑工程招投標與評標工作的開展更應遵循科學公正的原則。在工作的過程中嚴格按照相應的工作程序,選擇合適的施工單位進行施工,減少招投標中不公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保證招投標的公正合理,促進建筑工程行業(yè)的有序發(fā)展。本文對建筑工程招投標與評標方法進行了分析,針對招投標的發(fā)展情況對招投標制度評標方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以期改善評標方法,強化建筑工程招投標與評標方法的公正、合理性。
一、我國招投標制度評標方法中存在的問題
1. 評價體系缺乏合理性
在我國招投標中主要使用評標方法中評標價,根據(jù)工程造價及各投標單位的平均投標報價,以這兩方面的價格為依據(jù)使用一定的權數(shù)組合與市場平均下浮率相乘,從而確定評標價。但這種評標價體系將中標的條件局限在一定范圍內(nèi),只有接近投標人的平均報價才有可能中標,并且?guī)в休^大的隨機性,極易造成投標人的廢止性,導致串標或哄抬造價的情況出現(xiàn),甚至引發(fā)惡意競爭的情況。
2. 評標定標缺乏科學性
在建筑工程招投標中,招標單位在評標中仍缺乏科學性,只是重視報價的高低,缺乏一套完整有效的評標方法。同時,根據(jù)規(guī)定在招投標中,評標專家需從專家?guī)熘须S機抽取,但是在實際的評標中起決定作用的卻不是這些專家團隊,而是根據(jù)規(guī)定,業(yè)主指定的擔任評標委員會主席的人員,由此使評標委員會主席的權利過大,直接影響評標結(jié)果的準確、正確。此外,在評標過程中存在大量的定性因素,而定量因素非常之少,導致公平招標后仍存在議標的情況,影響招標的科學合理性,將一部分的投標人排斥在外。
3. 存在惡意競標的情況
在招投標過程中由于市場監(jiān)管的缺失,一些承包商為了奪得中標的資格,甚至不顧市場秩序,在招投標中只是一味地惡意壓價,而不顧存在的市場風險,因此招投標存在較大的盲目性。一些中標的承包商在中標后并不能合理地進行施工,造成自身的損失,甚至使用一些非正常的手段來追加費用,而在追加不到費用時,并以停工作為威脅,造成承包商投機取巧,偷工減料的情況出現(xiàn)。同時,有的承包商還在中標后將工程項目進行分包、轉(zhuǎn)包,致使工程質(zhì)量得不到保障,甚至造成造價失控、返工費用增大的情況。
4. 計價定價模式缺乏合理性
在招投標過程中,雖然已逐步向市場計價定價模式轉(zhuǎn)變,但占據(jù)核心內(nèi)容的仍是工程計價定價模式,這種模式使得招標項目按定額計價的方式進行計費定價,與市場定價計價相比缺乏科學性。與此同時,承包商并沒有建立起企業(yè)內(nèi)部的定額,而多數(shù)的業(yè)主或招投標代理機構也只是利用定額計價的定價方式,而真正市場化的定價模式還未形成。
5. 滋生腐敗
建筑工程招投標中招投標的標準是不公開的,
而且評標中定性因素多,而定量因素少的情況,使評標缺乏合理性。并且,評標專家與招標單位往往為了自身的利益無視各項標準與規(guī)定,在私下就定好了中標的企業(yè),這種不顧市場秩序的暗箱操作、權錢交易的招投標行為導致招投標市場的混亂無序,無法切實做到公平公正。
二、建筑工程招投標中使用的評標方法
建筑工程招投標使用的方法有無標底法、經(jīng)評審的最低價法以及綜合評分法,其中最為常用的是經(jīng)評審的最低價法以及綜合評分法。
1. 無標底法
無標底法主要是在建筑工程招投標中,招標人不需要編制標底。只要在各投標單位進行報價后,去除其中的最高值與最低值,并將剩余報價的算術平均值作為衡量投標人投標報價的標準,以此確定中標單位。
2. 經(jīng)評審最低價法
合理低價法主要是在保證投標人的各商務條款都滿足招標文件后,保證各項報價在基準價的合理區(qū)間內(nèi),以此在評審后取最低投標價的投標人為中標候選人或中標人。而投標人的投標價格在經(jīng)過一定的評議及審核修改后就是投標的價格,其中最低的價格則為經(jīng)評審后的最低投標價。這種方法在使用的過程中必須重視招標初期的各項準備工作,用全方位的方法對投標人予以審核,保證其符合招標文件的要求。這種方能有效地降低投標的報價,從而減少建設成本,增加收益,并且還能抑制最低價中標的幾率。只是這一方法也有可能造成投標人聯(lián)合影響基準價情況的出現(xiàn),大大影響建筑施工的質(zhì)量,不利于監(jiān)管工作的有序開展。
3. 綜合評估法
綜合評估法主要是一種對投標單位和投標文件進行綜合的評議、量化計分的評價方法。這種評價方法將對投標單位的投標文件中的經(jīng)濟標、技術標、商務標等進行審核,并用不同的權重加以量化,從而計算出每個投標人的綜合得分情況,并將其進行排序,而排名前三的則為中標候選人;在經(jīng)過評標委員向招標人推薦后,招標人確定中標人并向中標人發(fā)出中標通知書后才確定最終情況。使用綜合評估法能對有效地綜合評價投標人的綜合能力,從而提高建筑施工的質(zhì)量,只是這種方法評標專家的主觀性會較大,因而在評估的時候難以用客觀全面的方法進行評價。
三、改善建筑工程招投標評標方法的措施
1. 使用統(tǒng)一的招標評標實施辦法
針對招投標評標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應從實際出發(fā)制定出相應的實施辦法,完善市場秩序,并使用更為合理的招標評標實施辦法。在進一步完善招標評標實施辦法時,應從國家層面入手,改進招投標管理體制,并建立一個以統(tǒng)一招投標管理的專業(yè)部門團隊,從而根據(jù)招投標中存在的問題,統(tǒng)一地制定出有效的評標實施辦法,規(guī)范評標的操作,保證評標工作開展的公正、公平、科學、合理。
2. 科學選擇評標方法
現(xiàn)行的最為常見的評標方法有經(jīng)評審最低價法與綜合評估法,而為了科學有效地完成招標工作,應根據(jù)實際的需要選擇合適的評標方法。因此應對不同評標方法的適用情況做全面的了解,并分析不同招標方法的利弊,繼而根據(jù)具體的需要來做出科學合理的選擇,促進招標工作的有效展開。
3. 明確評標方法的適用范圍
一些工程項目比較復雜,因而在選擇評標方法時更應慎重,雖然行業(yè)間有自身比較常用的評標方法,但在使用評標方法的過程中仍應根據(jù)具體的項目情況進行有效的分析。尤其是一些復雜的工程項目,由于投資額較大,通常有一些特殊的條件與要求,因而在使用評標方法時應充分地將這些因素考慮在內(nèi),從而增強評標方法使用的合理性。此外,一些項目即使用通用型的設備,最低評標法以及經(jīng)評審最低投標法也并非完全恰當。
4. 建立招標文件公開征求制度
對招標文件進行公開征求,可以對評標標準的合理性進行評定,針對評標標準的科學性合理性進行公開的征求意見,保證其對投標人沒有傾向性與歧視性。而對招標文件中的問題最有發(fā)言權的應是投標人,因為這關系到他們的切身利益,并且投標人對這行業(yè)有一定的了解,可以提出相對合理的意見,由此進一步完善招標文件。
5. 建立招投標完成后的評價機制
在招投標完成后,建立相應的評價機制有助于對項目的完成情況進行審核,并定期對招標項目進行隨機的抽取以及回訪評價。同時,可針對一些投訴舉報的項目進行評估,從而找出招標、評標過程中的優(yōu)缺點,為以后的招標工作積累經(jīng)驗,并為相關政策的制度提供所需的數(shù)據(jù)理論支持。
四、結(jié)語
綜上,在建筑工程領域,完善招投標制度,建立切實有效的評標方法尤為必要,尤其是在市場機制還不夠完善,相應的法規(guī)政策有待健全的情況下,要想完成招標項目更加困難。因而,相關人員要改進評標方法,提高招投標的科學、合理性,并逐步完善招投標市場及相關的法規(guī)政策,從根源上提高招投標質(zhì)量,以保證評標的公正合理性。
參考文獻:
[1] 姜典朝.對建筑工程招投標及評標方法的思考[J].現(xiàn)代商業(yè),2013(9):145-146.
[2] 賴震宇.建筑工程招投標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科技廣場,2011(11):195-198.
[3] 魏凱銘.建筑工程招投標及評標方法的幾點思考[J].建材與裝飾,2015(37):265,266.
(作者單位:北京天潤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