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娟
春節(jié)飯桌上,二年級的小張同學指著一張大餅,講道:“在秦朝,這叫鐵鍋油饃……”親戚朋友大為驚嘆。“這沒什么,我們‘穿越節(jié)’那天才叫厲害呢!”讓每一個太平路小學學生念念不忘的“穿越節(jié)”,是孩子們穿上傳統(tǒng)服飾,穿越到自己選定朝代的大型活動課程。在“穿越節(jié)”,既有戲劇表演《鐵犁牛耕》《孔子辦學》《扁鵲行醫(yī)》,又有擊缶傳花、投壺舞劍、飛花令、猜燈謎,還有秦朝鐵鍋油饃、漢朝豆腐宴、宋代東坡肉……聲勢浩大的“穿越節(jié)”對學生來說是游戲、是快樂、是分享、是學習,對老師來說則是歷經(jīng)3個多月精心設計的一門“生·動課程”。
“動”則“生”,“生”必“動”?!皠印笔巧l(fā)展的本質(zhì)特征?!吧诱n程”是學校秉承“精致教育、生動發(fā)展、幸福成長”的辦學思路,以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目標,構(gòu)建的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生生不息、情意盎然的“生·動”課程體系,是讓每一個孩子全面、生動、富有個性地發(fā)展,回歸兒童立場,直抵生命本真的成長平臺。
“生·動課程”包含了三個維度。一是核心奠基課程——國家課程,它是“陽光”課程,普照每一個孩子,為孩子打底子、樹根基,體現(xiàn)的是一個國家的意志。圍繞核心奠基課程,學校著眼于校本化實施,通過基于“STEAM”理念的整合,讓國家課程更加符合“太平”學生的需求與氣質(zhì)。二是拓展必修課程,包括校園節(jié)日、典禮儀式、創(chuàng)客課程和足球課程。它是陽光普照下的“沙灘”,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其中的課程,是“核心奠基課程”的補充、拓展和延伸。三是拓展選修課程,包括走班課程和社團課程。它是“海浪”,在陽光的普照下跳躍著涌向沙灘,是凸顯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充滿激情與活力的課程。
這三類課程,以“學生全面、生動、富有個性的發(fā)展”為核心,整體規(guī)劃、科學拓展、相互補充,讓課程真正成為學生發(fā)展的“跑道”。
課程,讓學習“生動”起來
關乎學生學習態(tài)度、學習過程、學習效果的最為重要的三個方面是老師、課堂與作業(yè)。為此,學校將這三方面作為校本化實施的“突破點”。
打造學生喜歡的“生動教師”。教師是學校課程建設的開發(fā)者、提供者、實施者、組織者,是課程建設的關鍵。教師的價值觀、知識觀、學生觀、發(fā)展觀等,都會影響課程建設的水平、方式和程度。因此,學校通過情境化、課程化、日?;男1九嘤?,關注教師專業(yè)態(tài)度、專業(yè)精神和專業(yè)能力的提升與發(fā)展,引領教師具有“高境界、靜狀態(tài)和智慧的行動”,鼓勵教師“自我驅(qū)動、自我學習、自我實現(xiàn)”,促使老師們充滿活力、主動學習、積極反思、不斷改變。
構(gòu)建學生喜歡的“生動課堂”。學校以構(gòu)建“生動課堂”為目標,引領各學科教師深入學習課程標準,做好全學段教學目標銜接、教學目標設計與達成的研究;引領各學科教師開展“我的學生是這樣的”研究,做到因材施教。學校改版了《教師備課手冊》,將“課程目標落實”“學習目標落實”“資源利用”和“分層作業(yè)設計”作為備課的重點,充分利用電子書包、希沃白板、微課、翻轉(zhuǎn)課堂等“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手段,聚焦“教學重難點”“合作學習點”和“素養(yǎng)提升點”等,借助多種手段服務教學,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努力讓常態(tài)的課堂“生動”起來。
設計學生喜歡的“生動作業(yè)”。學校加入了青島市“作業(yè)改革聯(lián)盟”,在專家引領下開展“作業(yè)改革研究”,以任務驅(qū)動式自主學習為策略,探索“個性化、實踐性、探索性、開放性和創(chuàng)新性”的“生動”作業(yè)內(nèi)容,實現(xiàn)輕負高效。
課程,讓思維“生動”起來
這是一節(jié)語文課。課上老師要求學生說出一句包含顏色的話。學生舉手說:“我們走在黃磚鋪就的路上”“玫瑰是紅色的”“白色的云朵”“綠色的籬笆”。老師進一步激發(fā):有沒有不尋常的關系?于是,學生的思維被打開——“黃色潛水艇”“霧霾天氣灰色的太陽”“粉色的奶牛擠出草莓味的牛奶”“紅顏知己”“我最喜歡白雪公主”……逆向思維、形象思維、發(fā)散思維等多種思維方式,讓孩子們天馬行空,興趣盎然。這樣的設計,傳遞出教師課程理念的一種變革,讓越來越多的課堂包含創(chuàng)新,讓越來越多的孩子敢想敢做。
作為“全國頭腦奧林匹克教育特色學?!?,學校不僅重視參賽學生的培養(yǎng),更加關注比賽帶給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的提升和發(fā)展,珍視帶給教師團隊的觀念與思維方式的改變。為此,學校積極研發(fā)包含“頭腦奧賽”課程在內(nèi)的創(chuàng)客類課程,在學生中普及實施。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摸索與實踐,課程目標日益清晰、課程內(nèi)容和評價逐步完善、課程實施得到有效保障,切實推動了創(chuàng)新類項目的內(nèi)涵發(fā)展。2018年,學校的“頭腦奧賽課程”被評為青島市精品課程。
優(yōu)秀的課程帶來了“連鎖效應”,學校逐漸形成了一種“文化場”,更多的老師參與到其中:每一節(jié)課、每一次談話、每一次活動……大家都用心發(fā)掘?qū)W生的“思維點”,尊重激勵,澆灌著一顆顆創(chuàng)新的種子,讓每一個孩子的思維愈加“生動”起來。
課程,讓情感“生動”起來
無論哪個維度的課程,“情感”的參與都是必不可少的。豐富的課程帶給學生的是不一樣的遇見,是更加多樣豐富的情感體驗,可以讓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fā),用學生自己的方式,更好地觀察,更好地用心感受?;谶@樣的認識,學校在課程建設中,堅持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
“你喜歡什么樣的科技活動?”“你喜歡上哪一門走班課程?”“你喜歡什么樣的老師?”“你喜歡什么樣的作業(yè)?”……孩子們充滿童真的回答有時讓人忍俊不禁,但孩子們的需要與喜好才是課程設計的出發(fā)點與歸宿。正因為有了“學生視角”,才有了讓孩子“玩瘋了”的“科技節(jié)”,才有了讓孩子“書”不釋手的“讀書節(jié)”,才有了讓爸爸媽媽都忍不住陪練的“體育節(jié)”;正因為有了“聆聽與尊重”,才有了“穿越節(jié)”上的“詩圣”與“詩仙”的辯論,明代的歷史成就才能被六年級的同學編唱成rap……
學生在做中學、在玩中學、在動手操作中學、在與人合作中學,真實的情感、真切的體驗,激活的是學生的潛能、思維和心智,“生動”著學生的童年。
課程,讓發(fā)展“生動”起來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讓孩子喜歡并且舒服,才能看到每一雙眼睛里閃動的光芒?!吧诱n程”的目標不僅是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于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發(fā)展的教育環(huán)境,給予學生充分的發(fā)展時間和空間,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fā)展,才是我們的不懈追求。
像前面提到的“穿越節(jié)”,3個月的準備時間,光實施方案就修改了11稿。這樣的精益求精,為的就是讓每一門課程真正發(fā)揮其應有的價值,讓學生不僅“參加了”,還能真正享受學習、獲得快樂。學校還重點拓展“海洋+”研究,凸顯海洋教育特色。利用學?!懊娉蠛!钡牡乩韮?yōu)勢,組織海洋研學、科學實驗、小課題研究等課程,探索實施探究式、體驗式、游戲式等學習方式,為孩子們埋下了一顆顆興趣的種子。
無論是核心課程的校本化實施、拓展必修課的精心設計,還是拓展選修課的自主選擇、門類眾多,“生·動課程”努力實現(xiàn)著滿足不同特質(zhì)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求,為學生打開一扇扇窗,感受別樣精彩的同時,讓每一個學生實實在在得到生動發(fā)展。
在期末進行的全校家長問卷中,家長對學校課程滿意率達到97%。一位家長這樣評價:“學校開設的課程很豐富,這個學期我的孩子參加了機器人和剪紙,都是他特別喜歡的。感謝學校給孩子們埋下了興趣的種子,感謝老師們教會孩子寬容他人、與人合作,無限感謝!”像這樣的評價還有很多。簡單的話語讓我們無限欣喜。
課程的有效實施讓學生們得到長足發(fā)展。在各級各類比賽和活動舞臺上,“太平”學子煥發(fā)出耀眼的光彩。僅2018年,學校在足球、科技、藝術、體育、信息技術等方面在各級各類比賽中獲得團體獎30余個,個人獎項400余人次。
適合孩子的課程才是最好的課程。我們深知課程建設任重而道遠,我們將在深度“學習—實踐—反思—完善”中扎實推進,打造精致教育,成就最好的自己。一路生動,一路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