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
公主嶺市范家屯鐵路小學始建于1952年,現有16個教學班,任課教師37人,全部建立空間。學生782名,全部建立空間,并建有家長空間1614個。
2018年9月,在公主嶺市教育局召開的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啟動大會上,長春市南關區(qū)曙光小學做了網絡學習空間應用經驗分享,這為鐵路小學提供了貼切的模板。于是,經過頂層設計,學校提出了《復制曙光模式,助力鐵小加速度》的網絡學習空間建設實施方案。
經過實踐與探索,學校通過“動起來、用起來、融起來、培起來、賽起來”五項舉措的實施,推動了空間建設應用又快又好地發(fā)展,促進了學校教師的專業(yè)成長。
動起來
宣傳發(fā)動,骨干先行。公主嶺市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啟動會后,學校立即召開會議,成立了領導團隊和應用團隊。由骨干教師組成的應用團隊分組推進,對年齡大的教師進行一對一輔導。經過充分準備后,學校召開了全體教師動員大會,使空間建設應用覆蓋全員、整體推進。
不輟行走,夯實基礎。近年來,學校主動探索契合自身的可持續(xù)的、高質量的信息化發(fā)展路徑。一是邀請專家指導,實施高位引領。學校先后邀請國家、省、市級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專家對學校的信息化工作進行專業(yè)指導;二是加入名校聯(lián)盟,共享發(fā)展成果。2015年,學校成為“樹勛+聯(lián)盟”成員。通過常態(tài)化的實地觀摩及學習交流,學校深度了解和借鑒了聯(lián)盟學校在推進信息化發(fā)展中的有力措施和豐碩成果;三是依托贊助,蓄力助發(fā)。2016年,東北師范大學軟件信息學院無償饋贈學校一套云教學平臺。云教學平臺的應用實踐,為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的推廣和應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用起來
在空間應用上,學校提出了六字方針,即“全面、精細、優(yōu)質”。在分類分項培訓的基礎上,指導教師通過個性化的設計,讓空間既有顏值,又有內涵;既具個性魅力,又有學科含金量。截至2019年3月中旬,在吉林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優(yōu)秀空間展示界面中,公主嶺市范家屯鐵路小學的教師、學生、家長空間占比都名列前茅,空間建設也得到了廣泛認可和關注。
在教學助手應用上,學校規(guī)定常規(guī)授課必須應用信息技術,其他授課必須使用教學助手,在《課堂教學能力評價標準》中,信息技術運用能力占30%,得分結果關乎教師評優(yōu)選先、評職晉級。
同時,學校鼓勵教師嘗試將教學助手融入智慧課堂。通過這些嘗試,豐富了師生們的智慧課堂體驗。
近幾年,學校也盡可能把有限的經費向設備購置、換代維護方向傾斜,努力保障學校信息技術實施的基本環(huán)境。
融起來
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支撐起一個完整的教育閉環(huán),學校也十分重視其與課堂教學、家校共育、特色課程、日常管理等方面的融合應用,要求教師全面用、熟練用、創(chuàng)新用。
培起來
在注重應用與融合的基礎上,學校也極為重視教師的培訓工作。學校的培訓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以解決實際問題為目標。培訓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線上依托中國教師研修網、吉林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線下積極參與研培活動、選擇性地參加對外交流學習活動等。同時,學校把培訓的重點放在搞好“本土化的草根培訓”上,并及時跟進。
賽起來
學校堅持以賽促用,以賽代培,鼓勵師生參賽,提高教師的應用融合能力。
2018年,學校在吉林省中小學教育信息化教師網絡空間應用案例大賽中,10人獲獎,其中3人獲一等獎。在吉林省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優(yōu)質課大賽中,10人獲獎,其中4人獲得一等獎。2019年,在公主嶺市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的學生空間評比活動中,13人獲獎,3人獲一等獎。
日前,在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度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普及活動優(yōu)秀區(qū)域和優(yōu)秀學校獲獎名單中,范家屯鐵路小學榜上有名,成為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普及活動優(yōu)秀學校。
未來,范家屯鐵路小學將從三方面推進服務平臺的應用工作,一是積極參加課題研究,提煉經驗;二是與名??臻g互動,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三是打造教師典型,讓平臺應用“質(智)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