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孔子的思想對中國的思想文化具有深遠持久的影響,孔子的仁學思想所包含的內容,對當時社會以及對后世社會發(fā)展有重要影響,具有極大的研究價值,從這三個方面簡要論述孔子的仁學思想能夠使讀者直觀的理解孔子的仁學思想。
關鍵詞:孔子;仁學;仁學的影響]
一、孔子仁學思想的內涵解析
1.孔子的仁學思想是救世良方??鬃拥娜蕦W思想在政治上的核心主要是“禮”和“仁”。禮學主要體現禮制精神,仁學則主要體現人道精神??鬃拥娜蕦W是建立在民族宗法基礎上,是在農業(yè)文明為主的時代以家族血緣關系為基礎的家天下的基礎之下。因此孔子的仁學思想就反映了做人的道理和人的本質,就應該是愛人,對人親善,富有同情心,人與人之間相親相愛,沒有殺戮,社會和諧。正是孔子對其改造,新的思想、禮樂范疇才得以逐漸成長。孔子“愛人”在政治上則采取合乎社會民情的方式,從而促進生產,使人民富足,就如“博施于民而能濟眾”(《雍也》)。
2.孔子的仁學思想是人生修為的重要方法。人生修為對人的一生具有重要的影響?!帮埵枋筹嬎?,曲朧而枕之,樂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述而》)。孔子的仁學不是假大空,不是只重視理論,而是實事求是的在實踐中獲取知識,提高能力。孔子周游列國,言傳身教,以身作則??鬃油ㄟ^在實踐中提升自身的修為,從而對其弟子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
3.孔子的仁學思想是一種個人道德主義。這是尋求自己內心的平和,心胸開闊,真正自由的人,也就是人格的獨立,道德的獨立,而不是建立在他人或者外物之上的表面的自由,膚淺的道德。正所謂“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設身處地的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推己及人,而不是極端的利己主義和利他主義,而是權衡利弊,在理解的基礎上做到真正的互愛。
4.孔子的仁學思想是一種人格魅力和人生境界。主要表現為持之以恒的決心,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泰伯》);面對生死的坦然,孔子言:“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衛(wèi)靈公》);更是一種高遠的理想,“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保ā独锶省罚?。由此一步步上升到人生境界,人生就是要有一個值得付出一生努力去實現的目標,并為之不懈奮斗,從而實現人的價值。
二、孔子仁學思想的歷史影響
1.在政治上,孔子的仁學思想主張為政以德。孔子的政治思想在亂世之中得以構造,也就是仁學與禮學的思想??鬃拥淖罡哒卫硐胧墙⑻煜聻楣拇笸鐣?。正如禮樂大同所描述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有?!笨鬃拥娜蕦W思想為后世帝王建立仁政愛民的政治環(huán)境產生的深淵持久的影響。
2.在經濟上,孔子的仁學思想主要表現為重義輕利的義利觀。不可以通過不義的行為而獲得富貴,孔子曾說“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當然,孔子也不是完全只求義而不要利,孔子也強調富貴,但是在求富貴的路上必須得是正道,“富貴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同時,孔子大膽的對經濟進行改革,承認私田的合法性,減輕賦稅徭役,還強調為政者要勤儉節(jié)約,不可奢靡,“奢則不遜,儉則固。與其不遜也,寧固”。
3.在教育上,孔子的仁學思想強調有教無類,啟發(fā)式教學。他打破了封建貴族對教育的壟斷,開創(chuàng)私學,創(chuàng)辦學校,廣泛招生,從而使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機會。孔子運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針對不同的學生運用不同的方法,深入了解學生的性格特稱和具體情況,從而開展談話法和觀察法,以此培養(yǎng)出來一大批在政治,文學德行等優(yōu)秀的人才,這也反映了孔子學而優(yōu)則仕的思想。
三、孔子仁學思想的現實影響
孔子是中華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儒家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其仁學思想又可以說是孔子學說中的核心思想,不僅對中國古代以人為主體的人文思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且對中國后世乃至世界都產生了深遠持久的影響,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孔子仁學思想對三觀的影響??鬃拥娜蕦W思想強調做人的道德和實踐,以及終極關懷的探求,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反映??鬃幼⒅貍€人道德修養(yǎng)更強調以天下大眾的命運為己任,這就要求人們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鍛煉自身的能力,從而對社會、對世界的發(fā)展做貢獻,以達到實現人生價值。這對于當今某些三觀不正,個人價值模糊的社會現象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這也是將個人的價值與社會發(fā)展聯系起來,使人們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孔子的仁學思想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影響。孔子的仁學思想是道德品質、道德責任、道德實踐的結合,注重對仁德的培養(yǎng)??鬃映珜У赖轮黧w的自我反省,就如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而》,“靜坐常思己過”,也就是通過對自身行為的反思使心靈得到平靜。首先在政治上,形成民主政治。其次在經濟上,形成新的發(fā)展理念。
3.孔子的仁學思想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首先孔子的仁學思想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理論基礎。孔子的仁學思想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豐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其次孔子的仁學思想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反思的機會。最后孔子的仁學思想為建立公平正義的教育奠定了實踐基礎。在當今社會義務教育的普及已經到達新高度,但是在教學質量,教學水平上等還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總而言之,孔子的仁學思想對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寶貴的價值。
作者簡介
楊憶雪(1994.04—),性別:女;民族:漢族;籍貫:重慶永川,就讀于西華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