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玉田
在職研究生班一位學(xué)員通過微信轉(zhuǎn)發(fā)來一幅圖片,圖片連同圖中橫幅上的中英文分別復(fù)制如下:
學(xué)會做人,學(xué)會學(xué)習(xí),學(xué)會生活
LEARN TO BE MAN; LEARN TO STUDY; LEARN TO LIVE;
筆者無法判斷這幅圖片拍的是不是上一篇文(本刊2018年10期)提到的那所既“國際”又“雙語”的學(xué)校,謹就圖上的英文“漫步”幾句。
筆者認為這三句中文真好,概括了教育的主要社會功能——或者說,教育應(yīng)當孜孜矻矻地追求發(fā)揮的主要作用,勉勵學(xué)生全面發(fā)展。
這三句話一看就懂,但英文版則一看就懵,再看更懵。而愿意多看一眼的人,更有可能是與這個學(xué)校關(guān)聯(lián)較大的。橫幅掛在那里,不知已被多少學(xué)生、家長、訪客、海外合作方攝入鏡頭并珍藏。
英文版有問題,溝通效益和交際效果與懸掛橫幅的初衷南轅北轍——與本文標題有關(guān)的便是這一點。
隨后布置給了英語專業(yè)二年級的五個學(xué)生,收到的五個譯文復(fù)制如下。為方便討論,在每個譯文前加了一個英文字母,表示對譯文質(zhì)量的判斷,并以黑體加粗的形式指出問題所在。D表示“錯”,C表示“差”,B表示“對”,A則表示“又對又好”。
D1. Learn to make man; learn to study; learn to live;
D2. Learn how to be a man; Learn how to study; Learn how to live;
D3. Learning to be civilized; Learning to know; 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C. LEARN TO HAVE GOOD MANNERS; LEARN TO STUDY; LEARN TO LIVE A LIFE.
B. Learn to Behave; Learn to Learn; Learn to Live.
一并附上兩個機器翻譯的版本。譯文D4是使用百度翻譯得到的,D5用的是谷歌翻譯。
D4. Learn to be a man, learn to learn, and learn to live
D5. Learn to be a person, learn to learn, learn to live
下面議論一下以上譯文的主要問題,與標題關(guān)聯(lián)不大。
譯文問題多,且問題的性質(zhì)相對類型化,對此筆者早已見怪不怪了。多少有些出人意料的是:原譯文分句之間用了分號,而五個學(xué)生的譯文無一例外也都用了分號。C和B的句末使用了句號,必須表揚。另外,原文后面兩個分句之間沒有增加and,而這五個譯文無一例外地,也都沒有增加and。八個譯文中只有百度版增加了這個連詞,是對的做法。
所謂類型化是指,譯文主要按照漢語原文的表層結(jié)構(gòu)進行單詞對譯。英語中可以對應(yīng)某一漢語字或詞的詞匯比較多,因此不同的譯文版本可以采用不同的詞,比如說原文的一個“人”字,現(xiàn)有八個譯文中共有五個使用了man、a man、a person三種譯法,但譯文多樣化的背后仍然是單詞對譯的類型。
譯文D1的man沒有冠詞,容易形成多種歧義。D2及D4在man之前增加了不定冠詞,必須夸贊,但圖片所指的學(xué)校并非男校,學(xué)生中有女生且占多數(shù)。讓班上的女孩子學(xué)會做男人,難度有點兒大,也顯得所在學(xué)校有點兒不務(wù)正業(yè)。
再比如漢語原文的“做人”,它與“做飯”這一動賓結(jié)構(gòu)的構(gòu)成形式相同,但“做”字的具體含義不同?!白鲲垺薄白霾恕薄白鍪隆敝愂莿淤e結(jié)構(gòu)的詞組,而“做人”雖說也是動賓結(jié)構(gòu),卻是一個詞,自成一個特定的語意,與動補結(jié)構(gòu)的“學(xué)會”構(gòu)成一個句子。譯文D1的黑體部分的意思不是自己怎么做人,變成“制作(他)人”了,正是簡單化單詞對譯的結(jié)果。英語中的確有“He’ll make a good hubby.”和“She’ll make a good wife.”這類表達,但句型與D1并不相同,不足為訓(xùn)。
比較好的做法是根據(jù)原文的意思翻譯,語意當先,語法詞法都為表達一個完整真切的“意思”服務(wù)。譯文D3、C和B就這樣努力了,必須點贊!只是詞隨義生,所以需要聯(lián)系詞語的聯(lián)想含義;只是義隨境生,所以應(yīng)當考慮具體的上下文。比如說D3中用了civilized,便是“有詞無句”,即詞義的確體現(xiàn)了“做人”的詞義,但語意可能暗含這些學(xué)生“此前甚至目前很淘氣老闖禍甚至還很野蠻”。C的to have good manners以及B的learn to behave也會引發(fā)類似的聯(lián)想——但似可用于某些班級(比如說未成年人違法后組織矯正教育,或為部分淘氣包專門安排了一兩次活動),或者說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成立,所以打分高一些。谷歌版的a person與D1中的man單獨使用時的義項之一類似,仿佛在說教室里坐著的目前還不是人——暫且只能這么替它打圓場了。
此外,D3的live together和C的live a life也都表現(xiàn)出了嘗試著再現(xiàn)原文“意思”的良好意圖,但因具體選詞力度不夠而令人扼腕。筆者的推測是,譯者沒有簡單的單詞對譯,想到了要表達出“(學(xué)會)在學(xué)校一起生活”這個“意思”,翻譯思路是對的,但未能注意到英語的live together那可就是全班同學(xué)真的共同起居了。C的live a life是個典型的“無值”短語,在life之前加個good之類的“正值”詞就有“意思”了,就值得對別人說了。
如果哪位讀者認定筆者還沒說清楚,請您自行面壁五秒鐘,想象著有人對您和顏悅色地建議你要live a life的話,您該怎么回答。
眾所周知,翻譯是主觀題。筆者認為,不應(yīng)該有“標準譯文”這樣的東西,下面的六個譯文僅供參考。這個橫幅掛在教室里,如果理解為是學(xué)校對學(xué)生的勉勵或建議,似乎A1和A2可以反映這一“意思”。如果理解為是以學(xué)生自己的角度來自我鞭策或自我要求,也許可以認為A3和A4比較達意。
A1. Learn how to conduct yourself, learn how to study, and learn how to live a useful life.
A2. You will learn /You should learn /You are learning /You’ll be learning
1. how to better yourselves,
2. how to better learn,
3. how to live a meaningful life.
A3. Learning to be a better myself, learning how to learn, and learn how to live.
A4. I’ll learn /We’ll learn /We are learning /We’ll be learning
1. how to become better
2. how to learn better, and
3. how to live better
特別說明:掛橫幅是適于中文表達的媒介之一,但不太適合英語。A2和A4那樣的列表形式較為適合英語的同義表達,也是常見的形式。
這種語境下如果采用列表式敘述,則列表末尾要么都用標點符號(譯文A2是這么做的),要么都不用(A4是這么做的)。
漢語講究字詞對仗(這三句話其實并不對仗,取其各句四個字,看上去工整之意)、句意排比遞進,而英語相對注重表達一個具體的操作性強的語意。如果愿意關(guān)注兩種語言的相互轉(zhuǎn)換方面一些規(guī)律性的方法,可能A5和A6也可供作參考,其中A6尤為注重一個“意思”的具體化表達。
A5. Learn to become a better student by learning how to learn and how to live.
A6. You can become a good community member only by learning how to learn and how to spend every day.
內(nèi)容方面,筆者特意采用了不同的詞語及其搭配;其實大多是可以相互替換的。此外,漢語原文的“學(xué)會生活”一句還可改為how to make the best of everyday、how to make the most out of everyday之類。A5及A6中的how to learn還可加詞改為how to better learn,A5的to live之后及A6的spend之前還可加上meaningfully一詞。這么看來,變體表達可以說相當多樣化的。竊以為,這些版本也許還有這樣那樣的可以商榷的地方,但大體上都有助于再現(xiàn)漢語原文“學(xué)會做人,學(xué)會學(xué)習(xí),學(xué)會生活”的本意,有利于與英語國家的人實現(xiàn)溝通。
當然,筆者堅信山外青山天外天,一定會有更多更好的其他表達。比如說原文“做人”的一個義項是待人接物,但感覺還有其他所指。本文的目的,與本欄同一系列的其他文章一樣,在于示意尚有時間學(xué)習(xí)的學(xué)生,能夠在考個好分數(shù)的同時,更多地關(guān)注基礎(chǔ)的英語應(yīng)用能力及自我培養(yǎng),力爭在大學(xué)畢業(yè)時達到高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