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軍
在情感的世界里,親情無疑是最美的畫卷!在那一幅幅的畫卷里,有像山峰一般沉穩(wěn)的父親,也有像流水一般溫柔的母愛……如此動人的親情,不失為作文取材的寶庫。著名作家遲子建的這篇《龍眼與傘》,或許能夠為大家打開一扇美麗的窗口。透過字里行間,同學們一定能夠找到親情類作文的出彩技巧。
【名家美文】
去年,我在故鄉(xiāng)寫作長篇《額爾古納河右岸》。四月中旬的一個下午,正寫得如醉如癡,電話響了,是媽媽打來的。她說,我就在你樓下,下雪了,我來給你送傘,今天早點兒回家吃飯吧。沒有比寫到亢奮處遭受打擾更讓人不快的了。我懊惱地對媽媽說:“雪有什么可怕的,我用不著傘,你回去吧,我再寫一會兒。”媽媽說:“我看雪中還夾著雨,怕把你淋濕,你就下來吧!”我終于忍耐不住了,沖媽媽無理地說:“你也是,來之前怎么不打個電話,問問我需不需要傘?我不要傘,你回去吧!”
我掛斷了電話。聽筒里的聲音消逝的一瞬,我馬上意識到自己犯了最不可饒恕的錯誤!我跑到陽臺,看見飛雪中的母親撐著一把天藍色的傘,微弓著背,緩緩地朝回走。她的腋下夾著一把綠傘,那是為我準備的啊。我想喊住她,但羞愧使我張不開口,只是默默地看著她漸行漸遠。也許是太沉浸在小說中了,我竟然對春雪的降臨毫無知覺。從地上的積雪看得出來,它來了有一兩個小時了。確如媽媽所言,雪中夾雜著絲絲細雨,好像殘冬流下的幾行清淚。做母親的,怕的就是這樣的淚水會淋濕她的女兒?。《覅s粗暴地踐踏了這份慈愛!
從陽臺回到書房后,我將電腦關閉,站在南窗前。窗外是連綿的山巒,雪花使遠山隱遁了蹤跡,近處的山也都模模糊糊,如海市蜃樓。山下沒有行人,更看不到鳥兒的蹤影。這個現(xiàn)實的世界因為一場春雪的造訪,而有了虛構的意味??磥砝咸煲苍趽]灑筆墨,書寫世態(tài)人情。我想它今天捕捉到的最辛酸的一筆,就是母親夾著傘離去的情景。
雪停了,黃昏了。我鎖上門下樓,回媽媽那里。做了錯事的孩子最怕回家,我也一樣。朝媽媽家走去的時候,我覺得心慌氣短。媽媽分明哭過,她的眼睛紅腫著。我向她道歉,說我錯了,請她不要傷心了,她背過身去,又抹眼淚了。我知道自己深深傷害了她。我雖然四十多歲了,在她面前,卻依然是個任性的孩子。母親看我真的是一副悔過的表情,便在晚餐桌上,用一句數(shù)落原諒了我。她說:“以后你再寫東西時,我可不去惹你!”
《額爾古納河右岸》初稿完成后,我來到了青島修改。那正是春光融融的五月天。有一天午后,青島海洋大學文學院的劉世文老師來看我,我們坐在一起聊天兒。她對我說,她這一生,最大的傷痛就是兒子的離世。劉老師的愛人從事科考工作,長年在南極,而劉老師工作在青島。他們工作忙,所以孩子自幼就跟著爺爺奶奶在沈陽生活。十幾年前,她的孩子從沈陽的一個游樂園的高空意外墜下身亡。事故發(fā)生后,沈陽的親屬給劉老師打電話,說她的孩子生病了,想媽媽,讓她回去一趟。劉老師說,她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坐上開往沈陽的火車后,腦子里全都是兒子的影子。她黯然神傷的樣子引起了別人的同情。有個南方籍旅客抓了幾顆龍眼給她。劉老師說,那個年代龍眼在北方是稀罕的水果,她沒吃過,她想兒子一定也沒吃過。她沒舍得吃一顆龍眼,而是一路把它們攥在掌心,想著帶給兒子……
那個時刻,我的眼前驀然閃現(xiàn)出春雪中媽媽為我送傘的情景。母愛就像傘,把陰晦留給自己,而把晴朗留給兒女。母愛也像那一顆顆龍眼,不管表皮多么干澀,內里總是深藏著甘甜的汁液。
(摘自南方出版社《時文選粹》,2019年版,有刪節(jié))
【技巧借鑒】
面對這類尋常小事,作家是如何挖掘出美得讓人驚訝的親情的呢?有兩種技巧,顯得格外重要。
1.在細小事件中挖掘情感。有位特級教師說過,凡是與“一”有關的素材,都是寫作的好材料。這一說法,對于寫作親情類作文,可謂金玉良言?!洱堁叟c傘》一文,前半部分,寫是其實只是“一把傘”,可當作家將這“一把傘”放到冰天雪地的環(huán)境中,放到一位“微弓著背”的母親身上的時候,便頓時有了動人的效果;文章后半分部,寫的也只是“幾顆龍眼”,可當作家將這“幾顆龍眼”放到貧窮年代,放到一位痛失愛子的母親身上的時候,誰還能控制得住感動的眼淚呢?在“細”字上做文章,不失為情感作文出彩的關鍵。
2.在獨特環(huán)境中襯托情感。含蓄而美好的情感,往往需要巧妙的襯托。這篇美文,由于有了對雨雪的細膩描寫,這份母女之情才顯得格外溫暖而震撼人心。本文之所以插敘朋友痛失愛子的情節(jié),其實是為了引出自己對母親舉動的理解,引出自己對母愛的深切體驗。如果沒有后面插敘的這一情節(jié),這份情感或許便無法揭示得如此真切而令人難以忘懷。
【我仿我秀】
接連幾場秋雨之后,山間的小徑鋪上了一層厚厚的黃葉。一陣晚風吹過,我不禁打了個寒戰(zhàn)。天色越來越暗,怕是又要下雨了。不能不回家了,誰讓我把生活費弄丟了。那可是三百塊錢哪,真怕把父親氣病。
家門已經近在咫尺,可我像背了淋濕的稻草,渾身無力,腳下拖著千斤重量,移動得越來越緩慢。見有人來,樹枝上的喜鵲呱呱呱地叫了起來,我心中的沉重已經變成了緊張。想到父親早出晚歸的情景,他在外辛苦地奔波,我心如刀絞。我該如何告訴爸爸呢?
進了家門,我不敢出聲,三步并作兩步地朝屋內走去?!盎貋砝玻 笔煜さ穆曇魪膹N房傳來,我不敢回頭?!梆I了吧?”媽媽的聲音一如既往的溫柔,就像是被蜂蜜浸泡過一樣。可今天聽在心里,如針刺般的痛。我忍不住對媽媽講了丟錢的事。媽媽眼睛一瞪,差點兒驚掉了手上的火鉗。這怎么不叫人難過呢?對尋常家庭來說,三百元錢或許不是什么大意思,但在我們家里,那是一個月的生活費!媽媽終于開口了,“別難過……只是莫告訴你爸?!蔽以僖部刂撇涣俗约旱那榫w,猛地撲進了媽媽的懷里,嚶嚶地哭起來。
晚上,躺在床上翻來覆去。那一夜,我徹夜無眠。
早晨6點鐘,大山里滿是霧氣,爸爸像往常一樣送我到鎮(zhèn)上車站。一路上,我攥著媽媽給的一百元錢,捏得緊緊的,生怕它又離我而去。一路上,爸爸沒有說話,唯有一前一后的走路聲,打破了黎明的寂靜。終于,他止住了腳步,微微抬起右手,拿出一塊方巾,層層打開,“這是兩百元錢,以后不能再那么粗心了。”我不敢相信,爸爸竟然沒有責罵,甚至語氣比往常還輕柔了許多,就像沒有發(fā)生過這件事一樣。濃霧中,我早已淚眼婆娑。不過我感到,爸爸是用顫抖的手把錢送到了我手里。剎那間,我分明看到了他眼角上的霧水、斑白的頭發(fā)以及臉上深深的皺紋。
坐上汽車,一縷陽光突破濃霧,照在爸爸的臉上,又照向車窗內的我,多么明亮,多么溫暖。我在心里默默祈禱,愿這愛的陽光,永遠照耀在我的心田。
我心溫暖:
文章所敘之事并不大,然而作者卻仿佛經歷了一次心靈地震。之所以能夠將親情寫得如此動人,主要得益于兩點。一是細節(jié)逼真。上車前的場面重在動作描寫,無論是我的一“攥”一“捏”,還是父親的一“抬”一“拿”,精準貼切。二是烘托巧妙。文章或情隨景到,或景因情生,格外出彩。開篇時的秋雨寒風,收束時的溫暖陽光,巧妙地反映了女兒情感的變化,讓文章呈現(xiàn)了情景交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