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的黨支部引導和監(jiān)督企業(yè)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guī),團結凝聚職工群眾,依法維護各方合法權益,建設企業(yè)先進文化,促進企業(yè)健康發(fā)展。
答:社會組織中的黨支部引導和監(jiān)督社會組織依法執(zhí)業(yè)、誠信從業(yè),教育引導職工群眾增強政治認同,引導和支持社會組織有序參與社會治理、提供公共服務、承擔社會責任。
答:事業(yè)單位中的黨支部保證監(jiān)督改革發(fā)展的正確方向,參與重要決策,服務人才成長,促進事業(yè)發(fā)展。事業(yè)單位中發(fā)揮領導作用的黨支部,對重大問題進行討論和做出決定。
答:流動黨員黨支部,組織流動黨員開展政治學習,過好組織生活,進行民主評議,引導黨員履行黨員義務,行使黨員權利,充分發(fā)揮作用。對組織關系不在本黨支部的流動黨員民主評議等情況,應當通報其組織關系所在黨支部。
答:離退休干部職工黨支部宣傳執(zhí)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根據黨員的實際情況,組織參加學習,開展黨的組織生活,聽取意見建議,引導他們結合自身實際發(fā)揮作用。
答:黨支部黨員大會是黨支部的議事決策機構,由全體黨員參加,一般每季度召開1次。黨支部黨員大會的職權是:聽取和審查黨支部委員會的工作報告;按照規(guī)定開展黨支部選舉工作,推薦出席上級黨代表大會的代表候選人,選舉出席上級黨代表大會的代表;討論和表決接收預備黨員和預備黨員轉正、延長預備期或者取消預備黨員資格;討論決定對黨員的表彰表揚、組織處置和紀律處分;決定其他重要事項。村、社區(qū)重要事項以及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事項,必須經過黨支部黨員大會討論。黨支部黨員大會議題提交表決前,應當經過充分討論。表決必須有半數(shù)以上有表決權的黨員到會方可進行,贊成人數(shù)超過應到會有表決權的黨員的半數(shù)為通過。
答:黨支部委員會是黨支部日常工作的領導機構。黨支部委員會會議一般每月召開1次,根據需要可以隨時召開,對黨支部重要工作進行討論、做出決定等。黨支部委員會會議須有半數(shù)以上委員到會方可進行。重要事項提交黨員大會決定前,一般應當經黨支部委員會會議討論。
答:黨員人數(shù)較多或者黨員工作地、居住地比較分散的黨支部,按照便于組織開展活動原則,應當劃分若干黨小組,并設立黨小組組長。黨小組組長由黨支部指定,也可以由所在黨小組黨員推薦產生。黨小組主要落實黨支部的工作要求,完成黨支部安排的任務。黨小組會一般每月召開1次,組織黨員參加政治學習、談心談話、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等。
答:黨支部黨員大會、黨支部委員會會議由黨支部書記召集并主持。書記不能參加會議的,可以委托副書記或者委員召集并主持。黨小組會由黨小組組長召集并主持。
答:黨支部應當嚴格執(zhí)行黨的組織生活制度,經常、認真、嚴肅地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zhàn)斗性。黨員領導干部應當帶頭參加所在黨支部或者黨小組組織生活。
答:黨支部應當組織黨員按期參加黨員大會、黨小組會和上黨課,定期召開黨支部委員會會議?!叭龝徽n”應當突出政治學習和教育,突出黨性鍛煉,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主要內容,結合黨員思想和工作實際,確定主題和具體方式,做到形式多樣、氛圍莊重。黨課應當針對黨員思想和工作實際,回應普遍關心的問題,注重身邊人講身邊事,增強吸引力、感染力。黨員領導干部應當定期為基層黨員講黨課,黨委(黨組)書記每年至少講1次黨課。黨支部每月固定1天開展主題黨日,組織黨員集中學習、過組織生活、進行民主議事和志愿服務等。主題黨日開展前,黨支部應當認真研究確定主題和內容;開展后,應當抓好議定事項的組織落實。對經黨組織同意可以不轉接組織關系的黨員,所在單位黨組織可以將其納入一個黨支部或者黨小組,參加組織生活。
答:黨支部每年至少召開1次組織生活會,一般安排在第四季度,也可以根據工作需要隨時召開。組織生活會一般以黨支部黨員大會、黨支部委員會會議或者黨小組會形式召開。組織生活會應當確定主題,會前認真學習,談心談話,聽取意見;會上查擺問題,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明確整改方向;會后制定整改措施,逐一整改落實。
答:黨支部一般每年開展1次民主評議黨員,組織黨員對照合格黨員標準、對照入黨誓詞,聯(lián)系個人實際進行黨性分析。黨支部召開黨員大會,按照個人自評、黨員互評、民主測評的程序,組織黨員進行評議。黨員人數(shù)較多的黨支部,個人自評和黨員互評可以在黨小組范圍內進行。黨支部委員會會議或者黨員大會根據評議情況和黨員的日常表現(xiàn)情況,提出評定意見。民主評議黨員可以結合組織生活會一并進行。
答:黨支部應當經常開展談心談話。黨支部委員之間、黨支部委員和黨員之間、黨員和黨員之間,每年談心談話一般不少于1次。談心談話應當坦誠相見、交流思想、交換意見、幫助提高。黨支部應當注重分析黨員的思想狀況和心理狀態(tài)。對家庭發(fā)生重大變故和出現(xiàn)重大困難、身心健康存在突出問題等情況的黨員,黨支部書記應當幫助做好心理疏導;對受到處分處置以及有不良反映的黨員,黨支部書記應當有針對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答:有正式黨員7人以上的黨支部,應當設立黨支部委員會。黨支部委員會由3至5人組成,一般不超過7人。黨支部委員會設書記和組織委員、宣傳委員、紀檢委員等,必要時可以設1名副書記。正式黨員不足7人的黨支部,設1名書記,必要時可以設1名副書記。
答:村、社區(qū)黨支部委員會每屆任期5年,其他基層單位黨支部委員會一般每屆任期3年。黨支部委員會由黨支部黨員大會選舉產生,黨支部書記、副書記一般由黨支部委員會會議選舉產生,不設委員會的黨支部書記、副書記由黨支部黨員大會選舉產生。選出的黨支部委員,報上級黨組織備案;黨支部書記、副書記報上級黨組織批準。黨支部書記、副書記、委員出現(xiàn)空缺,應當及時進行補選。確有必要時,上級黨組織可以指派黨支部書記或者副書記。建立健全黨支部按期換屆提醒督促機制。根據黨組織隸屬關系和干部管理權限,上級黨組織對任期屆滿的黨支部,一般提前6個月以發(fā)函或者電話通知等形式,提醒做好換屆準備。對需要延期或者提前換屆的,應當認真審核、從嚴把關,延長或者提前期限一般不超過1年。(本文摘編自黨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