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俊霞
美食家蔡瀾說,媽媽燒的菜最好吃。但在我們家,老爸燒菜是一絕,看似普通的白菜蘿卜,他都能做得色香味俱全。
民以食為天,老爸深諳這句話的含義。小時候,家里的日子并不富裕,平時很難見到葷腥,只有過年時才能吃上幾塊豬肉。老爸最拿手的是紅燒肉,肥而不膩,入口即化,每年這時我都往廚房跑得最勤,端一只小碗,爸爸給我夾幾塊肉,片刻工夫,我便風卷殘云,吃完了再跑去廚房。
我對吃不太講究,也不挑食,但生病的時候,卻變得非常嘴饞,挑剔,老爸就變著法子給我做好吃的。我喜歡吃帶餡的面食,他就調餡包餃子、蒸包子;我喜歡吃魚,他就做各種各樣的魚,黃花魚用來煎,鯉魚用來紅燒,鯽魚用來清蒸……一條魚,我一個人能吃大半條,老爸和老媽幾乎只能吃魚頭和魚尾。
長大后,我一直在外地工作,很少能吃到老爸燒的菜。我的口味變得越來越清淡,而老爸的口味依舊很重,以咸辣為主。但我每次回家,老爸燒菜都是以我的口味為主,盡量少放鹽。只要一回到父母身邊,感覺每天都像過節(jié),飯桌上總是有葷有素,有菜有湯。老爸燒的菜看在眼里賞心悅目,吃到嘴里唇齒留香。
老爸沒學過烹飪,但他對煎炸烹炒有一種天生的敏銳。早些年,農(nóng)村紅白喜事的酒席都是由老爸掌勺,現(xiàn)在上了年紀,他便不在公共場合顯露廚藝。但只要我在家,老爸總是搶著下廚,看著我吃光盤子里的菜,就是老爸最高興的事。
一家一世界,一味一天下。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于品嘗爸媽燒的菜,這種獨一無二的味道,我終生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