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彈一星”元勛挑起兩彈一星重擔時,平均年齡40歲?!澳鞘且粋€年紀輕輕干大事,年紀輕輕就丟性命的時代?!笨茖W工作者何嘗不是戰(zhàn)士,他們舍棄家庭、親人、待遇,甚至生命,只為祖國立于世界之林。如今,年輕一代不斷接力,在各大科學工程之中挑起大梁??萍剂?,將是未來的關鍵。正如習近平所說:“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科技就有前途,創(chuàng)新就有希望。”
2018年12月1日,華為公司首席財務官孟晚舟被加拿大當局拘押一事,引發(fā)全球關注。對于美國的政治圖謀,國際社會看得非常清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杰佛里·D·薩克斯指出,華為是中國最重要的技術公司之一,因此也是特朗普政府為減慢或阻止中國向高科技領域邁進而針對的主要目標。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指出:“孟晚舟事件意味著科技冷戰(zhàn)的開始。”
英國《經(jīng)濟學人》周刊網(wǎng)站文章指出,美國和中國之間最重要的沖突是21世紀圍繞技術的戰(zhàn)爭。細觀此次中美貿(mào)易爭端可以發(fā)現(xiàn),其表象是美國對其所謂“不公平”貿(mào)易展開調(diào)查,進而采取增稅、限制進口等措施,但其實質(zhì),是遏制中國的高科技產(chǎn)業(yè)發(fā)展。2015年,中國提出“中國制造2025”戰(zhàn)略計劃,推動發(fā)展人工智能、半導體、電動汽車和商用飛機等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使中國早日躋身世界制造強國行列。隨著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步伐不斷加快,西方國家逐漸感受到強大的競爭壓力。
科技力,將是未來的關鍵。
這種態(tài)勢,伴隨著新中國成長的一代人不會感到陌生。那時,憑借著國家重大科學項目,新中國拿到了“大國俱樂部”的“入場券”。那時,我們現(xiàn)在稱為“兩彈一星”元勛的人們還滿頭青絲,風華正茂。挑起兩彈一星重擔時,老一代科學家的平均年齡40歲。他們用滾燙的青春托舉起大國重器,直奮斗至皓首蒼顏。
這樣的情況并不只存在于某一領域,也不只停留在某一時刻?!?0后”、“85后”、“90后”、“95后”以及未來的“00后”,這些群體不斷接力,在各種國家重大專項、大科學工程之中挑起大梁:長征七號火箭的發(fā)射架旁,一群平均年齡不足35歲的科研人員夜以繼日;擔綱研發(fā)C919大型客機的中國商用飛機責任有限公司,35歲以下的年輕人占70%以上……無論是在載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測等國家重點工程領域,還是在量子通信、中微子振蕩、高溫鐵基超導等基礎研究領域,都活躍著年輕人的面孔。他們續(xù)寫出更多“中國傳奇”。
這如同一個隱喻?!澳贻p”和“重任”兩個詞在人們的印象中往往是不相匹配的,年輕的面孔和巨大的成就所形成的反差,往往更加鼓舞人心。
金一南在《苦難輝煌》中有這樣一段話:“那是一個充滿了熱血的時代,只能是年輕人的時代,是一個年紀輕輕干大事,年紀輕輕就丟性命的時代?!闭f的是新中國成立前,卻分明也講出了新中國成立后。
科學工作者何嘗不是戰(zhàn)士,他們舍棄家庭、親人、待遇,甚至生命,只為祖國立于世界之林!
毛澤東特別推崇志氣、熱氣、生氣、豪氣、朝氣之類的“青年之氣”。1955年,他提出:“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957年11月17日,毛澤東在蘇聯(lián)莫斯科大學的講話中提出:“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018年5月28日,習近平在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青年是祖國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創(chuàng)新的未來。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科技就有前途,創(chuàng)新就有希望?!?/p>
因為青年的奮斗和付出,古老而年輕的中國再次煥發(fā)出更加蓬勃向上的生機。青年人的夢想有多雄奇,青年人的奮斗有多努力,中國就有多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