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暢 李馥含 黃廣明 李思德 易宣
“中國最著名的鄉(xiāng)黨委書記”
李昌平憋不住,有滿肚子的實話、真話要對人講。最終他選擇了一個特殊的傾訴對象——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镕基
“我懷著對黨的無限忠誠,對農民的深切同情,含著淚水給您寫信。我要對您說的是:現(xiàn)在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yè)真危險!……”
19年前的春耕時節(jié),深感“農民負擔過重,實在找不到出路”的李昌平連夜寫了一封信,題為《一個鄉(xiāng)黨委書記的心里話》。猶豫幾日后,李昌平在2000年3月8日用平郵將信寄出,郵資8分錢,信封上寫著“國務院總理朱镕基(收)”。至于朱镕基能否收到,李昌平也沒把握。
誰知,“3月27日總理就派人(調查組)來了?!?019年1月20日,離開體制多年的李昌平,坐在他創(chuàng)建的中國鄉(xiāng)村規(guī)劃設計院(簡稱“中國鄉(xiāng)建院”)辦公室里,回憶了當年“捅下的婁子”。
一番“心里話”引起舉國上下對“三農”問題的聚焦和中央的高度重視,也在監(jiān)利縣引發(fā)一場聲勢浩大的改革。2000年底,《南方周末》第一次組織讀者投票評選年度人物,李昌平高票當選。他也因此成為“中國最著名的鄉(xiāng)黨委書記”。
他選擇了一個特殊的傾訴對象——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镕基
1982年大學畢業(yè)后,李昌平放棄留城工作的機會,自愿申請到湖北省監(jiān)利縣周河公社工作。
“周河公社是我的家鄉(xiāng),此后我在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崗位上‘三起三落’,基本沒有特別值得一提的建樹,但錯誤犯了不少,錯事做了太多。”1999年12月被任命為監(jiān)利縣棋盤鄉(xiāng)黨委書記時,李昌平已是第四次擔任鄉(xiāng)黨委書記的職務。
到職兩個多月,李昌平目睹農民負擔一年比一年重,村級集體虧空一年比一年多,鄉(xiāng)鎮(zhèn)財政赤字一年比一年大。更糟糕的是,真話無處說?!吧霞夘I導來聽農民增收就高興,匯報農民減收就批評人?!?/p>
李昌平憋不住,有滿肚子的實話、真話要對人講。最終他選擇了一個特殊的傾訴對象——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镕基。
2000年2月10日,他連夜寫下4000余字的信。信中,李昌平歷數(shù)其親眼目睹的農村現(xiàn)狀,并給出了解決“三農”問題的建議。一個月后,他稍作修改,終于將信寄出。
這封題為《一個鄉(xiāng)黨委書記的心里話》,被當?shù)厝朔Q為“建國以來監(jiān)利縣影響最大”的信,信中寫道———
我叫李昌平,今年37歲,經濟學碩士,在鄉(xiāng)鎮(zhèn)工作已有17年,現(xiàn)任湖北省監(jiān)利縣棋盤鄉(xiāng)黨委書記。我懷著對黨的無限忠誠,對農民的深切同情,含著淚水給您寫信。我要對您說的是:現(xiàn)在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yè)真危險!
一、開春以來,我們這兒的農民快跑光了。連續(xù)20多天來,“東風”大卡車(坐不起客車)沒日沒夜地滿載著“外出打工”的農民奔向祖國四面八方的城市。我們鄉(xiāng)有40000人,其中勞力18000人?,F(xiàn)在外出25000人,其中勞力15000人。今年人員外流和往年比有新的特點:一是盲流。過去一般是有目的流動,今年多數(shù)農民是抱著“運氣”和“要死也要死在城市,下輩子不做農民”的負氣心情外出。二是人數(shù)多、勞力多。過去外出打工的主要是女孩和部分富余勞力,現(xiàn)在是男女老少齊外出。三是棄田撂荒的多。過去出門一般都待田轉包出去后再出門,今年根本不打招呼就走人。外出的人數(shù)還在上升,估計今年全鄉(xiāng)棄田棄水面積將達到35000畝,占全鄉(xiāng)總面積的65%?,F(xiàn)在我們全力以赴做調田轉包工作,估計今年至少要撂荒20000畝以上。
二、我們這兒的田畝負擔有200元/畝,另外還有人頭負擔100-400元/人不等。兩項相加350元/人畝左右。一家五口種地8畝,全年經濟負擔2500-3000元(不含防汛抗災,水利等勞動負擔)。農民種地畝產1000斤谷子(0.4元/斤),僅僅只能保本(不算勞動負擔)。80%的農民虧本,農民不論種不種田都必須繳納人頭費,宅基費,自留地費,喪失勞動力的80歲的老爺爺老奶奶和剛剛出生的嬰兒也一視同仁交幾百元錢的人頭負擔。由于種田虧本,田無人種,負擔只有往人頭上加,有的村人頭負擔高過500多元/人。我經常碰到老人拉著我的手痛哭流淚盼早死,小孩跪到我面前要上學的悲傷場面……
三、1995年,約有85%的村有積累,現(xiàn)在有85%的村有虧空,平均每村虧空不少于40萬元。90%的村有負債,平均負債60萬元以上,月利率20‰。1995年約有70%的鄉(xiāng)鎮(zhèn)財政有積累,現(xiàn)在90%的鄉(xiāng)鎮(zhèn)財政有赤字,平均赤字不少于400萬元,平均負債不少于800萬元,月利率高達15‰。村級負債每年增加10-15萬元,鄉(xiāng)級負債每年增加150萬元左右。
農民負擔一年比一年重,村級集體虧空一年比一年多,鄉(xiāng)鎮(zhèn)財政赤字一年比一年大。我們棋盤鄉(xiāng)不搞任何建設只交上面的稅費,發(fā)干部的工資,支付負債款利息,收支兩品,鄉(xiāng)村每年凈虧1000萬元。這樣下去,基層組織和政府怎么運轉?
四、1990年棋盤鄉(xiāng)吃稅費的干部不過120人,現(xiàn)在超過340人,并且這種增長的勢頭無法得到控制。新上任的領導無法頂住內外壓力,不得不濫用權力安排一幫子人吃“皇款”,年年有新官,干部增長何時休?……農民怎么受得了!
……
六、中央扶持農業(yè)的政策,保護農民積極性的政策,很難落到實處。近年來,沒有對農民發(fā)放過貸款,即使有極個別的,其月利率在18‰以上(高利貸)。沒有按保護價收過定購糧,相反,國家收糧還要農民出錢做倉容。國家不收糧,農民自己消化還要罰款,甚至還要沒收。農民負擔年年喊減,實際負擔額極個別地方雖沒有增加,但農民收入下降了,相對負擔卻是年年加重的……
七、謊言講一百遍便像是真理?,F(xiàn)在真話無處說。上級領導只聽農民增收就高興,匯報農民減收就批評人。有典型,無論真假,就記錄、就推廣?;鶎痈刹坑^言察色,投領導所好,到處增產增收,形勢大好。所以真話也聽不到了。如果有人講真話、實話,馬上就有人給扣上“政治上不成熟,此人靠不住”的帽子。我今天給您寫信報告基層情況是一名基層黨員應做的工作,是講政治、講正氣的表現(xiàn),是符合黨章規(guī)定的??墒俏覅s經歷了近三個月的思想斗爭,因為我自己也覺得給您寫信是“不成熟”的表現(xiàn),是“靠不住”的表現(xiàn)……現(xiàn)在做一名不出假典型,不報假數(shù)字,不違心說話,不違心做事,做實事求是的干部太難,太難啊!
……
90年代初期,總書記親自下鄉(xiāng)調查研究,三農問題得到了又快又好的解決?,F(xiàn)在億萬農民再一次呼喚黨中央國務院關注農村、農業(yè)、農民,為農村的發(fā)展撥開云霧,指明航向。
……
朱镕基兩次作出批示
據(jù)《朱镕基講話實錄》記載,2000年3月22日,國家信訪局《群眾反映》第28期摘登了李昌平的信。3月27日,朱镕基對李昌平所反映的問題作出批示,指示農業(yè)部派人調查。
4月2日至6日,農業(yè)部派員暗訪監(jiān)利縣棋盤鄉(xiāng)、汪橋鎮(zhèn),寫出長達17頁的調查報告。報告認為李昌平實事求是地反映了當前農村、農業(yè)和農民存在的問題。
5月4日,朱镕基看完農業(yè)部的暗訪調查報告,再次作出批示:“……‘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yè)真危險’,雖非全面情況,但問題在于我們往往把一些好的情況當做全面情況,而又誤信基層干部的‘報喜’,忽視問題的嚴重性?!?/p>
不久,朱镕基的批示下達湖北省,引起高度重視。6月6日至7日,時任湖北省委書記賈志杰、省長蔣祝平一行到監(jiān)利調研并召開現(xiàn)場辦公會,認為:“監(jiān)利縣棋盤鄉(xiāng)等一些鄉(xiāng)鎮(zhèn)存在的問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p>
隨之,一場被稱為“痛苦而又尖銳的改革”,在長江中游一個多年的“全國產糧冠軍縣”拉開序幕。
一場暴風驟雨般的改革
兩個人的工作安排表明了湖北省解決問題的決心:一是由一位省委副書記親任駐棋盤鄉(xiāng)工作隊隊長;二是一位本來已于年初升任荊州市副市長的原監(jiān)利縣委書記,被認為要對監(jiān)利的問題負一定責任,重新回到監(jiān)利工作。
此前的6月12日,監(jiān)利“縣四大家領導研究出臺了釜底抽薪、厲行節(jié)約、切實減輕農民負擔10條重大措施”。
據(jù)監(jiān)利縣農村經濟經營管理局干部周天佑介紹,經縣委縣政府重新核定后的全縣農民負擔總額,比去年共減少5228萬元,人平減少55.28元,畝平減少32.5元。
撤銷全縣管理區(qū)和辦事處機構,全縣在鎮(zhèn)區(qū)工作的850多名編外人員一律清退;化解村級不良債務,拍賣和收繳超編小車;號召“過緊日子”形形色色的行政補助取消……
暴風驟雨般的改革!翻看連月來的《監(jiān)利報》,改革的信息席卷著版面,新政策新措施輪番登場……
在這場聲勢浩大的改革中,老百姓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一些變化。棋盤鄉(xiāng)的李開明是農業(yè)部暗訪中重點調查過的一位農民。在事隔4個月后接受記者采訪時,他說,現(xiàn)在干部的作風確實轉變了,工作隊進村不再侵犯群眾,減輕農民負擔的工作深得民心。
棋盤鄉(xiāng)金壇村有6戶的勞力本來撂荒在外打工,聽說負擔減輕了,種田再不虧本,回家要求重新承包土地。
“下通農戶,上通紅墻”
2001年9月,李昌平應“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邀請,在《中國改革》雜志社當記者,出版了《我向總理說實話》一書。
《我向總理說實話》一開始無法出版,北京“三農”圈子里的朋友出了個主意:請杜潤生老先生給書作序。那時候杜潤生快90歲了,拿著放大鏡看完書稿后,寫了一篇序,叫《我們欠農民太多》。
因為《我向總理說實話》這本書,李昌平在北京的學界交了很多老師和朋友,甚至被時任中國社會學學會會長陸學藝收為“編外弟子”。到北京兩年后,李昌平寫的跟“三農”有關的文章再次結集成書《我向百姓說實話》。
2009年,已經成為“三農”問題專家的李昌平選擇在河南郝堂村開展“內置金融”實驗。內置金融就是在土地集體所有制下,配套建立農民主導的村社合作金融,利息歸村社成員。李昌平認為,村社有了內置金融后,農民的承包地、村社集體成員權甚至宅基地和房屋等都可以用來抵押貸款,農民手上就有活錢,村莊就可能有發(fā)展。
中國鄉(xiāng)建院是李昌平“回到農村”3年后,于2011年創(chuàng)建的,定位是“一家為鄉(xiāng)村建設提供系統(tǒng)性、創(chuàng)新性解決方案的專業(yè)機構”,李昌平擔任院長。李昌平說,他創(chuàng)建中國鄉(xiāng)建院時的愿景,就是把鄉(xiāng)村建設變成一個職業(yè),持續(xù)地為農村做事,持續(xù)地培養(yǎng)專注為農村做事的人。
2019年1月21日,中國鄉(xiāng)建院的顧問會上,聽完李昌平的匯報,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趙樹凱調侃說:“昌平現(xiàn)在是春天來了,意氣風發(fā)?!?/p>
“現(xiàn)在的鄉(xiāng)村振興,喊得很響,解讀文件的人很熱鬧。但細看規(guī)劃,空的多。如何落到實處?”趙樹凱認為核心在基層的突破。
“現(xiàn)在的問題是,要把農民的聲音發(fā)出來。你們搞實驗常年駐在村里,能發(fā)揮這個作用?!壁w樹凱勉勵李昌平,“只要你們腳在村里,自然而然能彌合和超越紛爭。你們和農民‘滾’在一起,政府的困惑還要靠你們解答?!壁w樹凱對李昌平說,如今農民的聲音雖然變小了,但依然需要被聽見:“希望還是在基層,我很看好你們?!?/p>
“解決農村問題,昌平是干了件‘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事?!睆埬旧蟼€世紀80年代曾在中央書記處農村政策研究室工作,是杜潤生的門生。2019年1月21日,他在中國鄉(xiāng)建院一年一度的顧問會上評價:“我最贊成昌平走過的路,下通農戶,上通紅墻,上下都能接受。”
鏈接
給中央領導寫的信怎么能進中南海
與中國政治最核心地帶中南海僅一墻之隔,一個灰白色調裝飾的郵局安靜地佇立在府右街乙27號,它就是中南海郵政局。
“中南海支局是為中南海提供投遞服務的唯一單位,中央領導的信函只能通過這里投遞?!敝心虾`]政支局黨支部書記王磊強調。從各地寄給黨中央、政府和國家領導人的信件、郵包和報紙雜志最終都會被發(fā)送到這里,蓋上“中南?!钡穆涞剜]戳,才能被投遞到各中央、國家機關和中央領導的家庭郵箱。
在這個郵局工作的員工都是郵政系統(tǒng)的業(yè)務骨干,每位郵遞員上崗前都必須經歷嚴格政審和保密培訓。中南海郵政局有自己的“家規(guī)”。第一“規(guī)”是,在中南海里投遞時看見首長,不要主動和首長講話。
欲謀社會善治,當先求民意通達。致信最高領導是古今中外民間發(fā)聲的一大“法寶”,一定程度上也體現(xiàn)著民眾的政治參與、利益表達和民主監(jiān)督。
“凡是寄到中南海郵政局的信件、郵包,經過粗略分揀后,機構公函會投遞到相應對口單位,個人信件則送到信訪局。只要是收件人寫明寄給領導人,都會投遞給信訪部門。有人認為給國家主席寫的信寄不到,這根本不可能?!敝心虾5墓ぷ魅藛T李振才說。
寫給中央領導的信件每年究竟有多少,這個很難總體考證,但依然有跡可循。比如,朱镕基在1995年冬天接見第四次全國信訪工作會議代表時,曾透露他每年接到1萬多封人民來信?!斑@是指直接寫給我個人的,不是給黨中央、國務院的,也不是給其他領導同志的,是由中辦、國辦信訪局報送我處理的?!?/p>
顯然領導人無法憑一己之力封封過目,這些信件多由信訪局等機構整理出《來信摘要》,定期送到領導人手里。然后由領導人閱批、回信,對于一些重大問題,轉交有關部門研究處理。
1995年朱镕基對全國信訪工作會議代表的那次接見,他曾談到自己的回信:“在每個月寫給我的人民來信總結報告上,我都批示哪些信要送誰,哪些信要轉哪個部門,該怎么處理。我知道你們轉給有關部門以后,許多信往往可能石沉大海。這也不是怪有關部門的同志,他們對有些問題也沒有解決的辦法。說老實話,我也沒有很多辦法。但是,我要盡我的責任,我批下去,有關部門總是比較重視一點?!?/p>
除了寄給領導人或國家機關反映問題、報喜的信函外,很多群眾還會向中南海郵寄各種包裹,從芒果、獼猴桃等時令水果,到群眾自己制作或者精心挑選的衣物、書籍,包羅萬象。
作為廟堂與江湖的連接點,中南海郵局的工作對寫信者而言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