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界美
【摘要】習近平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對新時代學校思政課的地位和作用、辦好思政課的根本保證和基礎(chǔ)條件、黨對思政課教師的要求以及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原則等重要問題進行了深刻闡述,為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shè)和發(fā)展指明了方向。作為思政教師,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shè)者和接班人。下面筆者就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從德、行、教三個方面談一談如何爭做一名新時代的好思政教師。
【關(guān)鍵詞】思政教育教學;與時俱進;思考路徑
新時代賦予思政教師重要使命,思政教師要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提出的“六要”要求,在教學中始終貫徹“八個相統(tǒng)一”,致力于做一名可信、可敬、可靠、樂為、敢為、有為的思政教師。
一、以德施教、以德立身,把立德樹人作為思政教師的根本任務(wù)
習近平對思政課教師提出了嚴格要求和殷殷期望,他指出,思政教師要以“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的標準為要求。這就明確了思政教師首先應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并承擔立德樹人的神圣使命。俗話說“德高為師,身正為范”;《論語》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 ,這就是說,教師要在學生中樹立德高望重的威信,既要當學生的經(jīng)師,又要當學生的人師,要在言傳身教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引導學生。
如果一個教師連自己都無法辨別善惡,又怎么能擔當起立德樹人的責任呢?教師只有以德立身、以身作則,才能使學生以師為鏡,親其師,信其道,樂其學。作為思政教師,我們應加強理論修養(yǎng),做到知行合一。只有具備扎實的理論功底,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思政課教師在講臺上才能講得理直氣壯,思政課的教學才能發(fā)揮相得益彰的效果。思政教師要用道德之美、出眾之才、家國之情,引領(lǐng)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二、愛崗敬業(yè)、堅定理想信仰,詮釋思政教師的責任與擔當
做一名好教師不容易,做一名好思政教師更不容易。作為思政教師,我們要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有崗必有責,有責必擔當,思政教師要做好新時代使命擔當,賦予自身履職盡責的意識、敢于擔當?shù)木?,乘勢而為,迎難而上,深化改革,銳意創(chuàng)新,扎扎實實地做好思政教學的本職工作。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筆者半路出家,入職思政教師隊伍,在教《形勢與政策》這門學科時深有體會。該學科在高職院校只有8個課時,4個學習專題。如果教師馬馬虎虎應付式地上課,學生就無法把握國家形勢、全球大局,更無法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這就需要教師潛心于教育事業(yè),以“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的標準為要求,為學生講清形勢、講透政策。在我國,許多扎根邊遠山區(qū)的教師,正是秉持著愛崗敬業(yè)的精神,才能安于清苦生活而不失理想,立于困難條件而不失追求,為寒門學子圓夢,為國家未來筑基。一個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師,就應該像這些教師一樣,心系學生,去浮躁之氣,遠離功利之風,默默無聞奉獻于三尺講臺。所以在備課的時候,筆者就深入挖掘每個專題的學習內(nèi)容,既了解歷史,又立足現(xiàn)實,透過事物現(xiàn)象把握內(nèi)涵實質(zhì),同時進行分析研判、展望未來。
教育離不開愛,沒有愛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尤其是思政教學,思政教師要從思想上關(guān)心愛護每位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這也是筆者親歷教學實踐的感悟。在所教的每一個班級,筆者都會敞開心扉地告誡學生——嚴師出高徒。在學習上,筆者耐心細致地指導每位學生,在課前預習、課堂紀律、作業(yè)書寫、課后閱讀等方面嚴格要求,希望他們立鴻鵠志,做奮斗者,弘揚工匠精神和勞模精神,使自己成長為“知識型、技能型、創(chuàng)新型”勞動者,為祖國的繁榮富強發(fā)光發(fā)熱!在生活中,筆者以滿腔的愛打開學生的心結(jié),與他們交朋友,無微不至地關(guān)心學生的飲食起居和思想動向。
筆者班上有一位學生,第一次上課就沒有來,通過跟班主任和同學們溝通,筆者了解到,這位學生因為一門學科掛科,于是就對學習產(chǎn)生了厭倦情緒,其他的課程都不愿意參加學習。得知情況后,筆者沒有批評該學生,而是主動聯(lián)系他并促膝談心,在下次上課時,讓同寢室的同學喊他一起來課堂學習。課上,筆者特意請他回答問題,表揚他上課專心認真,最后這位學生一改常態(tài),每次都積極到課,并能自覺完成學習任務(wù)。教師只有面對面、心貼心地和學生交流,才能真正打動學生。就這樣,一次次的關(guān)愛,讓筆者教的班級更溫暖和諧,讓班集體更具有凝聚力,讓學生更懂得感恩,更明白教師的殷切希望與家長的熱切期待,因而更加刻苦努力、銳意進取、奮發(fā)向上。正是有了教師的關(guān)愛,才有了學生“視校如家”的感覺;有了教師的關(guān)愛,才有了學生之間的融洽與親密。
三、深刻把握“八個相統(tǒng)一”,推動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
習近平在學校思政教師座談會上提出堅持“八個相統(tǒng)一”,直擊思政課的重點和難點,為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標定航道,所以思政課教師在教學理念上要樹立“互聯(lián)網(wǎng)+”思維,充分運用多種教學方式,融合新媒體,激發(fā)學生學習思政課的積極性;在教學方法上,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采用啟發(fā)式教學,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打造“思政金課”。
推動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首先要“以理服人”,要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講清楚,把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歷史必然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講清楚,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講清楚。然而這些原理、方法、理念單靠照本宣科的語言表述是無法闡述清楚的,這就需要思政教師從現(xiàn)實生活中尋找具體案例,通過把方法、理論融入學生喜聞樂見的實例中,加深對其內(nèi)涵本質(zhì)的理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例如,在“全面深化改革”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從40年來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用,讓學生感受生活越來越美好,從而引出全面深化改革是順應當今世界發(fā)展大勢的必然選擇。這樣,學生明白了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從而引發(fā)探尋改什么以及如何改。
其次,加強線上線下、課內(nèi)課外,多樣化教學模式,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扎實推進思政課守正創(chuàng)新。在授課的班級中,筆者都會在“學習通”軟件平臺建立一個班級群。課前,筆者會根據(jù)每個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布置預習內(nèi)容;課中,筆者會結(jié)合學習內(nèi)容,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化抽象為直觀,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并針對學習的重難點在“學習通”中設(shè)計搶答、討論、問卷調(diào)查等,以核查學習反饋情況;課后,筆者會再借助“學習通”平臺,布置一些課后閱讀小常識或者實踐活動,讓學生深入一線,研究學習,撰寫學習論文;與此同時,筆者會在課后為學生釋疑解惑,真正實現(xiàn)線上線下無縫對接學習。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在思政教學道路上求索,找準人生定位,做黨和人民滿意的思政教師。
【參考文獻】
孫蘭英.新時代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根本指南[J].紅旗文稿,2019(08):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