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江彩 閻晉
【摘要】加強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是加強和改進基層宣傳思想工作、推動縣級傳統媒體轉型升級的戰(zhàn)略工程。西部地區(qū)縣級融媒體建設要更新觀念,建立新的認知維度;明確媒體定位,型構新的傳播形態(tài);創(chuàng)新融媒體人才聘用機制;重視融媒體原創(chuàng)內容生產,多管齊下,打通基層融媒體發(fā)展最后一公里。
【關鍵詞】西部;縣級;融媒體
2018年是我國縣級融媒體建設工作全面推行的開元之年。加強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是中央加強和改進基層宣傳思想工作、推動縣級媒體轉型升級的戰(zhàn)略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提出“要扎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西部地區(qū)加強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各級政府部門應從更新觀念、明確媒體定位、創(chuàng)新人才聘用機制、重視原創(chuàng)內容生產等方面精準發(fā)力,堅持以點帶面,整合優(yōu)勢資源,努力搭建我國智慧城市發(fā)展的新型平臺。
1. 更新觀念,建立新的認知維度
觀念是一切行動的先導??h級的融媒體建設,首先要更新觀念,樹立“融”而不是“加”的意識,融媒體是全新的媒體形態(tài),它不是傳統的新聞生產模式與互聯網的簡單相加。融媒體在尋找自我表達時如果以傳統媒體固有的一切作為衡量融媒體的尺度,就混淆了“融媒體”與傳統媒體在實踐上的根本區(qū)別。不同傳播技術和手段,是傳播的構成動力,并重新界定知識、改變認知,造成新的思維習慣、認知模式,最終形成新的傳播范式。
互聯網新媒體的興起讓縣級傳統媒體的影響力呈逐年減弱趨勢,精心制作的節(jié)目因廣播電視收聽收看率降低而沒人看,網上宣傳的稿子又太刻板老百姓不喜歡看??h級媒體的影響力和傳播力減弱,既對快速、準確、全面地宣傳黨的政策產生直接影響,也讓黨委和政府與群眾距離越拉越大。地處陜西秦嶺深處的略陽縣媒體融合起步比較早, 2017年5月略陽在保持機制體制不變的基礎上,就將原有的縣委外宣辦負責的對外宣傳、縣廣播電視臺負責的電視和廣播宣傳以及縣政府網站負責的政務宣傳資源進行了整合,成功打造了“略陽發(fā)布”移動客戶端,被市委宣傳部評為全市宣傳思想文化創(chuàng)新項目。略陽縣融媒體中心投資200多萬元,占地260平方米,包括“一房一廳一室”“兩臺兩微兩端”九大系統;按照“先網后臺”的模式,借助互聯網、手機傳輸技術,采取4G連線、媒資快傳等新形式,實現新老媒體優(yōu)勢互補,協同發(fā)展。運行后將實現新聞的策劃、生產、制作、播發(fā)全部在線完成,從而真正實現“中央廚房”的功能,提供新聞傳播效果。推進縣融媒體中心建設,明確提出,要在鞏固提升原有傳統媒體傳播渠道的基礎上,優(yōu)先打通移動傳播渠道,建立網絡即時發(fā)布、快訊優(yōu)化發(fā)布、電視廣播深度跟進挖掘報道的制度和模式,構建“一體策劃、一次采編、多元生成、多渠道傳播”的工作格局?!白x者在哪里,受眾在哪里,宣傳報道的觸角就要伸向哪里,宣傳思想工作的著力點和落腳點就要放在哪里?!蹦壳拔覈W民人口已過8億,越來越多人通過互聯網獲取信息,并發(fā)布信息,縣級的融媒體建設勢在必行。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深刻地改變了信息傳播方式和人們的生活方式,也重構著社會連接和社會關系。移動互聯網技術,重新界定了新聞,傳統媒體的新聞發(fā)布走下神壇,網絡媒體賦權于普通大眾,輿論形態(tài)亦隨之發(fā)生變化。
2. 明確定位,型構新的傳播業(yè)態(tài)
對于縣級融媒體中心來說,可以通過當地城市的運營來拓展收入來源,即把自身定位為基于“互聯網+”的“城市運營商”。首先,因循互聯網思維,按照“移動優(yōu)先”“數據優(yōu)先”“智能優(yōu)先”的思路,打造真正的媒體融合,而不是習慣的內容+互聯網。其次,縣級融媒體中心著力點應該放在服務優(yōu)先與公共利益領域。譬如智慧政務、本地化服務、智慧城市運營等。從略陽的融媒體實踐來看,其在推進融媒體中心建設過程中,縣委、縣政府領導下定決心,在中、省政策尚未明確的前提下,主動爭取市委宣傳部和市編辦的支持,率先對機構進行了改革,成立略陽縣融媒體中心,正科級建制,隸屬縣委宣傳部管理,對外保留略陽縣廣播電視臺牌子。顯然這樣可以有效地推進融媒體落到實處,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物質實體的建設,新聞生產內容依然我行我素, 仍是“媒體+互聯網”的固有態(tài)勢。
在信息社會,數字移動時代所呈現出來特點,不同于傳統大眾傳播媒介時代各種媒介以其自身特長而獲取各自的生存空間的存在方式,而是形成一個“新舊媒介共存而而產生的一個張力模式”。這一模式突破或者說“補救”了傳統媒介的所有不足,并進行了重新組合。融媒體作為一種全新的媒體,在信息技術的助推之下,改變原有傳統媒體的媒介生態(tài),轉化創(chuàng)生出全新的關系、全新模式。
3. 創(chuàng)新機制,實現融媒體人才優(yōu)聘敢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媒體競爭關鍵是人才競爭,媒體優(yōu)勢核心是人才優(yōu)勢?!贬槍Ξ斍翱h級融媒體中心人才隊伍建設問題,融媒體中心應擁有足夠的自主權和決策權,能夠根據崗位需求選聘具有敬業(yè)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應用型、復合型、創(chuàng)新型、穩(wěn)健型融媒體人才。好環(huán)境造好人才,嚴制度促強發(fā)展,縣級媒體普遍存在采編人員缺乏的情況?!靶旅襟w人力資源短缺是制約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一大瓶頸?!边@種無形的“墻”,既限制了新聞單位工作的能動性,也對宣傳部門的輿論導向引導提出了挑戰(zhàn)。
媒體融合不是簡單的集中辦公,而是要發(fā)揮技術和平臺的優(yōu)勢,打破傳統媒體形態(tài)的工作模式,這也對工作人員提出“一專多能”全媒體要求。為了破解這一難題,略陽縣的經驗是,突破條條框框限制,積極實行事業(yè)單位企業(yè)化管理模式。按照“區(qū)別身份、統一管理”的原則,拓寬用人渠道,采取劃轉一批、遴選一批、招考一批、聘用一批的辦法,充實融媒體中心力量。員工全額工資70%發(fā)放到本人工資賬戶,30%由縣融媒體中心進行績效考核后進行二次分配。打破內外宣傳的界限,對外積極與省市媒體聯動,講好略陽故事;對內統籌縣內平臺資源,培育壯大新媒體矩陣,及時回應熱點,唱響略陽聲音。伴隨著數字媒體技術的發(fā)展及略陽的融媒體實踐,可以預見,未來縣級融媒體中心將在整合縣級媒體資源、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方面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縣級的新聞傳播的格局也將隨之更加多元化。
4. 重視生產,打造融媒體原創(chuàng)內容
媒體的傳播力、公信力、影響力最終的落腳點在于內容。 在縣級融媒體的建設與發(fā)展過程中,傳播內容是最關鍵的核心要素,同時又往往被忽視。調研結果顯示,西部縣級融媒體雖然在理念上重視內容管理,充分理解內容對融媒體生產與傳播的重要性,然而在內容生產的過程中明顯呈現出生產力不足的情況。滿足用戶實際需求的內容比較少,區(qū)域性,地方性內容少,缺少服務意識,平臺意識,用戶粘度不足,導致傳播效果不佳。 “從某種程度上說,縣級融媒體中心最需要的是平臺思維,強調用戶體驗和用戶的獲得感,而不是純粹的App 平臺?!蹦壳翱h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兼具政治屬性和新聞屬性,其功能與作應定位傳播黨的聲音,做好聯系黨和人民的橋梁與紐帶,同時,作為一個互聯網平臺,為本地人民提供優(yōu)質的信息服務。如前所述由于許多縣融媒體中心將融媒體視為一種傳統媒體的補充與“相加”,沒有認識到融媒體是作為一種獨立兼顧了傳統媒體諸多優(yōu)點而存在的一種全新媒體,因而,在內容生產上,僅僅是對傳統媒體采編的內容進行簡單加工或稍作修改后的復制,報道主體基本上是領導活動,一般性工作安排,工作總結等常規(guī)性內容,不追求時效性。
從報道方式與報道手法上審視,基本以傳統媒體的內容生產方式為主,忽視了受眾的多元需求。此外,一些縣新媒體部門由于缺乏足夠的高水平的融媒體記者,無法自行采制內容,主要靠來料加工和網絡組稿來完成新媒體端的發(fā)布。這種方式生產的內容,恰似通訊社剛剛興起的英國新聞業(yè),從南到北,從東到西都采用了路透社稿件,內容嚴重同質化。傳統的報道手段、報道方式與同質化的內容,縣級融媒體的新媒體平臺形同虛設,完全沒有發(fā)揮出融媒體形式多元、快速傳播的宣傳優(yōu)勢,亦不利于提升縣級單位自身的影響力。黨性原則是我國新聞事業(yè)的一項基本制度,鄧小平曾將黨報黨性原則概況為“黨報黨刊一定要無條件的宣傳黨的主張。對黨的工作中的缺點與錯誤,黨員當然有權利進行建設性積極性批評?!绷暯桨l(fā)表講話“黨性原則,要堅持黨性與人們性的統一,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變成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痹谛聲r代,縣級融媒體作為黨的基層新聞事業(yè),肩負著將的黨的聲音傳達到人民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的重任。因此,縣融媒體未來的發(fā)展當中,在內容方面,深入群眾,充分研究受眾的基本特點,有針對性地推出適合不同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的受眾;在傳播形式與手段上,應深入理解融媒體的特點,創(chuàng)新傳播方法與手段,以用戶實際需求為導向,制作傳播國家方針政策,形式靈活多樣的原創(chuàng)性的,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傳播內容。
中國傳媒大學吳煒華教授曾表示,縣級融媒體在國際范圍內我們把它看作一個有政府導向的公共媒體實驗;從社會服務的角度來看,我們把它看作一個具有服務功能的公益媒體。當然,縣級融媒體中心的目的是“引導群眾、服務群眾”,這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功能定位和機構屬性,體現了以“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的思想。然而,要真正實現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可持續(xù)發(fā)展,還須內外兼修,對外爭取各級政府的積極支持;對內,堅持融媒體理念,真正體現融媒體中心作為“中央廚房”的中樞神經地位,而不僅僅是一個做飯工具的集散地,使融媒體平臺所生產的內容,是一盤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而不僅僅是經過簡單加工的食材的堆砌。融媒體是媒體體制機制的一場根本性改革,存在問題和困難在所難免。融合中產生的矛盾、出現的問題也仍要用繼續(xù)推進融合來解決,只有深入推進融合,才能真正實現“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的融媒體傳播效果,提升縣級媒體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參考文獻:
[1]2015年1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解放軍報社重要講話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2/26/c_1117588434.htm。
[2]習近平:堅持正確方向創(chuàng)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2/19/c_1118102868.htm。
[3]朱春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經驗坐標、發(fā)展機遇與路徑創(chuàng)新[J].新聞界,2018(9)-25。
作者簡介:張江彩:陜西興平人,咸陽師范學院副教授。閻晉:陜西永壽人,《咸陽日報》社編輯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