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女
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學生除了來自接受家庭、學校的教育外,外界對孩子的影響也很深遠。如何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做個守時,守紀的人很重要。我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兼班主任,要審時度勢,與時俱進,在求真務實中開拓進取,為祖國培養(yǎng)棟梁之材貢獻自己的力量。
關鍵詞:一如既往;默默耕耘
作為一名教師,我深深懂得:天上不會掉餡餅,豐收的前提是播種。每位老師都想自己播下的種子生根,發(fā)芽,茁壯成長為參天大樹。談何容易?不容易!教育的過程是創(chuàng)造性很強,又極富挑戰(zhàn)性的過程,況且只懂得教書不會育人,不是一個合格的教師。我作為新時代的老師,要不斷進取,在平凡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一如既往,默默耕耘,為實現(xiàn)“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禮儀,嚴抓養(yǎng)成教育
我擔任學校高年級學段的語文教學兼班主任工作,我注重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禮儀,嚴抓養(yǎng)成教育,給孩子們帶來終生受益的好習慣。我堅信“身教重于言教”的榜樣力量,堅持“以德育為首”的教育觀念,注重以道理說服人,以情感打動人的管理方法,工作細致深入,公平公正對待每一個學生。
(一)、強化時間觀念
剛接新班,我要求孩子按時上學,不遲到,有事要及時請假。孩子已經(jīng)不是一年級的新生了,上課的時間觀念不是很強,有的孩子還遲到,學校的第一次鈴響過后,還有幾個孩子背著書包拖拉地進入教室,這怎么行!我站在講臺,用微笑迎接這幾個淘包,一天,兩天,三天,四天……最難搞的一個淘包終于在第三周依時回來了。我一直堅持著言傳身教,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感化孩子。
有的孩子總是玩到上課鈴響了才馬不停蹄地沖向教室,歪坐在凳子上大喘著粗氣,我總是提前進教室 ,適當?shù)臅r候,給他們說服教育。孩子們下課后,都跑出去玩游戲,我也很體諒他們,畢竟課間十分鐘對孩子來說真是太短暫了,即使這樣,我還是不會放棄對他們的嚴格要求,出課室前先做好下一節(jié)課的準備才能走出去玩。
(二)、說文明語,做文明人
農(nóng)村的孩子不知道家鄉(xiāng)的名勝有哪些,倒知道“傻B”之類的粗俗的罵語,我剛聽見這個詞的時候,還看見有的孩子配上倒豎中指的手勢。我直接覺得這不是好現(xiàn)象,應該立馬阻止。我在班里抓住正說臟話的小洋,我問他說粗口為什么能 “出口成章”,他竟輕描淡寫地說:別人都這樣說,我也跟著學了,說著說著就成了口頭禪了。我當時聽了,真的有點氣憤:不用文明用語,倒說粗語,如果這樣下去,等這孩子長大了,走出社會,社會還會文明嗎?于是,我召開了主題班會課:我為創(chuàng)文出力量。讓孩子搜集文明用語,禮貌用語,開展使用文明語的活動。說臟話明顯減少了,孩子也變得更有朝氣,更陽光了。
(三)、滲透感恩教育
學校逢星期二、星期四播放中華傳統(tǒng)故事讓孩子觀看,讓孩子寫觀后的感想,我覺得不差的什么?于是,我在班級中又開展了一系列的感恩教育活動:1、結(jié)合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教師節(jié)、老人節(jié)等重大節(jié)日,自制親情卡或小制作贈送給父母、老師、長輩,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2、以感恩為主題制作手抄報。3、向爸爸、媽媽、老師、同學等幫助過自己的人寫感謝信。4、結(jié)合語文書上的作業(yè)布置學生,為父母洗一次腳,每天幫父母做一次力所能及的家務。讓感恩落實到實處,讓感恩的心扎根在每個孩子心中?;顒娱_展以來,受到家長和學生的一致好評。有的學生家長高興地說:“孩子以前不太懂事,常惹大人生氣,沒想到開展感恩活動,孩子就好像一下子長大了,懂事了。”孩子只有將道德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成為自己的原則,將道德行為付諸實施,德育目標才會實現(xiàn),正如亞利斯多德在兩千年前所指出的:“我們反反復復地做,就習慣成自然了。”
二、享受工作的快樂
經(jīng)歷了許多年工作后,目睹了身邊的人和事,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敬業(yè),敬業(yè)不只是加班加點,敬業(yè)不只是任勞任怨。敬業(yè)是把自己的工作當作一種精神享受的人生體驗。
家,是每個人心中的港灣,同時也是一份責任,我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同時,還是一個妻子,一個母親,一個女兒,一個媳婦。因此,這份責任顯得更加沉重。作為一名女教師,我以執(zhí)著的追求、熾熱的情懷,忘我的工作,去愛我的家,去愛我的工作。兩年前,三位老人家相繼去住院了,作為晚輩,家與工作都不能丟,那就將休息的時間縮短,照顧好他們的吃、喝、拉、洗……去年四月,我也病倒了,住進了醫(yī)院。是啊,人心肉做,人不是鋼鐵!工作的特殊性,讓我知道:不能丟下學生不管。出院后,我又回到工作崗位,與我的孩子一起生活,一起學習。我教的班級因為紀律好,行為習慣好,學校開展的四面流動紅旗(文明之星,紀律之星,衛(wèi)生之星,學風之星)評比,每次總會收入囊中。有好的紀律,就會有好的成績。我所教的班級成績也是全校最好的,上級每年的調(diào)研測試,語文、數(shù)學、英語成績總是名列前茅。
我總是對學生說:我們的語文課堂是享受的課堂。在課堂教學中,我開展的小組合作學習,把學生分為4人一個學習小組。我充分考慮根據(jù)學生的能力、程度、性別、成績等的特點,按各組能力與專長分工合作,發(fā)揮多人的優(yōu)勢,相互學習,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班里的健兒同學思維能力較差,分組時,沒人要她,怎么辦呢?小組長都說:健兒在我們組會拖后腿的。我鼓勵全班同學,教育他們學會幫助和尊重他人,哪個組敢于挑戰(zhàn),把健兒當為自己的組員,這組就有5分底分。結(jié)果,小組長都搶著要。我又靈機一動,健兒同學這樣受你們歡迎,我們就讓她每個星期去一個組,好不好。孩子不約而同的鼓起掌來。這樣使學生之間能充分發(fā)揮優(yōu)勢互補,培養(yǎng)他們的團結(jié)互助的合作意識。這樣使學困生學會了如何學習,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小組與小組間開展公平競爭,確保小組合作學習高效、有效。徹底解放學生學習力,提高課堂效率。俗話說:“教育無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無小節(jié),節(jié)節(jié)是楷模。”
我要像教育家陶行知說:“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辈挥洺跣?,牢記使命。要一輩子用愛心去點亮一盞盞心燈,一步一人腳印,默默耕耘,為祖國培養(yǎng)棟梁之材。
參考文獻:
[1]魏書生 《班主任工作漫談》,漓江出版社,1993年版
[2]鐘啟泉 《班級管理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教育部師范司編 ?《教師專業(yè)化的理論與實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