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甜
教育是一項長情的事業(yè),需要有情懷,需要用心用情
——熊綺
3月,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中學(下文簡稱“南昌一中”)萬物萌動。辦學一百多年來,校園里相繼走出吳有訓、胡先骕、黃家駟、鄧從豪等22位院士,還有翻譯家許淵沖,計算機專家洪家威、涂序彥,國畫大師劉勃舒,作曲家辛滬光、頌今,歌唱家徐有光等一批精英人杰。
今天,學?!罢崎T人”熊綺剛從集團校新宿舍的工地上趕回來,又要急著去接待從英國遠道而來的考察團。待到坐下泡起一杯茶后,長發(fā)披肩、嘴角帶笑的她,逐漸透出優(yōu)雅與知性。生于教師世家,走過了30多年的教育生涯,對于教育,熊綺有自己的堅守、堅持與堅定。2018年,教育部中小學卓越校長領航工程“熊綺校長工作室”授牌成立后,她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管理梯隊建設、名校區(qū)域帶動與教育集團發(fā)展活力激發(fā)上。
“情懷是干出來的”
最初,熊綺只是從祖輩、父輩身上認識到,教育需要用心、用情。
熊綺的祖父精通多國語言,鐘情傳統(tǒng)文化,會在課堂上激情澎湃地講著詩歌,動情到昏厥。他退休后,每次見到熊綺,就愛聽她說學校里的事兒。熊綺的父母都是南昌一中的學生,畢業(yè)后都回到母校教書,隨后又各自被調入盲童學校和啟音學校,從事特殊教育。
“從小目睹了父親為了那群特殊的孩子,四處跑政府、找贊助,為讓學生能更好地立足社會,20世紀80年代,父親還開辦了第一所由學校創(chuàng)辦的按摩醫(yī)院;母親調入啟音學校后,不僅擔任班主任,周末還常常把學生接到家里來玩。”熊綺記得,小時候家里的周末總是特別熱鬧,聽不見聲音的孩子,總是大聲發(fā)出各種聲響,但父母卻總是耐心地照料著他們。
熊綺17歲師范畢業(yè)后走上講臺,從一線教師到分管教學工作的校領導,從當?shù)刈钅贻p的一把手,轉為全面主持黨務工作的書記,走過不少學校,歷任多種崗位。她從不同視角審視教育教學和學校管理工作,在認識到教育的多樣性、可塑性、發(fā)展性的同時,將“干一行、愛一行、能一行、精一行”當作人生信條。
2014年,熊綺調任南昌一中擔任校長時,正值學校聲譽滑坡的低谷階段。
迎難而上,熊綺一方面主動融入名校的厚重文化中,充分尊重、認可原有的優(yōu)秀教師群體,抓管理、強服務,消除教師的職業(yè)倦怠,挖掘其內生動力;另一方面注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使學校在教育教學質量、校風、教風、學風、校園環(huán)境、教師生活等各方面,都有了新的變化,百年名校再度獲得師生愛戴和社會認可。
問她有何治校訣竅,她只是哈哈一笑說,以人為本、腳踏實地?!敖逃且豁楅L情的事業(yè),需要有情懷,需要用心用情。”熊綺補充說,“但情懷是干出來的。”
“做能做的事兒”
曾有一件小事讓熊綺念念不忘。在一個大型的教育分享會上,當熊綺分享做教育的幸福之后,隨即接話的校長就說出一大堆的苦惱與牢騷。
“基礎教育隊伍里有一些校長很有才,也看了不少書,卻容易陷入對現(xiàn)實的不滿與批判中?!睆慕?4年,熊綺也遇到過不少困難,不斷地解決問題,收獲成長,快樂也隨之而來。
“基礎教育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改革與政策,但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卻是個不變的主題。做校長的要對辦學的前景目標有個清晰而正確的定位,做能做的事兒,有自己的堅守、堅持乃至堅定?!毙芫_清楚,教育形勢不斷變革,教育管理者必須要有遠見、有創(chuàng)新、有擔當,除了要腳踏實地落實相關政策外,還要結合學校自身發(fā)展的實際情況,進行創(chuàng)新型思考。
在擔任南昌市外國語學校分管教學副校長時,熊綺緊扣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需求,打造外語特色,最終使學校被教育部批準為“具有高校保送生資格的外國語學?!?。
來到南昌一中后,高中教材開始全面修訂,并首次把學科核心素養(yǎng)納入教材。如何全面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
為此,學校打造“國學人文”特色校園文化的同時,內以特色課程為抓手培育深厚學識,外以實踐活動為依托鍛煉綜合素質:開設興趣選修走班課、博雅大講壇,并開設每個學期4個學分的研學旅行課,高一上井岡山接受革命傳統(tǒng)主義教育,高二進工廠體驗社會生活。
在南昌一中的初三,沒有各類中考沖刺、動員會,有的只是感恩節(jié)活動。在高三,沒有高考宣誓大會,有的只是儀式感強烈的成人禮。
作為南昌市對外交流的窗口學校,南昌一中還與新加坡、日本、德國等國家及地區(qū)的中學締結為友好學校,并定期進行互訪交流。學校致力推進課程國際化建設,還開辟了通向國外名牌大學的綠色通道。
2015年,南昌市通過組建義務教育“聯(lián)盟”促進優(yōu)質教育均衡發(fā)展的政策出臺后,學校又主動融合南昌市第八中學與桃花學校,走上了集團化辦學的道路。
“各個校區(qū)分布分散,且為多法人結構,管理入手不易。我們就從抓教研開始,這也正是市局成立‘聯(lián)盟的初衷?!毙芫_尋思著,一方面通過實施教育集團發(fā)展帶動戰(zhàn)略,最大限度地輸出主體校南昌一中在課程建設、文化建設、德育活動、師德師能培育等各方面的有益經(jīng)驗,同時將各個校區(qū)的活動、教研、考試等各項教育教學活動同步起來,共建共融。于是,名校的品牌效益最大限度地得到了發(fā)揮。
“教師也是最寶貴的資源”
“熊校長在工作上要求嚴格,追求完美,強調所有中層以上的干部必須首先做好服務,讓教師安心教學。”學校中層干部涂圯凡說。熊綺對管理者的要求嚴格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卻很少批評教師。
一群質樸勤勉的優(yōu)秀教師薪火相傳,為國育才。熊綺認為,南昌一中最寶貴的不僅是校史、校友,還有那批勤懇又清貧的教師群體。善待教師、做好傳承是學校需要堅守的第一要務。
走上集團化辦學后,如何充分發(fā)揮名師共享作用,實現(xiàn)區(qū)域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這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了更現(xiàn)實的要求。
熊綺將名師帶動工作,作為常抓不懈的重頭戲,制定了“南昌一中教育集團‘名師帶動計劃工作方案”,將各校區(qū)省市級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進行選拔,采取師徒結對、幫扶等形式,通過組織集體備課、示范課、觀摩課,同課異構、網(wǎng)絡研修、經(jīng)驗交流以及讀書活動等方式,促進青年教師提升師德素養(yǎng),掌握先進的教育理念,在更新教材教法、運用教育技術、進行校本教研和駕馭課堂、管理班級與學生等方面的能力上,獲得全面提升。
聽一堂課,上一堂課,師徒共讀一本書,寫一篇論文,做一次微課題研究,參加一次外出學習……集團對每位名師提出“七個一”的要求。通過“名師帶動計劃”啟動儀式,讓集團各校區(qū)青年教師拜師學藝,并對師徒各自提出具體要求,制定雙方考核方案和獎勵辦法,發(fā)揮好名師的示范引領作用。
由集團學校教科處牽頭成立的青年教師聯(lián)合會,制定了“教師成長規(guī)劃方案”。它圍繞著文化共建、教科研互動、教師互動、專業(yè)培訓等四個方面搭建平臺,打造青年教師專業(yè)成長多元化發(fā)展的升級路徑。
集團各校分學科、分主題、有次序的聯(lián)動教研,讓廣大中青年教師參與到集團的各類“大教研、大討論、大成長”活動中來。組織青年教師上匯報課、展示課、交流課、新秀杯課來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確保集團教師參與度達到100%。
通過舉辦開放日活動,將名師示范課、新秀展示課、優(yōu)課走校課、特色活動課推向全市展示?!皟?yōu)課共享、好課走?!?,讓優(yōu)秀教師送好課成為集團教師成長的平臺與動力。繼好課走?;顒雍?,集團又根據(jù)各校區(qū)教學特色和優(yōu)勢,推出8個學科的優(yōu)課向全市展示……
一批教師主動從“教書匠”轉變成“科研型、專業(yè)型、教育家型”教師,青年干部比例也由五年前的15%增長到了50%。
“打造出一支專業(yè)度高、向心力強、獲得感好的隊伍,我們才能真正說教師職業(yè)是一個含金量高的職業(yè)?!贝送?,熊綺補充說,“這也是教育人該有的擔當?!?/p>
(作者單位:江西教育傳媒集團)
熊綺,女,漢族,江西南昌人。1968年1月出生,1985年8月參加工作,1995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研究生學歷,南昌市第一中學校長,中學高級教師,全國創(chuàng)新校長、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江西省教育督導評估專家、南昌市督學專家、南昌市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南昌市“十佳”優(yōu)秀校長,教育部第二期“國培計劃”名校長領航班培養(yǎng)工程對象,江西省教育工會兼職副主席。曾參編《中小學軟實力》等多部著作,主持《強化國學教育提升高中生人文素養(yǎng)的研究與實踐》等重點省級課題,數(shù)十篇論文發(fā)表在全國核心期刊、省市級媒體,對于中學教育管理與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有深度思考與獨到見解。
三十年桃李芬芳春風化雨,三十年浸潤杏壇光澤后世,熊綺始終秉持“正心明道,格物致遠”的辦學理念,從傳統(tǒng)經(jīng)典文化入手培育孩子健全人格,打造師資團隊,拓寬辦學路徑,提升辦學效益,以凝練學校特色、專注學校內涵發(fā)展為主軸,以堅定的教育信仰行走在教育的理想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