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珍珍
本課生字
要認的字:洪 毒 蛇 獸 傷 災 難 繼 續(xù) 退 訓 恢 被 認 仍
要寫的字:洪 災 難 道 認 被 業(yè) 產
教學設計
一、視頻導入,析解課題
1. 播放大禹治水短視頻,讓學生說說短片中的主人公是誰,他做了什么事情。展示大禹圖片,介紹其人其事。
2. 引出課題,析解有關字詞。
(1)什么叫“治水”?出示《千字文》中的句子“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洪荒”就是在遠古常常洪水泛濫,使得草木荒蕪?!昂椤笔切温曌?,水形,共聲,也可識記為形聲兼會意字,即因大雨使得多條江河的水“共”聚一處,由此河水暴漲。洪水來了就要設法使洪水消退,即疏通河道,消除水患,這就叫“治水”。“洪”是要求書寫的生字,要提示學生注意“氵”呈圓弧狀,最后的撇、點要在同一水平線上。
(2)是誰“治水”?引出治水者大禹。為什么會有這樣奇怪的名字?“大禹”的“禹”是什么意思?可引出“禹”古文字“”,像人用手()在抓捕一條蟲(),“禹”意指遠古時代捕蛇斗獸的猛士。古人常以首領的特長或功績作敬稱,例如,傳說“炎帝”最早推廣使用火,“禹”的父親“鯀”最早發(fā)明捕魚的方式。遠古時代這些首領的名字大都與農業(yè)、養(yǎng)殖業(yè)有關。
帶領群眾治水的人是“禹”,可是為什么又叫“大禹”呢?“大”有什么特殊的含義呢?下面大家?guī)е@個問題一起讀課文來具體了解。
二、初讀課文,集中識字
1.初讀課文后重點讀準本課
加點的生字新詞。
洪水泛濫? 毒蛇猛獸? 傷害? 災難? 擋水? 消退? 仍然? 繼續(xù)
認為? 教訓? 疏導? 河道? 被驅趕? 恢復? 農業(yè)生產? 安居樂業(yè)
2.集中識字。
(1)學習生字“毒”。毒從屮,從毐(ǎi),“毐”上士下母,“士”在這里代指男人,意為這位“士”對下面的“母”(代指女性)有不良的行為(毋),所以“毐”也含毒害義。上面的“十”是“艸”的省形,“毒”的本義是毒草滋生,引申為毒物,又引申為毒害等義。
(2)學習生字“蛇”。“它”的甲骨文寫作“”,金文寫作,像蛇形,上是蛇頭,下是蛇尾,所以“它”的本義就是蛇。后來“它”的字義演變,表示“別的,其他的”的意思了,因此,又造了一個“蛇”字來代替“它”,“蟲”作形旁,“它”作聲旁。課文中的詞語是“毒蛇”,即是咬人時會放出毒液的蛇,毒蛇咬人若不及時治療就會很快致人死亡。
(3)學習生字“獸”?!矮F”的繁體字是獣,古文字像人帶著“犬”手持捕獸的器具(單)在狩獵的情形,后簡形為“獸”。由于字形變化較大,可靈活識記為:
角在上面,口在下面;
一像須毛,田像臉面;
組成獸字,活靈活現(xiàn)。
(4)學習生字“傷”?!皞笔切温曌?,繁體字為傷,從人,右旁是個上“”(人)下“昜”的形聲字,本義指人受傷,后再加“亻”組成形聲字“傷”。本義是創(chuàng)傷,引申為傷害、損害?,F(xiàn)字形變化較大,形義可用順口溜識記為:
單立人(亻),高又高,
用力背著橫人()跑;
他說橫人()出事了,
撞破頭皮斷了腰。
三、閱讀課文,隨文識字
1. 學習第1自然段,了解治水前的情形,學習有關字詞。
(1)自由朗讀后同桌交流“洪
水泛濫”的情形。
(2)引出與洪水有關的詞語,
體會漢字的造字特點。
洪水? 泛濫? 淹沒? 沖毀
上面的詞語大都含有三點水,“沖”的繁體字是“沖”,本義就是指水涌動、激蕩,所以用“氵”表義。提醒學生,有些字因為簡化的原因,雖然是“冫”作偏旁,但不是表示冰,而是表示水。除“沖”字外,還有“減、次、準”等一些字。
(3)出示洪水泛濫的視頻及課文相關句子,讓學生意識到造成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為洪水經?!胺簽E”,洪水就像吃人的野獸一般造成屋毀人亡,所以人們常常將它比喻成“洪水猛獸”。同桌互相說說自己所見過的“洪水泛濫”的情形。
(4)多種形式讀詞語:“洪水、
泛濫、淹沒、沖毀、毒蛇、猛獸、傷害、痛苦”,而后再朗讀本段,注意讀好詞語重音。
2.學習第2自然段。
(1)隨文學習詞語“災難”。“災”是會意字,原作災,表示水、火給人類帶來的災難?,F(xiàn)規(guī)范用字為“災”,用房屋(宀)起火表示災禍,本課特指水災。教學時也可先引出異體字“災”,提示“巛”像彎曲的水流形,中國的自然災害除火災外,更多的是水災?!盀摹笔潜菊n要求書寫的生字,要注意提示“火”的筆順。“難”的繁體字為難,原是個從隹(鳥)、堇(變形)聲的形聲字,本義是指一種鳥,后借聲作形容詞,讀音為nán,字義是不容易,詞語如:艱難、困難。作名詞用時讀nàn,如災難、難民?,F(xiàn)為形旁“隹”加符號“又”的簡化字,根據(jù)現(xiàn)字形可靈活作會意析解為:“又”是手,“隹”是鳥(如“集”就是鳥停在木上),徒手抓天空中的鳥(隹),那是很難(nán)的;鳥(隹)被人手(又)抓住了,這對鳥來說,當然是災難(nàn)了。課文中的詞語是指洪水給百姓帶來了災難,可引導學生聯(lián)系課文第1自然段的描寫,想象洪水泛濫給百姓帶來災難的情形。
(2)隨文學習詞語“消退”。聯(lián)系課文描寫鯀“只知道筑壩擋水”使得“洪水仍然沒有消退”語句引出“消退”一詞?!跋笔切温曌?,本義是指冰雪消融或水的消退,故用“水”作形旁表義?!巴恕笔菚庾?,形變較大,現(xiàn)為從辶,從艮?!棒蕖笔桥ゎ^向后看的人形,“辶”是行走,邊走邊向后看,即是前路艱險無法再走,只好后退離去。又引申為衰退、后退等義。課文中詞語是指洪水的“消退”,洪水由大變小了,因此“消”字形義不難理解;“退”在這里是指洪水不往上漲了,而是向下落了。如此分解“消”和“退”后,再組合起來理解“消退”就容易些了。
(3)隨文學習詞語“繼續(xù)”。由鯀的兒子禹“繼續(xù)治水”引出詞語“繼續(xù)”?!袄^”的繁體字為繼,會意字,從糸,從?!啊北硎旧舷碌聂閿嗔耍谑窃儆谩棒椤苯永m(xù)使其糸糸相連?!袄m(xù)”是形聲字,繁體為“續(xù)”,從糸,右旁表聲的部件隸變后訛變?yōu)椤百u”。本義是紡織時不斷地添加絲線使之連接不斷?!袄^續(xù)”兩字右邊的部件形變較大,但左邊表義的“糸”還完整留存,據(jù)此,教學時可簡要依據(jù)形旁“糸”提示“繼續(xù)”就是接續(xù)絲線使之不斷的意思。課文是指鯀讓他的兒子禹“繼續(xù)”帶領百姓治水,不要讓治水這個工作中斷。
3. 學習第3自然段。
(1)由“他認為治水要緊”引出“認”?!罢J”是形聲字,從言,人聲。本義是認識,辨別,而這往往要通過語言交流、讀書學習才能“認”,認識了才能用“言”表達出來,所以“認”以言表義。 課文句子是“他認為治水要緊”,這里的“認為”就是識別、辨明之意。
(2)找出段落里的數(shù)量詞“十三年、三次、一次”,根據(jù)這些數(shù)字想象:大禹會怎么說,怎么做,百姓又會怎樣評價大禹。
4. 學習第4自然段。
(1)“大禹吸取了鯀治水失敗的教訓,利用什么方法治水?”讓學生帶著問題自由朗讀。
(2)出示“吸取教訓”“疏導治水”。引導學生用部首檢字法查“疏”?!笆琛钡摹榜狻笔恰白恪钡淖冃?,是聲旁也兼表義,“■”字上面的部件是“子”的倒寫,下面的部件是“川”的變形,表示水流,“”是生孩子時頭露出來羊水血水下流的情形。孩子未出生時自然是阻塞在產道中的,終于生出來了,也就暢通了,所以“疏”有“消除阻塞”的意思?!皩А笔且龑?,“疏導”就是按人們的引導和安排消除阻塞,最后使其暢通就叫“疏通”。結合課文的語意就是大禹采用“疏導”的方法來“疏通”河道,洪水終于退了。
(3)讀句子“大家在被水淹過的土地上耕種”,引出生字“被”?!氨弧笔菑囊拢ぢ暤男温曌?,本義是被子。衣服是穿在身上的,被子也是蓋在身上的,所以用“衣”作形旁表義。又虛化用作介詞,表示給、被、讓、叫等義,如被打、手被針扎了。課文語句“大家在被水淹過的土地上耕種”的“被”即是介詞,用“被”引出施事者“水”,“水”是后面動詞“淹過”的施事者。再引導生討論“毒蛇猛獸被(人們)驅趕走了”中“被”的意思,加深對“被”字用法的了解。
(4)隨文學習詞語“安居樂
業(yè)”。“業(yè)”是生字,繁體字為業(yè),形變較大,解說不一,可通過組詞“學業(yè)、農業(yè)、工業(yè)、行業(yè)、職業(yè)、家業(yè)、事業(yè)”初步的理解“業(yè)”相當于所從事的某種工作。讓學生找出描寫“安居樂業(yè)”的句子,最后總結,“安居樂業(yè)”就是人們很安穩(wěn)地居住,很愉快地從事自己的職業(yè)和工作。
(5)隨文學習生字“恢”。“恢”是形聲字,從心,灰聲。本義是廣大、寬廣,詞語如恢宏、天網恢恢。這里的“恢”都含有大的意思?!按蟆笔且环N心理感知,所以“恢”用“心”表義。又用于失而復得,如恢復。課文“農業(yè)生產又漸漸恢復過來”的“恢復”即是此義。
四、復述故事,感受人物品質
1. 按照治水前、治水中、治水后的順序復述課文內容。
2. 出示“洪水泛濫”和“安居樂業(yè)”相關圖片,對比鯀和禹的治水方法,體會禹的智慧和精神。
3. 為什么人們稱禹為“大禹”呢?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思考——因為禹治好了洪水,讓百姓過上了安居樂業(yè)的生活,人們非常感謝禹的功績,因此尊稱他為“大禹”,“大”是一種尊稱,也就是“偉大的禹”的意思。
(作者單位:河南漯河職業(yè)技術學院)
責任編輯 郝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