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侗族民歌的社會教育功能及傳承發(fā)展研究

        2019-09-10 07:22:44吳青芬朱婧
        教育文化論壇 2019年1期
        關鍵詞:傳承功能

        吳青芬 朱婧

        摘 要: 在“飯養(yǎng)身,歌養(yǎng)心”的侗族傳統(tǒng)文化中,風俗歌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在侗族社會生活中,具有教育、宣泄、接納、交流、團結等功能,并作用于生產(chǎn)生活與人的生命歷程的方方面面。其源于生活,發(fā)于情感,反映著侗族社會淳樸的鄉(xiāng)俗與和諧的景狀,成了學界較為重視的研究資源。當前由于市場經(jīng)濟的沖擊、外來文化的影響、網(wǎng)絡文化的濫觴,侗族風俗歌的生存環(huán)境與傳承前景遭遇了嚴重的挑戰(zhàn)。在民族地區(qū)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實踐的背景下,在整理和研究侗族這一傳統(tǒng)文化的社會功能的同時,尋析其傳承、保護之策略就顯得重要而又迫切。

        關鍵詞: 風俗歌;社會教育;功能;傳承;侗族

        中圖分類號:G9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615(2019)01-0074-05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9.01.014

        長期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農(nóng)村發(fā)展,注重“三農(nóng)”問題的解決。為在2020年全國全面同步實現(xiàn)小康社會,并推進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現(xiàn)代化以及走上城鄉(xiāng)融合、建設好美麗中國的發(fā)展之路,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而201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的《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規(guī)劃(2018-2022年)》的全面實施,標志著我國廣大鄉(xiāng)村已邁上了產(chǎn)業(yè)興旺、生態(tài)宜居、鄉(xiāng)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xiāng)村振興新航程?!班l(xiāng)風文明”是“鄉(xiāng)村振興”的五大目標之一,是國家關于治理鄉(xiāng)村地區(qū)以來一直都要求遵守的準則,該部分主要涉及到的是文化和人們的價值觀念,很難一時就能夠得到調整,同時也可以看出鄉(xiāng)風文明在促進農(nóng)村發(fā)展的重要意義。而侗族民歌由來已久、內(nèi)涵豐富,充分反映了當?shù)氐娘L俗習慣。它來源于生活,創(chuàng)造于人民,對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影響,因此對于侗族民歌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一、文獻綜述

        對于民歌的定義學界有多種不同的表述。其中最有代表的是胡牧(2015)把侗族民歌研究層次概括為基礎性研究、擴展性研究、總結性研究以及深入性研究四個階段,揭示了侗歌研究由歌俗敘事到理論介入的過程[1]。侗族在地理空間上,以錦屏啟蒙為分界,分為南北兩個方言區(qū)。在方言、環(huán)境及其它因素的影響下,侗族音樂文化也在南北方向有一定的差異。蘇金梅(2012)指出受這些因素的影響,使得南侗民歌在縱向繼承方面保持了自身系統(tǒng)化,具有相對的保守性和穩(wěn)定性,因此民族特色十分濃厚,而北侗則側重于橫向借鑒發(fā)展,更多的吸收了外來文化因素,呈現(xiàn)出與其他民族音樂交融的特點,因此民族特征比較淡化[2]。劉國輝(2016)指出在伴奏形式上南部侗族民歌多有樂器伴奏,常見的樂器有蘆笙、奇葩、牛腿琴等,而北部侗族民歌樂器伴奏較少,只是偶爾用木葉吹奏伴唱[3]。關于侗族民歌的分類,楊雪菲、何玉(2015)把南北侗族民歌的具體類型進行了闡述,其中把南部侗族民歌分為了大歌、小歌、習俗歌,而北侗地區(qū)長期以來都受到漢文化的影響,所以在其歌曲音樂形態(tài)中也融人了很多漢文化的因素,根據(jù)體裁和內(nèi)容形式大致分為玩山歌、好事歌、伴嫁歌三大類型[4]。在侗族民歌的分類及特點上進行研究獲得的成果,雖然表述不同,但是在內(nèi)容和方向上沒有本質的區(qū)別。

        在現(xiàn)有的研究成果中,部分研究學者十分重視侗族民歌的社會功能,如胡曦元(2015)指出侗族大歌傳承對侗族兒童教育的價值主要體現(xiàn)在獨特的教育資源、靈活的教育形式以及“情境化”教育過程[5]。舒慧敏(2013)認為侗族河歌(屬于小歌的一種)傳承具有教育功能,主要體現(xiàn)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生產(chǎn)生活中的交互作用以及實現(xiàn)人的個體社會化[6]。關婷婷(2016)以侗族的嫁歌為例對侗族民歌的社會功能進行分析,指出其具有教育、社交以及宣泄情緒的功能[7]。從以上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出,侗族民歌最大的功能是教育功能,還有滿足個人實現(xiàn)社會化、以及情感需要的重要手段。

        此外,一些學者對于侗族民歌的傳承困境及其發(fā)展也進行了積極探討。尹廬慧(2011)認為民歌傳承遇到問題主要是外出人口增多,歌班數(shù)量減少;外來文化的影響以及侗族民歌教育功能的淡化;休閑生活方式的多樣化使得民俗活動減少。這三大原因的出現(xiàn)直接影響到了侗族大歌的傳承[8]。對于如何解決侗族民歌傳承發(fā)展問題,關婷婷(2016)指出了要建立專門的機構加強侗族民歌的研究和保護,并且要將侗族民歌編入教育課本,積極發(fā)展傳承人,在此基礎上還要立足本土,廣泛吸收[7]。

        總體來看,以往的研究主要是以侗族大歌、小歌為研究對象,學者以習俗歌為題材的研究較少,而就習俗歌的社會教育功能方面的思考來講,目前僅發(fā)現(xiàn)關婷婷(2016)對侗族嫁歌的社會功能進行了探討。侗族民歌作為民歌傳統(tǒng)文化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有必要從全局出發(fā),挖掘其更大的社會教育功能,以在侗族地區(qū)鄉(xiāng)村振興中發(fā)揮其積極的文化價值。

        二、侗族習俗歌的社會教育功能分析

        黎平、錦屏兩縣西部相鄰鄉(xiāng)鎮(zhèn)主要有尚重、德化、彥洞、平秋等鄉(xiāng)鎮(zhèn),其中彥洞和平秋為“九寨侗鄉(xiāng)”的核心,“九寨侗鄉(xiāng)”是南侗和北侗的分水嶺,也成為了侗鄉(xiāng)南北兩大文化區(qū)的交匯之地,兼有兩區(qū)的民族風情,也正因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這些相鄰鄉(xiāng)鎮(zhèn)具有相近的歌舞、服飾、婚俗、節(jié)日、飲食、習俗等傳統(tǒng)民族文化。而且該區(qū)域森林資源十分豐富,其中,杉木是當?shù)亟ㄖ闹饕牧?,鑄就了侗族漂亮的居住建筑,具有重要的使用和經(jīng)濟價值。

        侗族是一個沒有文字的民族。但侗族風俗歌作為民歌的一部分,歷史悠久,內(nèi)涵十分豐富,從中反映出當?shù)氐娘L俗習慣。曾在1958年,新中國政府十分重視侗族語言文字的發(fā)展,為此組織有關專家為侗族人們創(chuàng)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侗文方案》,且在同年的12月獲得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批準在侗族地區(qū)試驗推行,在初步試行階段也取得了比較突出的成果[10],但是在80年代后期,由于各種原因,侗族文字的推廣進入了停滯階段,也因此目前大部分的侗族地區(qū)并沒有自己的文字。因此應當以文字為載體的民謠形式并沒有得以存在,所以當?shù)氐牧曀赘铔]有唱本,完全是靠口頭演唱,并一輩傳給一輩。如陸景川在描述九寨侗歌的時候寫到:

        漢人有文傳書本,

        侗家無字傳歌聲;

        祖輩傳唱到父輩,

        父輩傳唱到子孫[11]。

        習俗歌的類型并沒有清晰的界定,在湖南綏寧和黎平縣西北部的德化、尚重等地,認為習俗歌主要有攔路、祝酒歌以及踩歌堂幾大類型,而錦屏彥洞、平秋關于民歌類型的劃分比較籠統(tǒng),直接分為多聲歌和單聲歌兩大類型,其多聲歌包含古歌、大歌、半夜歌,單聲歌有情歌、婚嫁歌、酒歌(也叫禮俗歌,在故事會、節(jié)日、三朝、滿日、婚嫁等時候唱的歌)、山歌以及喪事歌等;按照所描述的內(nèi)容來看,習俗歌也就是彥洞、平秋指的酒歌。習俗歌一般是在特定的日子進行演唱,主要就是“對歌”的形式,可以是兩個人一唱一和,也可以兩個團隊你來我往,一般在鼓樓、寨門、廣場、堂屋、樓梯角、山坡等對歌,到底在什么樣的場合,還得取決于對歌的對象是哪些。通過對黎平、錦屏兩縣西部相鄰鄉(xiāng)鎮(zhèn)習俗歌的探析,發(fā)現(xiàn)有些類型的歌雖然在歌詞句式、演唱者上有些不同,但是大部分都十分相近。首先都無唱本,主要通過口傳心授的方式傳給下一輩;而且十分注重演唱逢雙押韻,平仄相對,更為重要的是重視內(nèi)容的完整性,都具有重要的社會教育功能。本文主要介紹孩子出生時唱的祝酒歌、婚嫁迎親時的攔路歌以及老人去世時的哭歌,這是人的生命歷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借這三個時間唱的歌謠來揭示侗族風俗歌所蘊含的社會教育功能。

        (一)促進家族團結以及滿足人們的社交功能

        無論是舉辦滿月酒、結婚酒還是喪事,家族互助是最明顯的特征,在當天該家庭不必去操心這些瑣事,只要確定好所有事情的大方向,具體事情家族其他人會分工協(xié)作,每一次大事,大家必定聚集在一起協(xié)商處理完好。呈現(xiàn)出“主人信任也放心,人們樂心也盡心”的良好態(tài)勢。

        家庭生兒育女,不僅是該家庭的大事,還是整個家族的大事,在農(nóng)村民族地區(qū),“多子多福、兒孫滿堂”的傳統(tǒng)文化根深蒂固在人們的思想中,因此家庭喜添一員必定是整個家族的大事,通常情況下都會以“大喜”的要求來舉辦,無論處在距離較近的親屬還是遠一些的親屬,都會趕來和人們共度這個喜慶時刻。家族已出嫁的女兒在當日必定會以各種花樣出場,例如穿著十分破爛、涂滿臉黑鍋灰并舉行各種活動,其中唱酒歌是不可缺少的活動之一,此活動主要在當天白天進行,唱的歌主要體現(xiàn)了對新生兒的贊美和期待,也是對整個家庭的祝福。如:

        嘿,大家好好聽我唱首歌給貴子/或虎或活就你們抓得/他得八字高旗早會讀書/他得八字高旗才會遇到好日子/他手里帶筆來掌控萬物/你們有這根高柱子才得這個燦爛日子/將來他猛虎下山必定帶才來賣哺/呃—徊—維!(結語 語氣詞)。

        嘿,你們都好好聽我要唱首歌給孫女/等她長大就做頭女/等她長大做個人貴

        你們一家養(yǎng)女百家求/你們一家養(yǎng)女千家問/等她長大自己做吃做穿/財富足足/不知道得到哪精神去哺/呃—徊—維?。ńY語 語氣詞)。

        (摘自德化、尚重地區(qū)人們唱的祝酒歌進行簡單翻譯得來)

        從以上酒歌的內(nèi)容來看,首先祝酒對象有男女性別之分,其次對男孩的期望大多是長大后有能力來獨當一面,而對女孩大多是獨立的要求。從酒歌來看他們對男女的要求和期望都比較高,而且沒有性別偏好。酒歌對人們今后對待子女的方式有很大的影響,首先對孩子的要求較高,其次家庭也會盡力滿足孩子的教育需求,一般情況下只要孩子有能力,不管男孩女孩一定會鼓勵其完成學業(yè)。

        除此之外,還能滿足人們社交的功能。在平日中,交通條件以及農(nóng)忙等原因,親戚朋友很難聚在一起聊家常和表達自己情感,但是在這個喜慶的時刻,人們會克服一切困難聚集在此,白天幫主人家忙還有唱酒歌等活動,因此人們把聊家常、談心放在晚上進行,許久不見有太多的東西想和親朋好友訴說,正如此人們常常會敞開心扉聊到天亮,而這樣的時機滿足了他們的社交需求。

        (二)社會教育及接納功能

        侗族習俗的社會教育功能,在嫁歌中表現(xiàn)得特別突出。侗族嫁歌一般是出嫁人家對女兒的叮囑,具體內(nèi)容主要有對夫家家人的尊稱,如其父母應該喊公公婆婆,對其他親戚也要有禮貌,還要積極主動做家務,孝順公公婆婆。在德化、尚重的侗族婚姻習俗中,一般情況下嫁歌和攔路歌同時并行。在結婚當日,新郎家的親朋好友會穿著盛裝陪同新娘一同前往新娘家,新娘家會擺酒席等待客人的到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祝酒攔路,年輕人和男性在這一關很容易通過,只要欣然接受他們的“紅印”以及喝口米酒,就可以去吃午飯了。但婦女她們可沒有這么輕松,兩方就在樓腳一合一唱,站著唱累了就坐著,大部分所有的人吃完飯了她們都還沒結束,一般情況下會唱到中午一兩點鐘人們才甘心結束。茲將唱歌的內(nèi)容選介如下:

        (旁親):

        嘿,你們得這么好媳婦來收拾家里家外/你的媳婦聽話又耐煩/你媳婦耐煩又會考慮周全/來照顧你們老人沒有哪行差/來照顧你們老人沒有哪行弱/無論哪行來說都是你們媳婦最聰明/你們山地風水深帶來了這么好媳婦/你媳婦眼睛長心腸也好/你們是富有人家以后也更富足/你們得的這媳婦人才或良華/好的像花開一樣哺 /呃—徊—維!(結語 語氣詞)。

        (女方家):

        我們女兒不懂事嫁到你們家來/無論哪行都需要你們教/給長輩端茶送水/家里活路積極干我們都曾說過/希望她能記得好好做/得到你們的肯定才不會把她送回娘家來哺/呃—徊—維?。ńY語 語氣詞)。

        (男方家):

        我們得了樣樣都在行的媳婦全家都歡喜/全房滿意我們媳婦也暖心/家里山上的活路我們婆媳自己商量去做/我們把兒媳當自己女兒養(yǎng)當自己的親孩子/把兒媳當女兒沒一句說/把兒媳當女兒沒一句閑話/我們勸你們娘親情意重也要把心放寬哺/呃—徊—維?。ńY語 語氣詞)

        (摘自德化、尚重地區(qū)人們唱的攔路歌進行簡單翻譯得來)

        祝酒歌是在侗族的婚姻習俗中旁親對這對新人以及這個家庭的祝福,這言語表達了對新人的肯定,能夠使大家更快的接納這個新人。而女方家庭的嫁歌則是對剛出嫁的女子言行、禮儀、勤勞等方面的尊尊教誨,對于經(jīng)歷人生的第一次大事,年輕女孩并沒有什么經(jīng)歷,到了公公婆婆家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都不清楚明白,而嫁歌則為其行為提供了借鑒意義,實現(xiàn)了教育的功能。男方的歌里體現(xiàn)了對新媳婦的完全接納,將把她視為自己的子女,好到無可挑剔。旁親的酒歌從旁親的視角對新人的接納,而男方家的酒歌是從婆婆的視角對兒媳婦的認可,社會上大家普遍認為婆媳關系是難相處的關系之一,但是在當?shù)氐拿窀柚兄苯颖磉_內(nèi)心的情感和希望以及對兒媳的接納,而且在現(xiàn)實生活中,當?shù)氐钠畔标P系確實相處得較為融洽。

        彥洞、平秋地區(qū)唱的嫁歌和前面所提到的稍有不同,他們婚嫁歌的主要演唱者是和新娘新郎年齡相仿的青年男女,有的還可能是他們之前玩耍過的對象,所以唱的歌大多都是對以前的回憶,充滿不舍之情,但是最終還是祝對方幸福美滿,嫁歌經(jīng)常帶有悲傷之情,對曾經(jīng)對象的惋惜,對父母的不舍。隨著接親隊伍的到來,加上時辰已到,父母就會勸新娘趁早離開家門,這時的不舍和哀怨襲上心頭,新娘哭腔唱到:

        女生外出若是久,

        為何拿我去他村?

        男女都是父母養(yǎng),

        為何把我嫁出門?[11]

        這時來參加“嘎花”的男子會應和到:

        莫怪父母不愛你,

        背地路頭結成妻,

        你姣圖他富貴好,

        莫負父母養(yǎng)育力。[11]

        參加結婚前的“嘎花”對歌還有新娘十分要好的姐妹,姐妹之間難分難舍,有很多話想對姐姐說,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是提醒姐姐在婆家應該怎么做,如:

        妹妹我,

        妹我有話跟姐說,

        去到哥家要和氣,

        尊老愛幼敬公婆。

        尚重、德化與彥洞、平秋唱的婚嫁歌在演唱者、句式上有些不同,彥洞、平秋這邊更注重押韻、平仄相對,一般是七言四句。但德化、尚重地區(qū)更多注重內(nèi)容表達的完整性以及押韻,但歌詞有長有短,句式不一。這些相鄰鄉(xiāng)鎮(zhèn)的習俗歌在內(nèi)容上都十分相近,主要是對新人的祝福,同時教導新娘今后要與人和氣相處,尊老愛幼孝敬公婆,同時要記住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等。對于新出嫁的姑娘,這樣的一番教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宣泄情緒以及對隔代的教育功能

        這突出表現(xiàn)于哭歌中。侗族哭歌一般是晚輩對去世長輩唱的歌,最大的特點是悲涼低沉,還夾雜哭聲,它是晚輩對長輩表達的痛惜之情。主要的行為者就是長輩的子女及孫輩,他們是至親關系,最親近的人要永遠的離開了自己,那痛苦無法言表,這種方式也更好的宣泄了晚輩的情緒??薷鑳?nèi)容具體如下:

        嘿,補(侗語爸爸)啊您為什么狠心的離開了/今后我成了沒有爸的孩子/回家也見不到爸爸/以前您常帶我們?nèi)ド缴戏排?去做莊稼收稻谷/現(xiàn)在說倒下就倒下/答應我們好好吃飯吃藥/到最后還是堅持不了/您恩情太重我們報答不了/來不及孝順您就走了/辛苦一輩子沒享到清福/愿天堂那邊沒有痛苦疾病。

        (摘自德化、尚重地區(qū)人們唱的哭歌進行簡單翻譯得來)

        在當?shù)氐膯试崃曀字?,披麻戴孝、哭喪是最重要的禮節(jié),也貫穿了喪葬儀式的整個過程,哭喪是以歌的形式來呈現(xiàn)的,內(nèi)容主要有對曾經(jīng)事情的回憶、長輩的恩情以及“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痛惜和遺憾。歌調悲涼低沉,讓旁人聽了都極為痛心。此項儀式一般是長輩的子女完成,對于至親的離開他們一時無法接受,這樣的一個儀式使得他們能夠在常人理解以及當?shù)亟邮艿那闆r下及時宣泄了自己的情緒。而且對于隔代子孫來說,也算是對祖輩有更深的了解,同時對生命、孝順的內(nèi)涵有更深的體會。

        三、風俗歌傳承困境與對策思考

        鄉(xiāng)風文明是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一重要目標,鄉(xiāng)風文明作為鄉(xiāng)村建設的靈魂性內(nèi)涵,應當給予足夠的重視。但是由于目前農(nóng)村經(jīng)濟發(fā)展不夠充足,無法滿足人們各方面的需求,長期以來,不少的人們持續(xù)選擇進城務工,由此造成四大直接后果:一是人們的思想受到外面文化的影響,沖擊了傳統(tǒng)文化的主導地位。二是人們流動在外地的時間更長,缺少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去學習民歌和感受民歌的魅力。三是外出務工人員與子女直接交往的時間短,無法從家庭的的層面實現(xiàn)民族傳承的代際互動。四是民歌傳承的社會土壤如節(jié)目,婚喪嫁娶儀式,交流交往儀式等的褪變,使得傳承的空間極其對象越來越窄,越來越少,等等因素使得民歌的傳承和發(fā)展受到了嚴重挑戰(zhàn)。前面通過對風俗歌的意義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它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但是無論是當?shù)孛癖娺€是外部力量對其都不夠重視,以前人們上山干農(nóng)活或是空閑時間都會學習唱歌,但是現(xiàn)在人們只有到需要歌的時候才會提前兩三天去學習,而且并沒有專門的歌師,對于這樣的狀況,并不利于風俗歌傳承和發(fā)展。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特提出如下對策思考。

        其一,成立專門的研究和保護機構。作為民歌及其重要的一部分,我們應該把對風俗歌的研究和保護也提上日程,建立專門的研究和保護機構,包括研究風俗歌的起源、歌唱形式、歌詞內(nèi)涵以及對人們產(chǎn)生的影響等,我們都應該系統(tǒng)的研究,促使風俗歌的發(fā)展。

        其二,發(fā)展傳承人。從對當?shù)氐牧私庵?,他們并沒有專門的歌師傳承風俗歌,人們只根據(jù)自己的了解對某些愛唱風俗歌、有較多風俗歌的長輩進行學習。因此我們首先要確定歌師人員,以確保風俗歌能夠傳給下一代。其次我們還應該鼓勵年輕婦女多學唱風俗歌,對于熱愛者應該著重進行培養(yǎng),發(fā)展成為專門傳承人。這是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重要的一項活動,對于這些歌師以及學習者,政府應該高度重視,給與他們適當?shù)慕?jīng)濟扶持,鼓勵更多的人學習、發(fā)展、傳承風俗歌。

        其三,發(fā)揮學校的傳承功能。人們曾說“侗族人是歌的世界,舞的海洋,飯養(yǎng)身歌養(yǎng)心”,人們從小就放牛養(yǎng)羊唱山歌,唱歌是他們?nèi)粘I钪胁豢扇鄙俚囊徊糠帧6F(xiàn)在發(fā)生了許多的改變,孩子從小就進學校學習現(xiàn)代文化知識,對于傳統(tǒng)的歌曲知之甚少。我們知道學校是系統(tǒng)學習現(xiàn)代文化知識、規(guī)范人們行為、實現(xiàn)人的社會化的場所,對于知識的傳承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我們應該利用其優(yōu)勢,把風俗歌編入當?shù)氐慕虒W課程,孩子學習現(xiàn)代知識的同時,也積極學習傳統(tǒng)文化,這有利于對風俗歌的傳承。

        其四,利用現(xiàn)代媒介發(fā)展傳承。大量流動人口的出現(xiàn)十分不利于風俗歌的傳承發(fā)展,但是現(xiàn)代媒介的出現(xiàn)也彌補了一些不足。據(jù)了解,當?shù)厝藗円怖檬謾C微信功能交流學習民歌,但是側重于小歌,我們應該把風俗歌轉變成其中的一部分,積極利用現(xiàn)代媒介,擺脫時空的限制,學習發(fā)展風俗歌。

        四、結語

        習俗歌作為民歌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教育、宣泄、接納、交流、團結等重要的社會教育功能,但在侗族地區(qū)目前的傳承發(fā)展狀況有些令人擔憂。相對來講,平秋、彥洞作為“北部侗鄉(xiāng)”的核心,得到較好的傳承和保護,但是德化、尚重一帶在保護傳承方面有明顯的差距。從民族社會來看,習俗歌所具有的社會教育功能是其他文化無法代替的,應該高度重視其傳承和發(fā)展,要有專門的研究機構對其起源、形式、功能進行系統(tǒng)的研究,促使人們對習俗歌有更深的了解。在提倡人民大眾愛民歌,學唱習俗歌的情況下,既要發(fā)展專門的傳承人,發(fā)揮其傳承紐帶的作用。又要利用好學校教育場所及現(xiàn)代傳播媒介等重要途徑,形成較好的傳承氛圍,只有人們重視習俗歌,保護研究發(fā)展習俗歌,才能充分發(fā)揮其社會教育功能,在鄉(xiāng)風文明建設中發(fā)揮更好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胡牧.侗族民歌研究述評[J].西南邊疆民族研究,2015(01).

        [2] 蘇金梅.南侗民歌分類新探[J].人民音樂,2012(10).

        [3] 劉國輝.貴州黎平縣侗族民歌音樂風格特點及傳承現(xiàn)狀研究[J].音樂創(chuàng)作,2016(04).

        [4] 楊雪菲,何玉.淺談南北侗族民歌的風格特點[J].北方音樂,2015(16).

        [5] 胡曦元. 侗族大歌傳承對侗族兒童的教育價值分析[D].吉首:吉首大學,2015.

        [6] 舒慧敏. 貴州黎平侗族河歌傳承的教育功能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3.

        [7] 關婷婷.侗族民歌的社會功能及傳承發(fā)展研究——以湖南綏寧侗族嫁歌為例[J].音樂時空,2016(01).

        [8] 尹廬慧. 侗族大歌的文化傳承與學習:貴州省黎平縣九龍寨的個案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1.

        [9] 劉鵬.民歌概念辨識之我見[J].流行歌曲,2012(32):1.

        [10] 海路,李芳蘭.侗族新創(chuàng)文字的歷史沿革[J].貴州民族研究,2010,31(06).

        [11] 陸景川.九寨風情[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楊軍昌)

        猜你喜歡
        傳承功能
        也談詩的“功能”
        中華詩詞(2022年6期)2022-12-31 06:41:24
        關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幾點思考
        懷孕了,凝血功能怎么變?
        媽媽寶寶(2017年2期)2017-02-21 01:21:24
        “簡直”和“幾乎”的表達功能
        淺論呂劇藝術的傳承與傳播
        戲劇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25:42
        江西武寧打鼓歌保護和傳承的路徑探討
        戲劇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7:15:56
        基于Web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土族盤繡電子商務平臺的設計與實現(xiàn)
        軟件工程(2016年8期)2016-10-25 15:58:54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出版人才培養(yǎng)的傳承與突破
        出版廣角(2016年15期)2016-10-18 00:07:49
        新媒體時代下的蒙古族文化傳播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28:51
        青年怎樣傳承長征紅色基因
        人民論壇(2016年27期)2016-10-14 13:32:53
        福利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欧美手机在线视频| 亚洲av激情久久精品人| 黄页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在线久草视频免费播放|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人妻久久福利| 国产精品亚洲在钱视频|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不| 日本在线一区二区三区视频观看|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一女被多男玩喷潮视频|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 两个人看的www免费视频中文 | 粉嫩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成年男女免费视频网站点播| 伊人情人色综合网站| 亚洲人成77777在线播放网站| 国产又黄又大又粗的视频| 欧洲色综合| 激情中文丁香激情综合|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网站| 久久久亚洲熟妇熟女av| 波多野结衣久久精品99e| 国产色秀视频在线播放| 秋霞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99久久精品国产自在首页| 天堂av一区一区一区| 免费一级淫片日本高清| 免费观看羞羞视频网站|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108| 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图片| 国产自产21区激情综合一区| 少妇连续高潮爽到抽搐| 三a级做爰片免费观看| 国产老熟女狂叫对白| 国产中文aⅴ在线|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二区|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视频| 99久久综合精品五月天| a毛片全部免费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