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翠萍
摘? 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采用設置有趣情景、入情入境讀、品詞析句、讀寫結合、恰當評價等形式,能使語文課堂充滿濃濃語文味,學生學習興趣濃厚,課堂氣氛活躍。語文味課堂,提高了學生聽、說、讀、寫等能力,全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思想、道德素養(yǎng)也得到良好的熏陶。
關鍵詞:設置有趣情景;讀出語文味;品出語文味;寫出語文味;評出語文味
語文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tǒng)一,因而,語文教學要守住“語文味”。而語文味主要表現(xiàn)在“愉快閱讀”的“讀味”、“讀寫結合”的“讀寫味”、“品詞析句”的“品味”等。濃濃語文味還包括課堂中濃郁的學習氛圍:教師文采飛揚充滿激情的講授、學生如饑似渴的學習、師生情感火花的迸發(fā)等。如何讓語文課堂充滿濃濃語文味呢?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我提出幾點粗淺看法。
一、設置恰當情景,讓濃郁語文味充滿課堂
設置恰當情景,既能渲染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自然導入課文學習,又能充分發(fā)揮語文教師的語言優(yōu)勢,讓學生感受語言的無窮魄力。
如:在教學《左公柳》“抬棺出征”這部分內(nèi)容時,我邊播放哀樂邊聲情并茂地說:“同學們,身先士卒、視死如歸的左宗棠,率領浩浩蕩蕩的隊伍出發(fā)了。令人震驚的是他竟隨身帶著他的棺木,這是何等的英雄氣概!讓我們一起懷著崇敬之情學習這部分內(nèi)容?!?/p>
悲壯的氣氛,教師恰當?shù)囊Z,都讓課堂語文味十足。學生完全投入到文中的情景之中,與人物同呼吸、共命運。多形式的朗讀、交流、探討,更是讓讓學生體會到了左宗棠那滿腔的愛國熱情,并為之感動不已。
二、入情入境讀,讀出語文味
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增加學生進入腦海的語言信息積累,又有助于學生在讀中思、讀中想、讀中領悟、讀中升華,進而提高語文素養(yǎng)。
如:我在教學《老人與海鷗》“海鷗送別老人”這部分內(nèi)容時,引導學生先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己獨特的情感朗讀課文。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著,身心完全融入課文之中,跟作者、跟海鷗產(chǎn)生了情感共鳴,整個教室彌漫著濃郁的傷感氣氛。我讓學生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自己。然后,再讓全班同學懷著沉痛、依戀的心情朗讀這部分內(nèi)容,讀出人們對老人的崇敬之情以及海鷗對老人的依戀之情。教室里又一次投入激情朗讀之中,個別學生被文字感動了,竟淚光閃閃。至此,語言文字的魅力展露無遺,濃濃語文味已牢牢滲入學生幼小的心田。
三、品詞析句,品出語文味
課文中,有些詞語或句子內(nèi)涵豐富,教學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深入挖掘,“品詞析句、咬文嚼字”,從中感受語文學科的無窮韻味、無窮魅力。
如:課文《貓》語言通俗易懂,字里行間表現(xiàn)了老舍對貓的喜愛之情。文中有那么一句話,它要是高興,能比誰都溫柔可親: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來讓你給抓癢。我啟發(fā)學生思考:“蹭”是摩擦的意思,作者為什么不用摩擦而用“蹭”呢?一石激起千層浪,教室里突然活躍起來,學生各抒己見?!坝媚Σ?,體現(xiàn)不出貓的可愛?!薄安洹庇腥鰦傻囊馑迹窃谙蛑魅吮硎居H熱?!薄安洹斌w現(xiàn)了貓的活潑可愛?!安洹背隽擞颜x、“蹭”出了貓與人的和諧美好、“蹭”出了……
真不簡單??!一個“蹭”字,學生竟挖出了那么豐富的內(nèi)涵,那么豐富的情感。學生的回答都是在尊重文本的基礎上內(nèi)心最獨特、最真實的感受,都反映了學生美好的心靈。
由此可見,教師用心引導學生深入教材“品詞析句、咬文嚼字”,學生思維能力、語言組織及表達能力也隨之提高。而濃濃的語文味更是充溢課堂、充溢學生胸腔。
四、讀寫結合,寫出語文味
我們的閱讀是基于寫作的閱讀。而語文教材只是個例子,教師應憑借這個例子讓學生舉一反三,運用課文的表達方法獨立寫作。
小學教材中有許多寫作特色明顯的課文,應引導學生深入分析課文,掌握寫法,并進行獨立寫作。
如:《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文章結構嚴謹、語言優(yōu)美。教學中,我讓學生反復誦讀,領悟文中表達特色:總分總結構模式,讓文章條理分明;描寫水、山的特點,開頭運用對比寫法,具體描述部分采用排比、比喻修辭,使文章生動形象、一氣呵成。讀者讀后,印象深刻、回味無窮。學完課文后,我組織學生討論:模仿這篇課文描寫一處景物,該怎樣寫?文章的立意、結構等能否有別于課文?小組討論時,同學們能大膽構思、另覓新徑。其中一個學生說寫《美麗的萬綠湖》,準備用一個疑問句開頭,那樣可以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結尾段在贊美萬綠湖旖旎風光的同時,贊頌為保護環(huán)境作出貢獻的人們。重點部分寫萬綠湖的山、水,每段開頭都用上一個表示行走路線的句子,描述部分運用比喻、排比修辭,使文章更生動更形象。這個學生所確定的立意、文章結構,既借鑒了課文,又有別于課文。我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贊揚了他認真學習、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讀寫結合,體現(xiàn)了語文課堂教學原則。學生基于寫作的閱讀,讓課堂語文味十足。通過反復的讀寫訓練,學生的閱讀水平、寫作水平必將不斷得到提高。
五、恰當評價,評出語文味
恰當?shù)?、充滿語文味的評價語,能促進學生的閱讀能力、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等,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評價人物形象,充滿語文味:
如:學完《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后,引導學生回憶課文中的四個小故事,并用恰當?shù)恼Z言評價魯迅先生。學生思維活躍、情緒高漲,他們對魯迅先生的品質(zhì)紛紛作出不同的評價:
善良的伯父;關心、愛護下一代的伯父;愛憎分明的伯父;關心群眾的伯父;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伯父……有個喜歡看課外讀物的同學,竟然在紙下寫下了“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牛奶?!边@兩個魯迅名言。并說魯迅就是人民的“?!保覀円獙W習魯迅為勞苦大眾服務的精神。至此,評價人物形象,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黃若愚.運用對讀法提升小學中高年級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
[2]賴榮明.語文教學要以學定教,言意兼得[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
[3]黃強.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中職生語文學習興趣[J].時代教育,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