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我中專畢業(yè)后就愛上了寫作,曾經在市縣報刊上發(fā)表過一些文章。70年代初,公社把我調到廣播站工作。那時候,我經常跟隨領導下鄉(xiāng)采訪,專為縣社廣播站投送稿件。后來,我成了一名教育工作者,從此,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書育人上,寫作這件事便丟在一旁了。2004年秋季,我退休后,學校給我們每個退休教師訂了一份《老友》雜志。從那時起,《老友》就深深地吸引了我。我每次拿到《老友》,都要把所有文章反復讀幾遍,這讓我受益匪淺。我的家庭負擔重,每年要種好6畝多責任田,還經營了近3畝果樹。雖然農村有很多東西值得去寫,但是因時間和精力有限,我并沒有踏上寫作之路。
2014年秋季,為了照看孫子讀書,我住進了縣城兒子家??h城的生活使我學習《老友》有了充足的時間?!独嫌选坟S富生動的內容、感人的事跡深深地感染了我,被擱置幾十年的寫作興趣被重新激發(fā)出來了。近年來,我把日常生活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寫成稿件投向《老友》,有的被采用了,但也有很多沒有被采用。稿件被釆用了我固然高興,沒有被采用我也從不泄氣,仍然一如既往地堅持寫作,我把寫作當作一種樂趣,當作鍛煉身心和大腦的最好運動。今后,我要不斷地學習《老友》,在編輯老師的大力支持下,在名師杰作的熏陶下,不斷為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謳歌新時代的好人好事作出自己的貢獻。
——永豐縣周德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