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亞空難,機上包括8名中國乘客在內(nèi)的157人無人生還。在遇難者當中,有一位來自浙江的女大學生,和男友相約前往非洲旅行。她還有兩個月年滿22歲,生命之花尚未綻開便無聲隕落。然而,事情的走向讓人始料未及:有部分網(wǎng)民涌入死者微博惡言相向——“當我看你住著幾千塊錢一晚的酒店,每天錦衣玉食,看個長頸鹿要去、而且馬上可以去非洲肯尼亞的時候,雖然我不會幸災樂禍,但也絕對同情不起來。”
這背后的邏輯就是,你年輕、漂亮、能住得起幾千塊一晚的酒店,就意味著你的人生充滿原罪??烧5倪壿嫅?,生命皆可貴,我們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會先來,但生而為人,我們起碼要保有對同類的尊重。同情,源于人性,也是人類之所以能夠發(fā)展出復雜社會的基礎。仰賴于“同情”,我們才能夠推己及人、將心比心,這也是作為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