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諾
很喜歡楊絳先生的書,尤其是她的《我們仨》??傆X得這是一個讓人感到溫暖的書名。他們過得很幸福,但他們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他們在國外留學時遭受了種種不適,回國后也有不少磕絆,文革時期更是經歷了一系列變故,甚至最后是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盡管這樣,在她的文字中,我們仍能感覺到她對于生活的不屈服,她心里的那種溫暖以及對于他人的柔軟。
怎樣才能成為一個溫暖的人呢?我想,首先要有一顆沉靜的心,要能在經歷過無數(shù)傷害、欺騙之后,依然相信這個世界中存在著善良和美好。其次,能被身邊的人溫柔以待,而讀書也有此功效。
關于讀書,有人說,就像吃一個桃子,桃子吃完了,桃核扔了,你以為一切都已經結束了,但第二年不經意間突然發(fā)現(xiàn),桃核破土而出,長出了桃樹苗。這真是種既奇異又美妙的感受。
書讀得多了,人的心就會慢慢平靜下來,能夠看淡外界的功名利祿,即便你身處的是一個躁動的時代。書讀得多了,一點點的有趣也能變成大大的快樂,擁有一個有趣的靈魂。王小波說,要做一個有趣的人,就算獨處,也不會寂寞。
所以,讀書的意義并不在于一定要在書中得到某些東西,而是通過閱讀來獲得心靈的洗禮,使自己成為一個溫暖的人。(指導老師:劉相勇)
【簡評】本文逐層推進,由楊絳內心一片溫暖的品質論及如何做一個溫暖的人,順勢引出讀書的功效?;虮扔?,或引用,或析理,本文張揚讀書的作用,不喊空洞的口號,也沒有生硬的說理,行文流暢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