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淑琪 馮春妮 朱俊玲
摘 要:財務會計目標作為財務會計基本理論的關鍵組成部分,對其進行研究有著很大的理論意義與實際價值。因此,本文以會計目標的理論作為研究目標,著重采用主觀和客觀、可能性和實際性這兩個思路對會計目標進行論證與反思。
一、財務會計目標概述
簡單來說,財務會計目標是指為相關信息利用者供應可靠的、有效的財務信息。由于財務會計目標是構成其基本理論的關鍵方面,企業(yè)所有的經(jīng)濟活動都是建立于其基礎上,所以,在1970左右,國內外許多學者就對其進行了研究。然而,從當下來看,財務會計目標的概念與問題在相關理論領域中還未達到統(tǒng)一的、權威的觀點?;仡櫼延醒芯?,大致能歸納出兩個不同的觀點:第一種是受托責任觀;第二種是決策有用觀。其中,前者認為:財務會計目標通常僅規(guī)定財務會計為財務信息使用者會計主體在運作管理中履行受托責任;而后者則認為:財務會計目標不僅規(guī)定財務會計要為會計使用者供應會計主體在運作管理中履行受托責任,同時還規(guī)定會計信息體系要能夠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對于可靠的、有效的會計信息需求。
二、財務會計目標是財務會計職能與會計信息使用者需求的辯證統(tǒng)一
對財務會計目標的反思,應當著重從兩個視角進行分析論述,一是會計信息使用者要求,二是會計信息體系職能。接下來,本節(jié)著重從會計信息使用者這一角度進行論述:
(一)會計信息使用者并不是單一的、而是各種各樣的,既存在現(xiàn)有的,又存在潛在的。著名學者——吳水澎曾說:“就會計信息使用者來說,如果不作出限定的話,那么的確有不勝枚舉之感。比如企業(yè)、政府機構、供應商等都可歸納為會計信息使用者……”,可見,會計信息使用者確實是多樣化的,而這多樣化也進一步引起了需求的多樣化。由于各主體在不同階段具有不同的利益目標,它們對會計信息有用性的要求也因此會產(chǎn)生差異。而財務會計又屬于處理、制造會計信息的系統(tǒng),它供應的“商品”有且僅有會計信息一類,而這也就面臨著眾口難調的難題。因為該系統(tǒng)所生成的“商品”現(xiàn)如今還未有其他“商品”可替代,所以,財務會計務必要基于會計信息使用者需要的前提下盡最大能力給予他們物美(質量好)價廉(價格低)的會計信息。
(二)同一類會計信息使用者因他們對會計信息的認識程度與使用能力的差別,他們對會計信息有用性也會產(chǎn)生不一樣的評價。由于針對會計信息使用者來說,會計信息并非在所有情形下均是把自身所具有的內涵統(tǒng)統(tǒng)提供給他們的。先排除信息不對稱這一情況,就算在會計信息對稱的前提下,信息使用主體通常也會受自身對會計信息的認識程度等的影響,而難以充分把握會計信息的有用性,以至于對會計信息作出不準確的評價。這就好比文化水平差距懸殊的兩人必然無法從報紙上獲取等量有用資訊的道理相同。
三、財務會計目標的實現(xiàn)程度,取決于財務會計的客觀職能
財務會計實際上屬于一種信息系統(tǒng),其通常包含五個主要職能,分別是反映、控制、評估、預測以及決策。其中,反映職能是表示:財務會計采用合理的方式與方法,將企業(yè)各種財務信息進行加工與整理形成相對完善的會計信息,以反映出公司的資產(chǎn)情況、資產(chǎn)變化與運作成果;控制職能著重表現(xiàn)在財務會計監(jiān)督這一點上,遵循相關法規(guī)與制度,對公司經(jīng)濟活動相關數(shù)據(jù)做出會計確認,然后對符合要求的信息展開加工整理以形成可以反映規(guī)劃等的財務信息。后三項職能必須是基于系統(tǒng)供應的會計信息的前提下,依靠會計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對比、分析、使用才可以展開、才可以發(fā)揮,而這其實牽涉到了會計信息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認識、使用與把握等問題。所以,筆者認為:反映與控制二者是會計系統(tǒng)的基本職能,作為一種信息系統(tǒng),財務會計實際上是對已產(chǎn)生的交易活動進行反映與監(jiān)督,把活動中所產(chǎn)生的相關數(shù)據(jù)通過處理整理成會計信息再提供給需求主體。此處闡述的是財務會計目標的范圍取決于財務會計職能的問題。那如果當會計信息系統(tǒng)僅有反映與控制兩個職能的情形下,系統(tǒng)需要供應什么樣的會計信息,對于需求主體來說才屬于有用的呢?關于這一點,筆者認為應當重點從會計信息質量特征這一方面進行探討。
四、財務會計目標的實現(xiàn)程度,取決 于財務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具備程度
通過研究與分析,筆者認為:在考慮會計信息使用者需求的情形下,會計信息系統(tǒng)面向相關需求主體所供應的會計財務信息,倘若這些信息包含及時性等會計信息質量特征,那么便可以判定系統(tǒng)供應的會計信息具有有用性,財務會計目標已達成。但因為每一種事物皆存在絕對性與相對性,故關于財務會計目標的完成水平,一般表現(xiàn)為各種財務會計信息質量特征,例如可靠性等的具備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會計信息的有用性實際上也就是說會計信息擁有了可靠性、及時性等各種特征,這是由于會計信息系統(tǒng)基本職能所能完成便是這一些。針對相關性的這一個問題,筆者覺得會計信息質量特征可以劃分成個體相關性與整體相關性兩類。其中,關于個體相關性這一方面,因為會計信息質量牽涉到了不同會計信息使用者的主觀需求、把握能力等各種要素,而這些要素皆不可被系統(tǒng)控制。所以筆者覺得,個體相關性不適合當做會計信息質量特征來判斷會計信息有無有用性、會計目標有無完成。站在整體相關性來說,因為財務會計是經(jīng)濟蓬勃時代的生成物,因此其生產(chǎn)的“商品”,即會計信息,則必須服務于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換句話說,對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來說,會計信息本身就擁有總體相關性,故會計信息系統(tǒng)所供應的信息包含可靠性、有效性等特點,便能夠明確斷定它們是有用的,且會計目標已完成。